APP下载

英汉前言宏观语义结构的对比分析

2014-08-04

关键词:英汉宏观命题

周 佳 萍

(湛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冯·戴伊克(van Dijk)是篇章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在过去几十年里,他提出过多种话语分析理论,对国际学术界篇章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冯·戴伊克的众多话语观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叫做宏观结构理论(macro-structure)。不同于传统的句子层面上的衔接与连贯,宏观结构理论解读的是篇章整个语篇层次上的宏观结构,该理论有助于读者较快速度推导出文章的主题和整体结构,极大地增强了阅读效果,同时对写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前言是作者写在书稿正文之前的一种交互式文字,一般是向读者交代写书的意图、创作过程、书的研究内容以及致谢对写书有过帮助的人及机构。作为一本书的门面,前言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对读者的吸引力。可见,前言是一本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类语料对写书的作者和读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将借鉴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运用宏观规则推导出宏观结构,对比分析英汉语言学著作中的前言共30篇样本(英汉各15篇),从宏观结构的内容和出现频率两方面对两种语言的前言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发掘英汉前言篇章在宏观组织上的异同。

一、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的基本主张

根据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读者在阅读一个篇章时可以运用一些宏观规则(macro-rule)衍生出一些命题(position),并将篇章简化成一个“由底层到高层的宏观结构图”,如图1所示[1]。

图1 宏观命题推导图

在图1中,位于最底层的P表示由句子中用宏观规则推导出来的基本命题,中间层的M是由各基本命题构成的集合体,这些命题又被称为宏观命题。位于最高层的M就是语篇最高层次上的语义结构,即宏观结构。在构建最高层次的宏观结构过程中,读者需运用一些规则不断删除、选择和概括最基本的语义,形成高一层的宏观命题,最后才达到宏观结构的提取。为了方便读者从一篇复杂的语篇中总结出宏观结构,冯·戴伊克提出了使用宏观规则,他把这些规则定义为“语义测绘或转换规则,用来连接低层命题与高层次的宏观命题”[2]18-40。这些宏观规则包括删除规则、选择规则、概括规则以及重组规则,其中删除规则和选择规则可以称为删略规则,后两条规则可以称为替换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具体表述如下:

(一)删除规则[(a&b)—b],即剔除掉那些对宏观命题没有什么大作用的一些修饰信息,如Mary played with a ball.The ball was blue.→Mary played with a ball.

(二)选择规则[a&b&c—b],即挑选一些主体信息并删除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如I went to Paris.So,I went to the station,brought a ticket,took the train…→I went to Paris(by train).

(三)概括规则[(a&b)—c],即总结概括一些信息组成一个主体信息,如Mary played with a doll.Mary played with blocks…→Mary played with toys.

(四)重组规则[(a+b)—c],即将信息重新组合使表达更为简洁,如I went to the station,brought a ticket…→I traveled(to Paris)by train.

二、英汉前言的宏观结构对比分析

基于上述冯·戴伊克的理论主张和宏观规则,具体对比分析了英汉前言语料,试图验证英汉前言中是否存在着异同点以及存在着哪些具体的异同点。

(一)语料的选择和特点

运用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对比分析了共30篇语言学著作的前言样本,其中英文前言和中文前言各15篇。所取样本具有以下特点:1.均取自语言学著作;2.两两对应选择,即每两则进行对比分析的著作前言都涵盖同一个语言学研究范畴;3.所有前言都为著作作者亲自撰写;4.中文前言每篇平均1 278字,英语前言每篇平均889字。

(二)语料的具体分析

该节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了语料:1.分析英汉前言中的最高层次的宏观命题组成;2.分析每个宏观命题的出现频率;3.对比英汉前言中最高层次宏观命题出现的顺序。

首先,通过运用各类宏观规则分析了这30篇的前言,可以得出中英文前言中主要蕴含了6个最高层次的宏观命题,它们依次是:1.概括和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2.撰写本书的目的/目标;3.介绍著作的内容;4.撰写本书的过程;5.作者指出著作的不足;6.致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宏观命题在30篇英汉前言中出现的频率,如表1所示;并对各宏观命题在英汉前言中出现的顺序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

表1 宏观命题出现频率

表2 宏观命题的出现顺序

从表1和表2可以发现,宏观命题1(概括和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宏观命题2(撰写本书的目的/目标)、宏观命题3(介绍著作的内容)和宏观命题6(致谢)这4个命题可以被认为是核心命题,原因在于无论是在英文前言样本还是在中文前言样本中,它们的出现频率都比较高,特别是命题3,其出现率是100%,且一般都写在前言的主体部分,其次是致谢部分,在中文前言中的出现率为80%,在英语前言中的出现率为87%,且一般都安排在前言的末尾段。由此可见,在中英文前言中,这两个宏观命题必不可少,这是中英文前言体现在宏观结构上的同一性。同时,综合两个表格所列出的数据,英汉前言的宏观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分别体现在最高层次宏观命题在中英文前言中的组成、出现顺序以及频率3个方面。首先,英语前言通常将宏观命题2(撰写本书的目的/目标)置于前言的开头位置(英文样本中有12篇包含命题2,其中有11篇是将此宏观命题写在前言的开头段),由此可见,英语作者比较喜欢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写书的目的和意图、写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对比中文前言,15篇样本里只有5篇作者提到命题2,其出现率仅为33%。不同于英语前言,汉语前言作者则往往以命题1(概括和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为前言的起笔,然后再逐渐引出写书的目的。其次,中国作者喜欢在前言中谈及创作过程以及创作的辛苦(命题4),15篇样本中有3篇前言的作者提到了写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只有2位英语作者在前言中谈及创作过程,可见他们更注重书的实际价值与特点。最后,中国作者会在前言中谦逊地指出本书存在的不足之处(命题5),而英语前言并未涉及这一点。

三、从文化因素分析英汉前言宏观结构的异同点

这些英汉语言学著作前言篇章宏观结构存在的差异可以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得到解释。第一,英汉前言以不同的宏观命题开篇,即英语作者喜欢开门见山地向读者说明写书的目的或目标(命题1),而汉语前言作者往往以介绍和概括本书研究领域的背景(命题2)为开篇,不同的开篇命题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教授曾对比分析过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指出“中国古代哲学思考基本上是用诠释圆环思考方式,非线性的推理方式”[3]。而西方人更偏向于线性思维,文化语言学研究者申小龙教授在其《文化语言学》中认为,“线性思维给西方人带来的文化低环境或封闭状态,使英文写作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作者有责任将事情阐述地清清楚楚,达到内容详尽,形态和谐”[4]。因此,英语作者往往开篇就会详尽地告知读者写书的目的和意图,这与中国作者有所不同。

第二,中西方礼貌原则的不同导致了英汉前言中命题5的偏差。中文作者一般都会在前言中提及本书存在的问题或需改进之处,而英语前言只字未提,例如:在何兆熊编著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中,编者写到“人无完人,书也同样无完书,书中欠妥乃至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在许嘉璐撰写的《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前言中,作者写到“同时,有一点应该说明的:由于个人的精力和眼界所限,还有许多很有水平的论著未能完全拜读和引用。如果因此影响到这本书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中文作者在前言中不可避免地提到其著作的不足之处,同样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得到合理的解释。中国文化始终倡导在自我评估时需谦逊或略微低放自我,这是一种公认的礼貌原则。相反,西方文化更偏重于平等主义,所以英语作者并未在前言中对自己的著作进行否定评估,而更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该文介绍了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框架内的宏观规则对英汉前言的篇章宏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宏观规则推导出英汉前言所蕴含的较高层次的宏观命题,并通过分析各宏观命题出现的顺序和频率得出英汉宏观结构所存在的异同点,这些异同点对作者在写作不同语言的前言时具有一定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Van Dijk T A,Kintsch W.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 Inc.,1983.

[2] Van Dijk T A.News as Discourse[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88(b).

[3] 成中英.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J].哲学动态,1988,(10):18-21.

[4] 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英汉宏观命题
宏观与政策
宏观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宏观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宏观资讯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