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28黄月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培养能力

摘要: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筛选归纳以及进一步寻求事物规律等能力的培养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纵向和横向发展,进而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教学;培养;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就是一些有趣的探索”。同样对于教学而言,教学应该注重的是过程而不应完全在于结果。教学过程指的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灌输式教学。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更应该是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探究能力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从一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的基础,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善于发现问题。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大多数还对其道理处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认识境地。通过发现问题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通过事例方式引出问题。例如在讲述“生物的生存斗争的原因”时,可以举出池塘里生活的鲤鱼,一条30-40cm的鲤鱼在一个生殖季节排出的卵子为20-40万个,如果都受精并发育成鲤鱼,情景是什么样子。通过这个事例,引出生物的过度繁殖的问题。

3.从常见的思维定势中引出问题。例如,在“伴性遗传”教学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是伴x隐形的特点,那么伴x显性遗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4.运用对比的方法提出问题。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解决学生所遇到的某些新问题。例如在讲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一节时,教师可通过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图像与CO2浓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进行相对比,使知识简单化。

5.借助实验引出问题。这是在生物学中最常运用的。在此要在实验中提出问题,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接近主题。

二、培養学生运用科学的假设进行猜测的能力

对于某些条件和想象,在我们现实生活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时便是启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大好时机。对于发现这种类型的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假使,猜想并通过科学推理得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述科学家及学者运用科学假设获得成功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猜想性探究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启发直觉思维,另一方面可产生悬念,促成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问题进一步明确化,使实验有明确目标,进而深化实验动机。

探究事物的活动,发现问题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前提,提出假设是核心。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猜想可能与正确结果并不一致,甚至相差千里,但老师不能嗤之以鼻,而要积极鼓励学生,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艰辛,科学发展本来就是充满曲折艰辛的。

三、培养学生筛选归纳的能力

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教师应综合各种问题之后,加以筛选,得到与所要知识有关的问题。这一环节对启动思维十分重要。问题难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让学生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感觉。因此,要求教师自身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好问题假设。课堂上灵活应变,及时组织、加工形成问题的基本框架,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寻求规律的能力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是一个过程,是由猜想、假设到证明的过程。学生实验前的讨论,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发散思维,有效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做了充分的假设和猜想之后,学生极想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于是就想到了用实验来验证问题。教师在此要点拨一下,把实验设计的思想渗透给学生。切记,是“导”而不是“灌”,教师决不能将实验过程从头到尾讲述一遍,而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这样只会影响学生自行设计的权利,泯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器材,让学生有选择余地,判断并优选出方案。

2、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索的能力。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几人一组,让学生独立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同时记录观察和测量结果。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应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以免学生走入不必要的误区。探究实验过程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题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应该养成对于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独立总结归纳的习惯,并通过对所得结果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规律。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只重视现象,而忽视了数据的正确记录。甚至,还有可能在实验中出现错误的过程和记录结果,对于这些与实验结果不相符的结果,学生应该形成能独立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进而做到“在生物教学中学习探索,在探索中学习生物知识”。

在生物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纵向和横向发展,进而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随着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日显重要,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生物学的新概念为指导,不断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开展探究式教学,充分展示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而实现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冯晨燕。浅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2].杨淼。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2013年05期

[3]黄月 男(1974--)河南省信阳人,本科,专业:淡水渔业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培养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