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2014-07-24姜晓楠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中职

姜晓楠

摘 要: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它既可以拓展现代人文教育的内涵,同时也使得舞蹈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完善。鉴赏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优劣。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若干总结,冀以通过交流共同促进提高。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舞蹈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17-02

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舞蹈鉴赏是建立在对舞蹈一定认知基础上的鉴别和欣赏,是人们对舞蹈艺术进行感受、理解和思维评判进而获得审美享受的活动。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它既可以拓展现代人文教育的内涵,同时也使得舞蹈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完善。

一、舞蹈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部分初级中学学生选择进入到高级中学就读,导致中职学校的整体生源素质下降,学生的舞蹈艺术基础也不均衡。部分学生喜欢舞蹈更多是随性所至,跟着潮流走,而对教材上的舞蹈兴趣不大;部分学生由于毫无舞蹈艺术基础,对舞蹈学习容易望而生畏,难以坚持下去;极少数学生则毫无兴趣,干脆不闻不问。

2.学校重视不够

在一些中职学校,仅有舞蹈技能课而没有开设舞蹈鉴赏课,有些学校虽然配合舞蹈教学开设了舞蹈鉴赏选修课,但限于认识程度,以及课时安排、教材本身、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局限,也基本是草草应付、蜻蜓点水,导致学生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上课基本就是简单地看看舞蹈视频,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师重技能轻理论

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长的过程。在中职学校实际舞蹈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舞蹈的实践而忽视了学生们对理论的学习和舞蹈艺术美的理解认知,过于追求舞蹈技能的速成而忽视舞蹈内蕴美的表达,也容易造成学生机械学习、表象学习。

二、开设舞蹈鉴赏课的意义

有人说,“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舞蹈欣赏的魅力和目的恰在于此。一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教会人们分辨善恶美丑、是非对错,教会人们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了解生活、接受生活和热爱生活。

在中职学校开设舞蹈鉴赏课程,目的是在对具体的舞蹈作品进行思想和艺术赏析的过程中,既让学生获得精神愉悦享受,又能够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热情,进而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避免了学生学习舞蹈技能课程时候的混沌不解。通过观察、浅析作品并能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教会学生用眼睛去捕捉舞蹈之美,用心弦去感悟舞蹈之美,学会评判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反思自身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如何补缺完善、追求舞蹈技能的尽善尽美。

三、如何进行舞蹈鉴赏教学

如何进行舞蹈鉴赏的教学,是一个见仁见智,需要不断总结摸索、对症下药的过程。结合在中职学校舞蹈鉴赏及舞蹈技能教学中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将舞蹈鉴赏与该舞蹈特定的历史人文背景相结合

舞蹈本身就起源于特定历史人文背景下对生产劳动、战斗等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从使学生的舞蹈鉴赏水平提升以及知识结构更趋完善的视角而言,把舞蹈鉴赏课程与舞蹈的历史人文渊源介绍相结合,是将轻松愉快的舞蹈鉴赏放置在该舞蹈特定的历史人文起源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舞蹈想要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处在什么样的人文环境之下,有利于学生系统把握某一舞蹈门类的历史人文环境以及特点。

如我国汉朝时期的舞蹈,讲究朴拙浑厚的泱泱风格,推崇刚柔相济,笔者在简要给学生介绍了同时期的汉文化特征后,给学生鉴赏舞蹈《盘古舞》,使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知。又如很多学生对中国古典舞一知半解,其实古典舞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还曾一度被人称作“戏曲舞蹈”。基于该特点,笔者给学生欣赏了源自宋朝诗歌的古典舞作品《爱莲说》。宋朝时期讲究婉约之美,学生读着宋代诗人周敦颐的散文诗《爱莲说》,欣赏着演员行云流水欲诉还休的肢体语言,充分体会到了东方女性古朴典雅之美及荷花般洁身自好、不卑不亢、傲然独立的君子品格,对作品写意象征的手法也有所认识。

2.将舞蹈鉴赏与不同类型作品的对比分析相结合

舞蹈根据作用和目的可以分为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跳的“生活性舞蹈”,和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艺术舞蹈”。根据其风格特点可以分为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等。因为不同类型的舞蹈有着不同的鉴赏标准,所以运用对比赏析的方法对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来说是较好的方式,也是不少教师常用的授课技巧。

进行舞蹈鉴赏不能一概而论, 在此之前让学生搞清楚所欣赏舞蹈的类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扭秧歌、广场舞等生活舞蹈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对于这类舞蹈的欣赏,可以淡化对舞者专业方面的要求,与芭蕾舞有着很大的区别。再比如同样是民族舞,不同民族的舞蹈又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傣族舞蹈的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形成动静配合等风格特点。又如维吾尔族是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直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擅长运用头部和手腕。为使学生有更为直观的印象,笔者在介绍完上述傣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后,让学生对比欣赏《雀之灵》和《掀起你的盖头来》两部作品,从而使他们对不同类型的作品特点有了较深刻、直观的感悟。

·教学教法·如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3.将舞蹈鉴赏与舞蹈技能教学实践相结合

舞蹈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它通过身体及其动作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与思想,用自身特有的规律和言说方式来创造美,展现美。中职学校学生既是舞蹈的欣赏者更是舞蹈技能的学习者。将舞蹈鉴赏与舞蹈技能教学实践相结合,既能让学生进入舞蹈美丽的情感世界,感受舞蹈艺术的美,同时通过动作分解、技能学习和及时传授,有利于学生较快掌握什么是美,怎样的动作为美,进而达到理论鉴赏水平和实际舞蹈技能水平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鉴赏东北秧歌《欢天喜地秧歌情》时,笔者先让学生了解其体态特征,又逐个对秧歌的膝盖动作、手绢花等进行分解,在学生感兴趣之余趁热打铁进行教学,教师适时示范,增强课堂直观性,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动作要领。舞蹈鉴赏课程应该尽可能与舞蹈技能实践课相伴而进行,贯彻三年的教学始终,而不是实际教学中的偶尔为之、一劳永逸。

4.将舞蹈鉴赏与学生交流互动相结合

舞蹈鉴赏的教学应当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学生应当是舞蹈鉴赏的主体和评判者,是舞蹈艺术之美的直接感悟者。在实践教学中,笔者通过在舞蹈鉴赏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推举学生代表进行概括发言,学生课后提交鉴赏心得体会并进行评比等方式,让学生之间就某一舞蹈作品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充分地进行交流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水平。

总之,舞蹈鉴赏课程是解决学生舞蹈知识匮乏,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的有效途径。授课教师培养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方式方法亦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优劣。我们应立足舞蹈教学实践,不断加强创新,努力培养锻造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