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4-07-18冯志刚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

冯志刚

摘 要:“任务单导学”模式的实施按照以实践促发展、以合作促学习、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原则,认真计划部署、统筹协调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效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探究;集体研讨;合作学习

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近年来我校数学教学采用了“任务单导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数学“任务单”的精心编制

这里的“任务”就是数学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而“任务单”就是设计的具体任务活动方案。

以教导学原则得以贯彻的主要介质就是任务单。任务单是教学相长的载体,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作为呈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教学元素的展台,它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指针和引擎,是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真实记录。因此,它是实施“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任务单的设计一般是一课时一“单”,由教师精心设计、制作,在上节课结束之前发放给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要求完成下一节课前的一些应该完成的任务。

1.任务单的设计原则

任务单设计的过程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和贯彻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原则的艺术和技巧。任务单研制时的主要依据是教材和学生,但绝不是教材的翻版,必须把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以及相关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使之转化为具有目标性和可操作性的任务方案。既要考虑学生学情,又要切合学科教学特点;既要体现不同课型的要求,又要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既要整合三维目标,又要突出实践教学。

(1)学生主体原则

任务单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必须面向学生,重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别于一般的基于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的“学案”,要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经验,提升学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成就感。

(2)目标导向原则

每一份任务单都要有明确的、科学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目标为引领,所有任务活动的安排都是为了实现目标。既要防止目标的缺失,又要防止目标的模糊。

(3)可操作性原则

设计一份高质量的任务单,要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任务活动的形式、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必须明确步骤顺序,指出交流的范围、方式,提出展示的要求。

(4)层层递进原则

任务活动要尽可能多角度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具有阶梯性,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要考虑到满足异质小组内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功能。

2.任务单编写的一般流程

“任务单”的设计、编制的流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个人设计,指导原则—民主基础上集中;另一种是教研组集体研制,指导原则—集中指导下民主。

“个人设计”流程图

“集体研制”流程图

“个人设计”:按照“任务单导学”模式基本教学环节和活动流程,精心设计“任务单”,在资源整合、课程开发、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鼓励创新;每周数学教研组例会,教研组集体研讨、审核个人设计的“任务单”,提出修订意见,并把优秀的个人原创性设计上升为全组的共识,实现资源共享;个人根据组内修改意见进行修订,最终合并形成该课程完整的“任务单”。

“集体研讨”:这是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研讨,确立统一的设计方案,明确操作思路和技术路径,合理分工,然后个人进行“任务单”设计,最后集体修订定稿。对定稿之后的任务单,教师要更多地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习惯,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修改,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待组内教师对任务单实施完毕之后,可再组织进行交流研讨。各人将自己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交流、借鉴,对任务单进行进一步加工、完善,以便在下一轮教学中更好地使用。

很显然,“个人设计”重在个人智慧,强调个性和创新,易激发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集体研讨”虽然也有“个人设计”环节,但难以消除“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恶习,尽管能较好地体现学科组的意志,格式高度统一,但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远远不够,“任务单”质量也差强人意。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学校往往采用较多的是前者,这也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也能受益匪浅。

二、“任务单导学”的教学过程

“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本质是以“单”导学,打造高效课堂。其课堂教学分为六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完善提升—检测反馈。在每一个任务(子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可以多次进行。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形成探究的驱动力。

2.自主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能动地根据任务方案和自身条件进行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增强目标意识,对教育内容有所了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自主学习是后面环节的基础,也是确保每一个任务有效实施的必要保障。开展自主学习一要注意任务单中呈现的课题、目标等要切合学生实际,易于掌握;二要给学生提供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随时改变学习方法;三要让学生养成主动质疑问难的习惯,及时找出自己不理解或有不同看法的问题,准备在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3.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完成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予以解决。各小组进行组内交流讨论,群策群力,把问题挖深掘透,取长补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一般由组长负责协调分工,安排发言顺序,并对合作学习进行调控。

4.成果展示

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取得一定结果之后,各小组根据任务单中的要求进行交流、展示自主学习的结果,提出小组疑问,组间答疑,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与追问,促使学生在展示中更加自信,在展示中自主发展。

这一环节可以各小组依次展示,也可以选择部分小组展示。汇报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生动化,可以用小黑板、任务单或其他实物具体呈现。

5.完善提升

教师对展示、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把学生不能理清的核心问题挖透,并引导反思探究过程,寻找规律,引领提升,举一反三,拓展延伸。学生个体对比前面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纠正、补充,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这些主要靠学生养成自觉行动,在上一环节结束后迅速、主动地进行。一般在任务单中没有明显的体现。

6.检测反馈

由学生对照任务单中的相关要求完成检测反馈的内容。根据具体的检测内容和形式,可以由老师当场作出评议,也可以安排组长检查统计结果,师生、生生互评,教师最后再总结。

当然,以上分析的是一个大体的框架,不是一个机械、僵化的标准流程。在坚持“任务单导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取舍增减。

三、“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评价机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生个人表现,更要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个人评价的基础;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构建德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的综合评价体系。

1.任务单的评价

优秀的“任务单”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的学生感到挑战,使一般的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因此,一篇优秀的“任务单”在编制理念上应该注意“三导”的运用。即“导趣”:即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导思”:即引导学生深刻周密思考,创新思维。“导行”:即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任务单”效果和质量评价应重点体现在以下“六度”。

(1)自主的程度

查看的指标是各学习小组学生参与的人数和次数是多少,参与的质量高不高。

(2)合作的效度

问题有没有合作价值?合作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问题有没有必要通过合作来解决?是不是假合作?合作有没有彼此的参与和任务的分工?学习是否高效?

(3)探究的深度

是否有探究价值,是否达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新发现、新创造、新生成。

(4)拓展的宽度

知识本身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来看待,将每堂课所学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串起来回到它的上位系统,以形成同类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5)互动的温度

重点是展示与点评环节。从互动性的角度讲,是指高效课堂上学生展示的形式,不是简单地由原来的教师在台上讲换成现在的由学生在台上讲。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展示应体现这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中点评是很好的互动方式。教师点评和生生互评都应该尽可能使用激励性的手段来做好评价,表扬优点,委婉地指出不足,为每个学生创设“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安全心理环境。这是沟通的能力,是情感的需要。

(6)生成的高度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上讲究两种生成的方式,一是预设的生成,二是课堂即时性的生成。

2.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性评价

依据各组成员课堂提问、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和学习成果班级展示的次数及质量,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学期评出最具活力团队、进步最快团队、最守纪团队、闪亮之星、进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

(1)即时评价

所谓即时评价的激励机制,即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的评价,它的评价表现形式可以为课堂上各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为每一位小组长对各位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可以是课代表对每个小组的评价,亦可以为我们老师对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的评价。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某一位学生个人或某一个学习小组作出了评价,将由小组长或由课代表记入小组相应的考核记载表中,并标明此为老师的考核。

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或对一些问题的困惑虽然不能全部体现出来,但至少能表现出一些方面。另外,学生将渐渐地习惯于上课积极思考,课堂上积极动脑筋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即时评价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要热情高涨,在课堂上注意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地施以表扬和激励,这样将会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2)阶段激励评价

阶段激励评价就是累积一段时期的表现,每周评选出每周之星,月度再评选出月度之星。此评比的主要依据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表格,各小组开展自评、互评,教师提出意见,最后全班投票表决。具体结果如下表:

班小组之最

第____周(从__月___日到___月___日)

最闪亮(优秀)小组:

优秀成员:

本周最进步小组:

进步成员:

本周最守纪律小组:

小组成员:

本周最佳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

本周最具活力小组:

小组成员:

班每周之星

第____周(从___月____日到____月____日)

闪亮之星: 进步之星:

守纪之星: 合作之星:

活力之星:

评选结果在班级内公布,并张贴优秀小组、个人的照片。

(3)学习结果的评价

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就是学期终结性的考核评价,是“任务单导学”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汇总平时的数学阶段考核评价(占比50%),二是学期结束时根据具体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组织学期考核(占比50%)。

这样的学期评价将不再显得空洞和无味。可以实现将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体会,最优秀的成绩记入学期成绩,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及突出能力而对自己下一学期的学习有更大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相信自己能行,实现教师以考核评价落实教学效果,学生以考核评价促进自身发展。

总之,评价不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哪种评价办法,都必须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誗编辑 谢尾合

4.成果展示

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取得一定结果之后,各小组根据任务单中的要求进行交流、展示自主学习的结果,提出小组疑问,组间答疑,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与追问,促使学生在展示中更加自信,在展示中自主发展。

这一环节可以各小组依次展示,也可以选择部分小组展示。汇报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生动化,可以用小黑板、任务单或其他实物具体呈现。

5.完善提升

教师对展示、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把学生不能理清的核心问题挖透,并引导反思探究过程,寻找规律,引领提升,举一反三,拓展延伸。学生个体对比前面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纠正、补充,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这些主要靠学生养成自觉行动,在上一环节结束后迅速、主动地进行。一般在任务单中没有明显的体现。

6.检测反馈

由学生对照任务单中的相关要求完成检测反馈的内容。根据具体的检测内容和形式,可以由老师当场作出评议,也可以安排组长检查统计结果,师生、生生互评,教师最后再总结。

当然,以上分析的是一个大体的框架,不是一个机械、僵化的标准流程。在坚持“任务单导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取舍增减。

三、“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评价机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生个人表现,更要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个人评价的基础;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构建德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的综合评价体系。

1.任务单的评价

优秀的“任务单”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的学生感到挑战,使一般的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因此,一篇优秀的“任务单”在编制理念上应该注意“三导”的运用。即“导趣”:即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导思”:即引导学生深刻周密思考,创新思维。“导行”:即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任务单”效果和质量评价应重点体现在以下“六度”。

(1)自主的程度

查看的指标是各学习小组学生参与的人数和次数是多少,参与的质量高不高。

(2)合作的效度

问题有没有合作价值?合作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问题有没有必要通过合作来解决?是不是假合作?合作有没有彼此的参与和任务的分工?学习是否高效?

(3)探究的深度

是否有探究价值,是否达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新发现、新创造、新生成。

(4)拓展的宽度

知识本身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来看待,将每堂课所学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串起来回到它的上位系统,以形成同类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5)互动的温度

重点是展示与点评环节。从互动性的角度讲,是指高效课堂上学生展示的形式,不是简单地由原来的教师在台上讲换成现在的由学生在台上讲。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展示应体现这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中点评是很好的互动方式。教师点评和生生互评都应该尽可能使用激励性的手段来做好评价,表扬优点,委婉地指出不足,为每个学生创设“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安全心理环境。这是沟通的能力,是情感的需要。

(6)生成的高度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上讲究两种生成的方式,一是预设的生成,二是课堂即时性的生成。

2.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性评价

依据各组成员课堂提问、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和学习成果班级展示的次数及质量,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学期评出最具活力团队、进步最快团队、最守纪团队、闪亮之星、进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

(1)即时评价

所谓即时评价的激励机制,即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的评价,它的评价表现形式可以为课堂上各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为每一位小组长对各位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可以是课代表对每个小组的评价,亦可以为我们老师对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的评价。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某一位学生个人或某一个学习小组作出了评价,将由小组长或由课代表记入小组相应的考核记载表中,并标明此为老师的考核。

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或对一些问题的困惑虽然不能全部体现出来,但至少能表现出一些方面。另外,学生将渐渐地习惯于上课积极思考,课堂上积极动脑筋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即时评价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要热情高涨,在课堂上注意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地施以表扬和激励,这样将会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2)阶段激励评价

阶段激励评价就是累积一段时期的表现,每周评选出每周之星,月度再评选出月度之星。此评比的主要依据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表格,各小组开展自评、互评,教师提出意见,最后全班投票表决。具体结果如下表:

班小组之最

第____周(从__月___日到___月___日)

最闪亮(优秀)小组:

优秀成员:

本周最进步小组:

进步成员:

本周最守纪律小组:

小组成员:

本周最佳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

本周最具活力小组:

小组成员:

班每周之星

第____周(从___月____日到____月____日)

闪亮之星: 进步之星:

守纪之星: 合作之星:

活力之星:

评选结果在班级内公布,并张贴优秀小组、个人的照片。

(3)学习结果的评价

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就是学期终结性的考核评价,是“任务单导学”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汇总平时的数学阶段考核评价(占比50%),二是学期结束时根据具体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组织学期考核(占比50%)。

这样的学期评价将不再显得空洞和无味。可以实现将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体会,最优秀的成绩记入学期成绩,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及突出能力而对自己下一学期的学习有更大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相信自己能行,实现教师以考核评价落实教学效果,学生以考核评价促进自身发展。

总之,评价不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哪种评价办法,都必须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誗编辑 谢尾合

4.成果展示

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取得一定结果之后,各小组根据任务单中的要求进行交流、展示自主学习的结果,提出小组疑问,组间答疑,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与追问,促使学生在展示中更加自信,在展示中自主发展。

这一环节可以各小组依次展示,也可以选择部分小组展示。汇报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生动化,可以用小黑板、任务单或其他实物具体呈现。

5.完善提升

教师对展示、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把学生不能理清的核心问题挖透,并引导反思探究过程,寻找规律,引领提升,举一反三,拓展延伸。学生个体对比前面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纠正、补充,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这些主要靠学生养成自觉行动,在上一环节结束后迅速、主动地进行。一般在任务单中没有明显的体现。

6.检测反馈

由学生对照任务单中的相关要求完成检测反馈的内容。根据具体的检测内容和形式,可以由老师当场作出评议,也可以安排组长检查统计结果,师生、生生互评,教师最后再总结。

当然,以上分析的是一个大体的框架,不是一个机械、僵化的标准流程。在坚持“任务单导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取舍增减。

三、“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评价机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生个人表现,更要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个人评价的基础;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构建德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的综合评价体系。

1.任务单的评价

优秀的“任务单”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的学生感到挑战,使一般的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因此,一篇优秀的“任务单”在编制理念上应该注意“三导”的运用。即“导趣”:即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导思”:即引导学生深刻周密思考,创新思维。“导行”:即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任务单”效果和质量评价应重点体现在以下“六度”。

(1)自主的程度

查看的指标是各学习小组学生参与的人数和次数是多少,参与的质量高不高。

(2)合作的效度

问题有没有合作价值?合作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问题有没有必要通过合作来解决?是不是假合作?合作有没有彼此的参与和任务的分工?学习是否高效?

(3)探究的深度

是否有探究价值,是否达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新发现、新创造、新生成。

(4)拓展的宽度

知识本身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来看待,将每堂课所学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串起来回到它的上位系统,以形成同类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5)互动的温度

重点是展示与点评环节。从互动性的角度讲,是指高效课堂上学生展示的形式,不是简单地由原来的教师在台上讲换成现在的由学生在台上讲。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展示应体现这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中点评是很好的互动方式。教师点评和生生互评都应该尽可能使用激励性的手段来做好评价,表扬优点,委婉地指出不足,为每个学生创设“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安全心理环境。这是沟通的能力,是情感的需要。

(6)生成的高度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上讲究两种生成的方式,一是预设的生成,二是课堂即时性的生成。

2.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性评价

依据各组成员课堂提问、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和学习成果班级展示的次数及质量,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学期评出最具活力团队、进步最快团队、最守纪团队、闪亮之星、进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

(1)即时评价

所谓即时评价的激励机制,即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的评价,它的评价表现形式可以为课堂上各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为每一位小组长对各位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可以是课代表对每个小组的评价,亦可以为我们老师对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的评价。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某一位学生个人或某一个学习小组作出了评价,将由小组长或由课代表记入小组相应的考核记载表中,并标明此为老师的考核。

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或对一些问题的困惑虽然不能全部体现出来,但至少能表现出一些方面。另外,学生将渐渐地习惯于上课积极思考,课堂上积极动脑筋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即时评价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要热情高涨,在课堂上注意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地施以表扬和激励,这样将会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2)阶段激励评价

阶段激励评价就是累积一段时期的表现,每周评选出每周之星,月度再评选出月度之星。此评比的主要依据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表格,各小组开展自评、互评,教师提出意见,最后全班投票表决。具体结果如下表:

班小组之最

第____周(从__月___日到___月___日)

最闪亮(优秀)小组:

优秀成员:

本周最进步小组:

进步成员:

本周最守纪律小组:

小组成员:

本周最佳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

本周最具活力小组:

小组成员:

班每周之星

第____周(从___月____日到____月____日)

闪亮之星: 进步之星:

守纪之星: 合作之星:

活力之星:

评选结果在班级内公布,并张贴优秀小组、个人的照片。

(3)学习结果的评价

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就是学期终结性的考核评价,是“任务单导学”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汇总平时的数学阶段考核评价(占比50%),二是学期结束时根据具体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组织学期考核(占比50%)。

这样的学期评价将不再显得空洞和无味。可以实现将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体会,最优秀的成绩记入学期成绩,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及突出能力而对自己下一学期的学习有更大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相信自己能行,实现教师以考核评价落实教学效果,学生以考核评价促进自身发展。

总之,评价不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哪种评价办法,都必须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五二一”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