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

2014-06-27刘欢刘丽华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利益相关者居民

刘欢 刘丽华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各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中涌现出大量工业遗产,其中,工业社区作为工人生活聚集地,成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是工业社区遗产利益主体,其想法与态度对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针对沈阳市工业遗产现状、价值、工业社区遗产认知与保护、再利用模式以及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等多个维度,进行居民访谈,将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合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工业社区遗产旅游开发进行展望。

【关键词】工业社区遗产;居民;利益相关者;质性研究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老工业基地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更新,城市工业遗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困境。工业社区遗产是城市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历史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形成、城市特色文化传承的进程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对工业社区遗产实施整体保护,有利于老工业基地城市文化风貌的保护,对城市精神的保存,城市意象的建构,乃至于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提供可行操作路径。目前,工业遗产研究中,工业社区遗产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证探索都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将工业社区居住者作为核心利益相关群体,采用利益相关者框架开展的研究更是罕见,本文尝试采用利益相关者视角,以老工业基地城市沈阳作为案例,探讨沈阳工业社区居住者的遗产保护意识、遗产价值认知以及遗产旅游开发、社区参与意愿和参与路径,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工业社区类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思路。

一、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工业遗产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我国相关研究则起始于20世纪末,纵观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成果,主要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工业遗产的定义及内涵解析,目前对于工业遗产的定义仍未有定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下塔吉尔宪章》中对于工业遗产的定义。其二是针对于某一地区工业遗产的分布及价值评价研究,众多研究中英国工业遗产相关研究较多,如Binney M在整合英国工业遗产的基础上[1],为其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Aldous T分析英国工业遗产状况、价值[2];国内著名学者刘会远、李蕾蕾曾利用二手资料对德国工业遗产进行过深刻剖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3];韩福文、佟玉权也曾在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相关研究中对该地区工业遗产分布进行梳理[4]。其三是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该部分目前是工业遗产研究的主流研究方向,大部分研究结合了遗产管理以及旅游开发的理念探讨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相关研究,其中,博物馆作为工业遗产利用开发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广泛关注。

除上述研究以外,针对工业遗产地社区这一利益主体的研究也正引起学者关注,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社区群体经济、环境以及权利方面的利益诉求等。其中经济方面的诉求包括遗产地旅游开发对居民的经济补偿,旅游所获利润的分配等方面;环境方面的诉求包括优化遗产地居民生活环境,控制游客数量等;权利诉求与遗产地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有关。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地社区的相关研究仍比较有限,未形成完整公认的体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5]。

二、案例地及研究方法

(一)案例地选择

沈阳是建国初期发展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享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东方鲁尔”等美誉,工业文化也是沈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塔吉尔宪章》对于工业遗产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与工业相关的社区建筑也是重要的工业遗产,因此沈阳市保留下来的大面积工业社区建筑群无疑是沈阳市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保存较为完整的工业社区遗产建筑群共有三处:铁西区工人村社区、大东区和睦路社区、皇姑区三台子社区,它们是全国修建时间最早、建筑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工人住宅群,是全国此类建筑遗产的典型代表。但随着沈阳市许多大型工业企业面临转型危机,这些工业社区在城市建设更新过程中面临矛盾,因此,针对沈阳工业社区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6]。

(二)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访谈对象为沈阳市工业社区居民。因为沈阳市进行房产改革后,工业社区遗产的所有权已归属于本地居民,因此,居民的态度对于工业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改造是至关重要的。实地考察过程中,研究者将受访者按照S1-S24的顺序编号(见表1),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时间为20分钟到40分钟不等,并筛选出访谈内容较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访谈资料进行质性研究。

(三)资料整理

采用质性编码的方法,把文本资料“打散”成不同的意义单位,然后对资料进行重新分类,总结居民利益诉求特征或者相关事件,剔除无关内容。编码过程中首先反复阅读资料,标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词、短语、句子或者段落,提取反复出现的概念,同时将相同或相近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进行初步编码,最后,针对初步编码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归并总结。

三、研究结果

(一)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差异性较大

访谈结果显示,居民对于工业社区初建时期的情况记忆深刻,访谈中不时会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自豪与骄傲,这可以体现出当地居民对于工业社区历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认知度比较高,而谈到现在,居民则表示居住于此感受更多的是无奈、不满与自卑,同时还有对当年邻里感情的怀念。对于其美学价值的评价则是呈两极态度,部分对工业社区感情深厚的居民表示社区楼体建筑非常有特色,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持反对态度的居民则表示楼体破旧不堪,影响城市形象。

S6:“53年盖的,古董,苏联建的。”(历史价值)

S10:“能,太能代表(五十年代)了。”(历史价值)

S11:“可不(跟周围的楼)不一样吗,多旧呀,太破了”(美学价值)

S17:“看那楼上雕花没,那都是苏联图纸,你看现在这楼哪还有这样的了。”(美学价值)endprint

S3: “可以做教育的题材,现在房子的质量没有这么好的。”(教育价值)

通过居民对工业社区价值的评价可以看出,其对于工业遗产价值的评价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主要原因是居民对于居住环境满意度存在差异,尤其是生活与心理方面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导致其对于工业遗产价值的评价存在主观的偏见与差异。

(二)工业遗产保护意识薄弱

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工业社区遗产是否具有保护价值的问题上,居民意见比较一致。多数居民支持拆迁,其中83.3%的受访者认为工业社区遗产不属于工业遗产的范畴,虽然历史悠久,但房屋建筑外观及各种设施破旧不堪,缺少保护价值,可见,居民遗产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S2:“一点保留的价值也没有。”

S5:“这也没有什么古老的建筑,也没有什么(保护)价值。”

S8.1“这楼都是问题,还留着!”

S4:“没有办法才住这。”

S11:“有什么感情啊,破门破屋的。”

S23:“(觉得不自豪)没有办法才住这。”

相比之下,面对同样作为工业遗产的哈尔滨霁虹桥拆迁与否的问题时,当地居民的态度截然相反,大部分居民持反对态度,因为霁虹桥历史悠久,居民对其感情深后,虽然霁虹桥如今也变得破旧,但未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对居民的切身利益没有影响,因此居民遗产保护的意识非常强烈。而沈阳市工业社区破旧的外观与落后的内部设施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且在城市更新改造的环境下,与周围设施齐全,外观高大时尚的新建社区形成强烈对比,居民心理难免产生落差[7]。

(三)工业遗产再利用期望较高

居民对于工业遗产地区的振兴期待值较高,并且充满信心。居民支持工业遗产再利用主要是因为本地开发与再利用有利于居民利益实现。随着沈阳市区改造的不断升级,工业社区面貌破旧混乱,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明显落后,社会问题重叠使居民对于本地开发迫不及待。旅游开发符合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增强社区价值的利益诉求,因此得到了多数居民的支持。

S5:那当然好了,这边没什么设施,要是能建点公园什么的那可好了。

S18:环境不太好,应该再建一建,公园啥的都没有,这地方好好弄弄能挺好,当个休闲的地方挺好。

S9.2:那再好不过了,要是真能建成商业街的话这边都能跟着起来。

S20:商业街应该能行,这边还是挺有特色,工业的东西挺多,整个工业一条街啥的。

S10:建景点行,可以怀念一下,但住人的话这房子条件太差了。

S18:做个博物馆啊,生活馆还行,做别的没有意义。

(四)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参与热情较高

居民的社区感较强,对于工业社区遗产仍保有地方依恋,愿意投身到地区开发建设中。这主要源于此处居民多为原始居民,在此居住多年与这里感情深厚,对于工业历史较为了解,当谈到五六十年代的大工业时代,他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居民们愿意主动向他人介绍工业社区遗产的光辉历史。社区参与有助于激发居民心中的自豪感,符合居民的心理诉求,以社区参与的方式,开发工业社区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地区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此方式,给予居民一定的利益回报,这样可以满足居民心理与经济两方面的利益诉求。

四、分析与讨论

(一)旅游开发基于居民利益诉求

工业社区遗产地居民以老年人为主,而且大部分居民家境贫困,搬迁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意味着无家可归。居民是遗产地真正的主人,在工业社区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居民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进行调查,以妥善安置当地居民为开发前提,在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同时,还要注重居民其他方面的需求,例如心理方面的安抚等,要使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同社区发展建设有机的结合[8]。

(二)重视工业遗产保护与宣传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工业社区遗产更是社会主义初期集体制在人民生活方面的写照。对于沈阳这座曾经有着悠久工业传统的城市来说,工业社区遗产的灭失所导致的文化遗产的缺失,会对城市个性特征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对于工业社区的保护迫在眉睫,保护过程中要结合多方力量,政府应针对各地区现存问题以及特点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同时应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当地社区参与其中,尤其是对当地居民的引导极其重要,应对居民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宣传教育,提升居民对于工业遗产的认知,加强居民遗产保护意识。

(三)打造工业遗产旅游特色街区

沈阳市工业社区遗产属于街区层次的老工业遗产,在选择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时,应结合经济复兴、环境优化、历史再现等多种再利用模式,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同时,各种模式应有主有次,相辅相成,尽量采用“综合模式”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工业社区遗产再利用可以第三产业作为主导,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这些地段产业转型,满足当地居民经济、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开发过程中,还应注意将该工业地段纳入城市功能,结合沈阳市整体旅游开发规划,主打工业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工业遗产旅游特色街区,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使之适应新的功能,融入城市特色中。

(四)提升旅游开发社区参与有效性

受诸多因素影响,工业遗产开发的社区参与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居民在参与过程中仍存在内容层次低、范围窄,极少介入管理和决策层面等问题。因此,应进行社区增权有效提升居民个人权力感和自我效能感,开发方对居民进行有效培训,真正凸显社区在工业遗产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保证社区参与的有效性,使工业社区居民能够获益于本地旅游开发[9]。除此之外,政府方面要制定高效决策机制、分配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为社区参与提供保障,将个体增权与制度增权相结合,实现工业遗产改造与社区建设的双赢[10]。

五、结语

结合社区参与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效途径之一。沈阳市工业社区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旅游吸引力,因此,沈阳完全有条件在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下,打造出具有沈阳工业特色的工业旅游区,走出一条工业社区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新路,成为全国工业社区遗产旅游开发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Binney M. Our Vanishing Heritage [M] . London: Arlington, 1984.

[2] Aldous T. Britain s industrial heritage seeks world status [ J] . History Today, 1999(5): 3-13.

[3] 刘会远,李蕾蕾. 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 韩福文,佟玉权.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J].经济地理,2010,30(1):136.

[5]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7.

[6] 周大鸣,刘家佶. 城市记忆与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下的中国工人村[J].青海民族研究,2012,23(2):2-5.

[7] 张毅.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9.

[8] 姚国荣,陆 林.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居民利益要求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7):1219.

[9] 李颖.世界自然遗产旅游研发的社区参与研究——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林业大学,2007.

[10] 邹晓瑛.世界遗产武夷山旅游社区参与发展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利益相关者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数据分析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