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腧穴体表定位比例尺的研制和应用

2014-06-14方进指导邱峰朝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松紧带体表腧穴

方进,指导 邱峰朝



人体腧穴体表定位比例尺的研制和应用

方进,指导 邱峰朝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黄冈 438699)

取穴;工具;体表定位比例尺;腧穴体表定位

凡习针者皆知,针灸离不开腧穴,腧穴定位无疑是针灸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准确定位是针灸治疗操作及获取最佳疗效的基本保证[1]”。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仍存在不少医者根据个人经验取穴定位的现象,因而导致了经穴的设定寸与临床取穴定位操作有时还很难实现一致。因此,为了定准穴位,客观上需要有适用于人体骨度腧穴体表定位的工具,这也是笔者为何要研制人体腧穴体表定位比例尺(以下简称定位尺)的初衷。

1 设计及制作

定位尺由活尺和固定尺两部分组成。详见图1。

图1 实物图

1.1 活尺部分

活尺选用宽1.5 cm厚0.1 cm的橡筋松紧带,在原长50 cm的松紧带上,分别设定8种不同的各19等份刻度(因19等份基本涵盖了人体全身各处骨度的等份数)印制在两根单面的松紧带上,每等份正中标1刻度线为1/2等份。为了一尺多用,在松紧带的正、反两面正中印制一条直线平分成上下两半部分。正、反面的上下部分均两尺相连接,即11.4 cm一段和38.0 cm一段(两段之间间隔0.6 cm),下半部分15.2 cm和34.2 cm相连;反面的上半部分19.0 cm和30.4 cm相连,下半部分22.8 cm和26.6 cm相连。在以上8段活尺上,分别按0.6、0.8、1.0、1.2、1.4、1.6、1.8、2.0 cm设计8种原长等份寸,各尺等份寸依次递增长度0.2 cm,各尺依次递增长度3.8 cm,最短的定位尺为11.4 cm,最长的定位尺则有38 cm,数字从尺的两头起由小到大排列,以方便用于不同人体的不同骨度的腧穴测量。

1.2 固定尺部分

固定尺由三段组成,选用厚0.1 cm、宽1.2c m的铝合金片或不锈钢片材制作,中间段长27 cm,两头各长23 cm,三段用铆钉卯接,构成可伸可叠的连体。固定尺夹在两活尺的中间,两头用临时封口夹连接活尺以固定。不用时,折叠固定尺,便于携带。

1.3 活尺选材及印染技术

活尺选用棉质或混纺的内置熟料黑色橡筋松紧带。数字及刻度线采用快速数码印染技术,正、反两面均喷印白黄等四色纺织墨水,多次水洗不褪色。

2 性能指标

2.1 定位尺的应用区间测试

为了验证定位尺性能是否稳定,本人对自制的活尺分别按原长拉长到1.1~2.1倍并固定作搁置测试。以选择活尺3号连接6号尺为例,测试前准备一块长105 cm、宽20 cm的木板,从木板长边的左端起向中间段依次以1.9 cm的距离划出11条长20 cm的平行线,并在右端向中间段以3.04 cm的距离划出11条长20 cm的平行线,然后在木板长边留空处,依次平行摆放11根3号相连6号活尺,并在两尺分界处分别用图钉在木板上固定,再依次拉动左端3号尺头,分别用图钉固定在11条划线上,并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分别拉伸并固定好右边6号的11根尺。继而把拉伸并固定的各尺连木板一起搁置30 d后进行测试。测试选用游标卡尺,先分别检测固定在木板上的各尺的每等份寸长度距离是否均等伸长,然后,分别取下图钉,松解各尺,检测每等寸长度是否等同。结果表明,固定在木板上的各尺经测量其等长度均无差异。但松解各尺发现,拉长到1.5倍的范围内,活尺的总长保持原长不变,各尺等寸也随之不变;拉伸到1.5倍以上时的活尺总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各尺等份寸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尺的中间部分回缩迟钝,其原因可能是橡筋松紧带过度拉伸疲劳造成的。其他各尺测试叙述,略。

基于定位尺的应用原理是根据拉动印制刻度的松紧带所产生的“劲度系数”来完成的。上述测试证明,应用活尺,伸长的理想倍数应控制在0.1~0.5倍的应用区间,伸长的极限倍数为1倍以上。拉伸时,以各刻度寸单位1为基数,越靠近单位1,定位的敏感系数越不失真,8种不同定位尺的设置,是为了满足不同人体的各部骨度准确地取穴定位的需要。

2.2 临床应用必须拉伸

根据定位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中,若某骨度的实际长度短于活尺相对应的定位尺设定寸数长度时,要及时选用短于该骨度长度的定位尺设定寸数,因应用活尺时必须拉伸,以实现准确的折量定位效果。

2.3 适用范围

本定位尺能准确而快捷地测量出全身各部骨度折量及正中线旁开的所有穴位共计203个,占人体总穴361个的56%。还适用于部分经外奇穴的定位,共计17个穴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定位符合生理特点。

本定位尺所包含的8种不同的等份尺,依次编成1~8号,左端正、反两面的1~4号尺,多适用于1.3 m及以下的人群测量穴位;右端正、反两面的5~8号尺,多适用于1.3 m及以上的人群测量穴位。

3 操作方法

3.1 直寸取穴定两端(即两点定一穴或多穴)

应用直寸取穴定位,须先找出应取穴位某骨度的两端。操作方法是医者左手用已固定一端的定位尺置于患者某骨度的一端,再将支撑在固定尺上的活尺,用右手选定适合某骨度的等份寸数,拉动置于该骨度的止点上,再交左手临时固定,形成活尺起止点与骨度起止点两点重合,这时,在体位上立即显示出某骨度内的等份寸,再依据应取穴的设定分寸,可快速取穴定位。临证选穴时,要在选用的穴位处,医者将腾出的右手用指甲在应取穴位的平行线处轻掐一横记,然后沿经脉循行路线在横记处轻掐一竖记,十字记中心为坐标定位即应得的准确定位。但头部直寸的应用,则要折叠固定尺,单用活尺。

3.2 横寸取穴定一点(即一点定一穴或多穴)

躯干部位的横寸定位,须先用上述直寸取穴法量出对应任、督,或找出任、督的某穴位,作为一基准点,并作好十字标记,以定作横寸定位的起点或中点,再用直寸取穴法量出应取穴位规定使用某骨度设定的分寸数,交左手临时固定,分2~3次完成定位(均瞬间可得)。以胸、腹部为例,两乳头之间8横寸,医者用直寸取穴法量取8等份寸,如在胸正中第一肋间找准华盖穴,将已量取的8横寸,平行对准华盖穴,外2寸取彧中穴、4寸处取库房穴、6寸处取中府穴。又如用直寸取穴法量取腹部建里穴,并用指甲轻掐十字标记,再用直寸取8横寸,中点对准建里穴,0.5寸取石关穴、2寸取关门穴、4寸取腹哀穴(均可取双穴),背部横寸定位依此类推。应用此尺用于横寸定位,可提高经脉正中线旁开穴位的可信度(如旁开0.5寸、1.5寸等),凸显出该尺高效高精的独特优势。

4 推广应用前景

4.1 适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师生

基于我国中医临床医生的培养,主要源于学院式教育,故本尺可提供给我国高校针灸教育者讲授腧穴定位之参考,教具之选用,应用它能将取穴定位中抽象的折量,转换为用尺度量,因而使学生定得准,记得牢,对提高教学效果,引领学生增强取穴定位规范化意识均有裨益。同时,该尺对高校医学生(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即便是西医院校,也开设了15~20学时的针灸学)学习针灸学作为学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其取穴定位直观,对查找穴位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借助定位尺准确定位,因此,此尺可视为他们求学之初及在今后的工作中所必备之物。

4.2 适用于应用针灸的医生

取穴定位是任何一位针灸医生都无法回避的,是每次治疗操作前的第一道程序。上偏离,难中的;上精准,直中的。应用本尺,能以尺度分毫,故胸中有规范,随时能量得体表的正穴,或者说能拉近正穴的距离,它的确是针灸医生取穴定位的好帮手。

此外,基层的全科医生、社区医生、个体医生也非常适用。它对于促进针灸医学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5 结语

针灸现代化、国际化是针灸学科发展的方向,要实现这个目标,针灸临床的规范化是必不可少的[2]。人体腧穴体表定位比例尺的研制和应用,有效地实现了腧穴定位的体表测量,开启了折量方法的简捷途径,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着针灸取穴定位时,人体骨度定数不变,而临床不同人体的取穴操作要变的难题,实现了人体各部骨度腧穴定位从多坐标向单坐标的等值转换,巧妙地解决了标准化的“鞋”与个体化的“脚”的契合难题,众人同尺。它的特点是取穴定位准,施针施灸有目标。这就为医者进行针刺、灸疗及火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取穴定位快,只需拉动定位尺上与之相对应的刻度寸数,置于应取穴位某骨度的两端,该骨度内的全部穴位一目了然,因而实现了经穴定位与取穴定位的统一。因此,该研究对规范各部骨度取穴定位操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侯书伟,马祖彬,李永春.论腧穴分类教学:《经络腧穴学》腧穴规范化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针灸,2010,30(10):865-869.

[2] 严洁.针灸的基础与临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24.

2014-03-25

方进(1983 - ),男,主治医师

1005-0957(2014)12-1183-02

R224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12.1183

猜你喜欢

松紧带体表腧穴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巧用“插扣松紧带” 辅助体育课堂教学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舒丝氨纶松紧带的压力舒适性研究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松紧带和皮带
科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