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咬文嚼字”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自觉

2014-05-27汤国忠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咬文嚼字拟人赏析

汤国忠

曾见过这么一个教学现场:

学习《纪念白求恩》,教者反复地让学生读文中的一段文字:“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要求学生好好琢磨一下,这段文字的哪些字词比较能传递出作者的态度与情感。应该说,这是一段很直白的文字,文字直白得八年级的学生都认识。但课堂现状是绝大部分同学都反应漠然,都不吱声,不吱声不是不说,而是不知道,因为后来提问几个学生,他们都明确表示体会不出来。其实,一个“只”字,遗憾之意顿现;一个“仅”字,内疚、歉意溢于言表;一个“是”字,悲痛之情十分明显。但对学生们来说,直白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更好地领悟这些文字。

为什么学生会呈现出这种状态?与我们的日常教学有关。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一直没能脱俗,一直在潮流中游移,在语文的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中摇摆。新课改前,片面地讲工具性让我们的教学成了条分缕析、支离破碎的肢解;前期课改,过分讲人文性又让我们的教学重活动形式甚于活动的语言意义。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学习,少了对言语表达诸如字词句的感悟与琢磨,少了传统语文学习中“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与习惯。

语文教学,怎能缺少对语言的研习呢?何谓语文,众说不一,但无论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语”是指语言,这是毫无疑义的。既然如此,离开了对语言的研习,还谈什么语文学习?

语言的研习需要“咬文嚼字”。这一点在认识上已经不成问题。我们现在有相当多的教师已经明确地意识到语文课要体现学科特点,要体现语文味,要体现语言研习,要能够“咬文嚼字”,也为此进行了许多实践。但就笔者的观察来看,这些实践尽管注意到了语文学科特点,关注了学生语言形式的体验,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一种基于应试的单一化、模式化倾向,并没有真正让“咬文嚼字”成为学习的自觉。

一位老师在执教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时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案例1】

师:请你找出文中那些带着诗意,带着芬芳气息,能触动你心灵的词语或句子,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赏析。

师(示范):第二自然段“白色的风帆鼓了起来,宛似天鹅的胸膛”,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让人联想到高贵的白天鹅,赋予风帆以生命动态的美,很生动很形象。

学生赏析,在书上勾划。

生1:“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起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空和海洋写活了,很生动很形象。

生2:“周围的一切:天空……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3:“在那儿,和煦的太阳愉悦地露着笑脸。”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快乐的未来生活的向往。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篇散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家对蔚蓝的王国的心驰神往。今后大家要注意,语言赏析可以从修辞方法入手,比喻、拟人的作用就是要使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起来。

很显然,这个案例中的语言赏析是浅表化的,谈不上真正的“咬文嚼字”。案例中教师试图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是很值得称道的,同时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体味语言本身也没有错,但语言的赏析不能简单归于修辞方法,更不能简单地把语言赏析演绎成找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子,贴标签地分析它的作用,把赏析语言的结果变成“生动形象”的术语堆砌,如此赏析,是“咬”吗?是“嚼”吗?咬文嚼字是要细细品味的。拿《蔚蓝的王国》来说吧,这篇文章是能充分体现屠格涅夫的散文风格的。托尔斯泰曾经盛赞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他说:“这是他的拿手本领,以至在他以后,没有人敢下手碰这样的对象——大自然。他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散发出芬芳的气息。”托尔斯泰所说的“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散发出芬芳的气息”难道仅仅是用修辞方法?显然不是!语言,不仅注重说什么,更要注重怎么说;不仅仅要理解意思,更要品味它在传递意思基础上的节奏、韵味。据此,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不仅关注前者,更关注后者,要真正品出节奏,品出韵味。

同样是执教《蔚蓝的王国》,另一位老师作了不一样的处理:

【案例2】

师:好文章的句子需要好好咀嚼。我们看第二小节中的这一句:“白色的风帆鼓了起来,宛似天鹅的胸膛,帆的上面挂着几面随风轻扬的小旗。”假如我们把“宛似天鹅的胸膛”这一句去掉,感觉会怎样?

(学生分别读原文的句子、改动后的句子)

生1:原句文学色彩强,能促使人想象,去掉后叙述变得很平淡,就没有那种味道了。

生2:天鹅本是美的,读了原句,更能感受到美。

生3:原句把鼓起的风帆比作天鹅的胸膛,天鹅的胸膛展示的是一种曲线之美,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去掉后就感觉不到这层意思了。

师:的确,“天鹅的胸膛”这个比喻引人遐想,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美。要描绘一种美,有时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去想象画面,去感受美。

(学生从文中找出了一些句子进行赏析,教师适时点评指拨。)

师:描绘如此诗意的画面,作者不仅借助了一定的修辞方法,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都诗意地勾勒着作者那幅美妙的画,那个美妙的梦。你能否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分别着眼句式——多短句,明快;着眼形容词——“蔚蓝”“青春”“自由”“精美”“华丽”等;着眼表色彩的词——“白色”“蔚蓝”“五彩缤纷”等;着眼动词——“酬唱”“颤栗”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赏析。)

无疑,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可圈可点。首先是准确把握了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把“咬文嚼字”作为学生对言语形式的体验。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作品的语言理解作品承载的内容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之一;从学科特点出发,我们的教学更需要把这种具体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作为学生体验的主要对象。该案例正体现了教者对此问题的认识。

其次,围绕学生的语言实际,进行了真正的体验活动。与案例1相比,本案例基于应试性的痕迹明显减少,教师着力真正让学生沉浸其中。如对比喻作用的赏析,通过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变化,感受文本语言传递的形象之美。对一字、一词、一句,乃至一标点的关注,则让学生完全走进文本的言语世界,全方位地去体悟托尔斯泰所说的“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第三,很好地把握了“咬文嚼字”的规律与方法。有人认为,读书要细读,一个字往往是一个“生命的细节”,生命是有韵味的。咬文嚼字,要“咬”出真义,“嚼”出真义,更要“咬”出韵味,“嚼”出韵味。韵味要细细地才能品出来,朗读无疑是细细品的有效方法。这位教师始终把朗读视为体悟语言的必要方法。“用你的情感来读一读作者这句话蕴含的感情。”“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读出你对大海的喜爱之情。”……教师对朗读的一次次要求,调动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逐渐走进了诗意的文字,走进了诗意的文字所描绘的诗意的画面,走进了充满青春与自由的诗意生活。

语文教学要咬文嚼字,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文本的阅读上。事实上,语文的育人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价值上,学生的发展除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要素外,还包括能力等。从学科角度来说,语文教会学生咬文嚼字,教会学生怎么说话,尽管语文的听、说、读、写要并重,但笔者认为,说什么、怎么说,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课堂师生对话,还是言语训练,要关注学生并指导学生更恰切地表达,不能仅仅满足于表达的意思对不对、说得有没有道理,要根据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学会推敲语言,学会精准表达。遗憾的是,在日常的课堂上,我们总能见到学生不流畅的表达在教师的忽视中淡去,总能见到许多可以帮助学生咬文嚼字的契机悄然逝去……

教师每时每刻都需要有帮助学生“咬文嚼字”的意识。笔者一直忘不了五年前的一个案例:

【案例3】

在一堂指导学生如何联想与想象的课上,执教老师设计了几道仿句练习。同学们很踊跃,纷纷起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分别造出了这样两个句子:“园中花朵,在他看来是大自然绘出的最美最好的图画。”“蝴蝶飞舞,在他看来是大自然绘出的最美最好的图画。”应该说,这两个答案表述得没有什么不当,理应肯定。所有的听课老师微微颔首,执教老师在答案上也打了大大的红勾。事情如果到此结束也就没故事了,只见执教老师拿起粉笔,提议将“园中花朵”改成“姹紫嫣红”,将“蝴蝶飞舞”改成“蜂飞蝶舞”,并要求学生比较表达上的差异与效果,本来平静的水一下子又激起了涟漪,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直惊叹:真乃点睛之笔!只稍稍改动了几个字,就使整句话一下增色不少。

我始终这样认为,案例3凸显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机智,更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是教师对“咬文嚼字”的孜孜追求与教学自觉。

语文教学当这样!

猜你喜欢

咬文嚼字拟人赏析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