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感、品、悟”散文阅读教学四部曲

2014-05-27赵科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散文文本阅读教学

赵科君

散文又被称作美文。它美在语言,或流畅华美,或精炼含蓄,或自然朴素;它美在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它美在形式,灵活便捷,挥洒自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美在感情,既纯且真,滋润心田,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和领悟到这些美,让更多的学生深入文本,发现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思想美以及写法美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致力探索的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迷茫中努力前行的方向。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鉴于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读”。教师应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文本,以读促悟,以求与作者的思维碰撞,心灵沟通,从而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化、升华。

但在实际的散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是以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零乱肢解,架空分析,剥夺了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的机会,使充满人文情趣的散文教学索然无味。新《课标》强调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因此,教师对散文阅读教学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针对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教学。还要注意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

以下是本人散文阅读教学初探征途上尝试的四个步骤:读—感—品—悟。

一、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认识文本的过程;朗读也是品味感受的过程。语文新《课标》要求“反复朗读”,就是因为朗读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能力。

首先,要读得正确、流畅。这是朗读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训练学生面对生疏文本就能准确把握语音、语流,并顺畅阅读的能力。

其次,要读出韵味。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内在的神韵上、意境上,以及外在的结构组织上、语言形式上都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朗读,就要掌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巧。

再次,要读出情感。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描绘的是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面对这一体裁,学生就应带着感情去读,用声音传达出文本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比如朱自清的《春》,恬美而有生气,感情极其细腻、丰富,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以轻松、欢快、轻柔的语调进行朗读,以此营造出一种和谐、惬意的氛围。平淡无味无情趣,“新闻播音员式”的朗读不是真正的散文朗读,不是艺术性的朗读,更不是创造性的朗读。

二、感

这是对文本的深入,是对文本的总体认识。能“感”的人,视文本为一个整体;会“感”的人,能及时筛选出有关信息,捕捉到重要信息点。

首先,感知文本内容。这是整体阅读的一个方面,即首先要知道文本“写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能流利地复述出内容,能简练地概括出内容,同时,能准确定位文本内容的重点所在。

其次,感受作者思路。思路是作者结构文章的思维程序。感受思维、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前提。其实,感受思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是解读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教会学生探寻作者的思维方向,达到与作者思维的契合。

三、品

这是揣摩、品味,是对重点内容的琢磨、感受、体验。

首先,品味文本语言。散文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作者在行文时,往往会采用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采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颇具特色的句式,而这些语言一般除具有表层的意义外,常常还隐藏着深刻的含义、内在的意蕴。比如《春》这一课,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踢几脚球……”这段描写春天的小草,一个“钻”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春草那绿绿的情态,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学生在阅读中就要抓住重要的语段和关键的词句,把握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品析其妙处,体会其妙处,从而达到“悟意审美”的目的。

其次,品悟作者感情。散文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侧重引导学生以审美的视觉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品悟、感受文本的情感美。同时,这反过来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情解文”的目的。以《背影》来谈吧,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文中,我们却一再发现,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泪流满面,那一种强烈的情感,一次次撞击着读者的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 。

四、悟

悟即领悟、觉悟。这是在对文本内容理解之上的阅读联系、阅读发现,更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形式。

一是悟道理。“文以载道”,学生在阅读中要认真学“文”,把握“文”的意义、内涵;同时,还要从字里行间发掘出更深的东西,悟道明理,并运用这些道理去思考人生。

二是悟社会。文本在反映作者思维、情感的同时,自然会折射出社会。学生要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缩短与社会的距离,间接认知古今中外的社会,贴近广阔的世界,挖掘出文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是悟自我。即学生通过文本读出自我。具体来说,就是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得以改变,思想感情得以升华,方法技术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价值上的提高,在能力上的练达。同时,还要学会将自我放进文本,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进行心灵沟通,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思维能力。

总之,上述散文阅读教学的“四部曲”,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了人文精神的弘扬,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当然,其成效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才能验证。

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止一种,教师们可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切实领会新《课标》精神,更新教学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并将朗读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出强烈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即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散文文本阅读教学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