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勤耕耘 桃李芳菲纪念我国著名医学与人类遗传学家
——李璞先生

2014-05-25傅松滨

遗传 2014年11期
关键词:遗传学医科大学医学院校

傅松滨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 150081

辛勤耕耘 桃李芳菲纪念我国著名医学与人类遗传学家
——李璞先生

傅松滨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 150081

李璞(1928.4~2014.8)

李璞先生,1928年4月13日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县亭上村。1939年,在武清县县立小学毕业后赴北京,考入教会育英中学(后更名为北京市立第八中学)。1943年由第八中学转入私立弘达中学,继而考入中南海内私立成达中学高中三年级学习。194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46年直接转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二年级继续深造,1949年 7月毕业之后留校任助教,随即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东北干部队,一个月后被分配到中国医科大学兴山市(现黑龙江省鹤岗市)预科学院生物系任助教。1950年5月,转调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教。

1950年9月,先生就有论文问世。“齿突来源在种族发生史上的证据”一文,这是我国开展较早的动物种群进化过程研究,对于后续开展的相关研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957年2月,先生前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跟随我国著名遗传学家陈桢教授开展动物遗传学研究。那时,鱼类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某些鱼类存在着“性别转换”,即幼年时的雄鱼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转变成雌鱼。然而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这种性别比例的变化是由于雌雄鲫鱼对外界环境的不同适应力以及它们在胚胎发育、遗传因子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之后,先生撰写了“鲫鱼性比变异和选择性死亡”、“金鱼性细胞的受精率”、“鲫鱼和金鱼胚胎发育的分期”以及“我国金鱼的品种及其在系统发生上的关系”等多篇论文。这些系列论著在国际上首次解释了鲫鱼选择性死亡的原因,为中国金鱼建立了“家谱”。这在当时的鱼类生态学中是一种全新的观点,受到国际同行们的广泛关注。同期,先生对东北特有物种——七鳃鳗的系统解剖学研究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中国动物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 Martens的解剖”研究论著,这一成果也填补了当时我国圆口纲解剖学研究的空白。

20世纪60年代,先生开创性地开始了人类遗传咨询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工作。1965年报道了我国第一例46,XX/47,XXY嵌合型真两性畸形,这是当时国际上第二个异源嵌合体病例,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医学遗传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和希望。

1977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恢复了生物学课程。先生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医用生物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连续再版3次(1977~2001年),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正是在这本教材的指导下,对医学生物学有了初步认识并奠定了今后事业发展的基础。1978年为了帮助全国医学院校的生物学教师更快地适应新教材,正确地掌握教材的新内容,由卫生部牵头,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四川医学院联合主办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讲习班”在成都开学,从此开创了全国生物学教师团结协作的新局面。此后,先生先后主持举办了10届全国“医学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高级师资进修班”,为我国100余所医学院校培养了200多名骨干教师,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

1978年,为介绍国外医学遗传学科研进展概况和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医学遗传学快速前行,先生主编的《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6年更名为《国际遗传学杂志》),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介绍国外医学遗传学新进展的刊物。

20世纪80年代末,在先生的带领下,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开始从事人类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通过攻关突破国际上人类实体瘤染色体制备技术这一瓶颈,完成并在国际上发表了胃癌、结肠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喉癌和阴茎癌的遗传学研究论著,发现了实体肿瘤中存在的特异性细胞遗传学改变,2001年,《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先生带领研究室参加了由14个研究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CHGP)。作为CHGP一员,参与承担“东北少数民族基因组的保存”项目。全体研究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市和地区,北到内蒙古海拉尔,东到黑龙江抚远,西到新疆,深入到不同民族聚集地区,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人类遗传资源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哈尔滨库,永久地保存了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人类遗传资源。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牵头完成的《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获得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先生从教60余载,痴情于教学工作。从主持国家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到具体参与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等多个轨道的教学任务,讲授的课程也是涉及多个专业,从《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到《医学遗传学》。即使年近八旬,在课堂上也始终是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同时主持编写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医学遗传学》等共13部优秀教材;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博士生导师,为培养我国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人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2004年先生主持的《医学遗传学》课程率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先生荣获国家教学名师奖。

先生是一个谦虚自信、达观快乐的人,因为看得透,所以不躁;因为想得深,所以不罔;因为站得高,所以不傲;因为行得正,所以不惧。

2014年8月,先生病逝于哈尔滨,享年87岁。

先生的逝世是我国遗传学乃至生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先生带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驻长存!

猜你喜欢

遗传学医科大学医学院校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医科大学总医院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遗传学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