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专选学生动作学习的影响

2014-04-28郭俊国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体操实验组

罗 巧,郭俊国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专选学生动作学习的影响

罗 巧,郭俊国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为提高体操专选学生在做动作时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实验法从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新的角度,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专选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从核心力量训练作用和其他项目实践经验看,要想改善和提高体操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有必要从核心力量训练这一全新角度对体操运动员动作稳定性做进一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专选学生动作学习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平台,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国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电子书籍,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2.2 教学实验法 对实验学生分成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6名学生。在力量训练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法,实验组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法,由同一个老师进行教学,上课内容和训练方法一样。2组学生进行一学期(16周)不同力量训练后,对体操动作学习的进度和体操动作学习的质量及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看是否具有差异性。

1.2.3 专家访谈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体操、体能以及训练等专业老师进行访谈,向他们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体操专选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的体操专选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性数据。

表1 体操专选学生对同一套动作(二级双杠规定动作)能独立完成的时间(周)

表2 体操专选学生对同一套动作(二级双杠规定动作)的得分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动作学习的进度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组能独立完成同一套动作的平均时间是9.83周,比进行传统力量训练的对照组独立完成同一套动作的平均时间快大约2周。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动作的学习效率,缩短运动员的学习时间。体操动作的学习需要多肌群协同做功,对神经支配肌肉精细的能力要求较高,核心力量训练加强的是深层小肌肉的力量以及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然而在体操动作学习中,正是靠这些深层的小肌肉群来协调配合,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体操专选学生对体操动作的掌握。

2.2 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动作完成质量及比赛成绩的影响

由表2可知,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组对同一套动作的平均得分是8.95,这比进行传统力量训练的对照组的平均得分7.9多出1.05分。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降低难度动作的失误率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操专选学生的动作完成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

2.3 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专选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影响

体操技术动作是在保持身体稳定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够有序正确地完成动作,但是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核心区域力量薄弱就会导致人体在失衡的状态下完成技术动作,失去支撑点就会造成身体的损伤。一学期训练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损伤统计分析,实验组学生有 1人次肩关节损伤过,占样本数 8.33%,而对照组学生发生肩关节损伤的有3人次,占25% ;腰部损伤对照组有 1 人次,而实验组没有发生腰部损伤情况;对腕关节、踝关节以及其他部位损伤进行统计,实验组占16.7% ,对照组有33.3% 。经过实验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核心区域不同层次肌肉的力量,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够确保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发挥关键作用,从而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稳定合理地完成体操各技术动作,有效的预防运动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实验组学生经过14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在体操动作学习的进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体操专选学生掌握体操动作。

3.1.2 实验组学生经过14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在体操动作完成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降低难度动作的失误率,进而提高体操专选学生的比赛成绩。

3.1.3 核心力量训练能够稳定脊柱和骨盆,改善学生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重心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体操专选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可以预防运动损伤。

3.2 建 议

3.2.1 核心力量训练不仅仅适用于体操专选课上,在其他各选修课项目上都可以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以达到核心力量训练普及化。

3.2.2 核心力量训练应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手段,以避免学生对训练感觉枯燥乏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3.2.3 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应与专项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成绩。

3.2.4 由于男女学生在生理上和身体素质上有较大的区别,在制订核心力量训练计划时,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1]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31.

[2]仲恺.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J].体育科学,2010,14(5):56-60.

[3]周桂琴.核心力量运用于女子竞技体操的可行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113-117.

[4]郭树涛,王卫星,姚旭霞,等.核心稳定性-释义及形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8):120-124.

G808.12

A

1674-151X(2014)06-038-02

2014-05-11

罗巧(1989~),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体操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思维体操
北京体育大学推进综合改革 成立马术等独立学院
思维体操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