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之分层教学

2014-04-26郭寿稳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郭寿稳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信息技术课中存在硬件理论知识难讲、部分应用软件知识已学、班级学生操作应用水平参次不齐等问题,通过老课新上,旨在提醒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常规,重组教材,根据学生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扩展思维,提升能力,达到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52-1

一、硬件的讲解——迷离之中现踪影

在硬件知识的教学中,有些东西看不到、摸不着,还有一些东西根本拆不下来或者说一旦拆下就不能再用了,这个时候就无法通过实物展示来讲解了,而生动形象的比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材中有关ROM和RAM的知识提得比较多,什么断电后信息是否会丢失、内存大小或硬盘的容量、内存与外存的分类等,这些知识既是高中学生学的难点又是教师教的难点。这时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能使讲解简单易懂,教的人不累,听的人也不觉得枯燥乏味。如在教内存与外存这部分内容时,我作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顾客到商店购买练习本,如果他只买几十本,则营业员只要从商店内(内存)取出给他即可;如果他要大批量的,则要到仓库(外存)去取货,而仓库(外存)离商店(内存)距离比较远,因此在取货速度上(CPU运行数据或执行程序)要慢了,必须将货(数据)从仓库(外存)运输到商店(内存)才可以售出(CPU执行指令或程序)。这个例子既说明了内存相对较小、外存相对较大,同时也说明了内存是直接与CPU交换数据的,速度比较快,而外存要通过内存才能进行数据交换,因此速度相对来说就比较慢了。这样通俗形象的比喻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好像是在陈述生活中的某个众人皆知的事情,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二、已学知识——点到即止,自我探索

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必修模块第四章《文本的加工》,其大部分内容是初中学过的word、Excel知识,这样的内容如果在高中课堂上再次详细讲解,学生肯定是很厌烦,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此部分的重点、难点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操作能力,比如在讲解《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时,我就将文本表达的方式列出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与所表示的相关意义进行相关的选择,当用图表达信息时,通过三种不同图表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意义,让学生总结出图表的选择主要与数据所表达的内容相关,有时一组数据可以由多种图表来表现,我们只能选择最恰当的一种。在突破重点与难点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要想从图表中看出某种趋势,该用哪种图表表达比较适合?如果想知道某种物品的百分比呢?如果想从图表中看出某种物品具体的数量多少呢,该用哪种图表表达更合适。2.图表做好之后,发现图表标题,XY轴标识没有?该如何操作?……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在不知不觉中就领略到了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老师重复的讲解,重复的演示要印象深刻得多,而且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有所提升。

三、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分层教学各有所得

由于在高中各个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和内容不同,学生所在环境等因素造成了学生之间有很大的水平差异。信息技术课上必然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分层次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首先进行摸底调查,开学两周后固态分组,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后进三个层次,即A、B、C三个组。A组为优等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暂时后进生,依据以上三层标准,我有意将各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对学生说明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情况和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中有利于教师的辅导,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有利于激发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上课练习分层。每节课的课堂练习都要分出三个层次来,在每个层次内设计上要尽量分出梯度来,以满足不同梯度学生的发挥。从作业量上设计必做题、选做题,使学生练习具有弹性,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饱”。从作业难度上又要设计难易程度有差异的练习,分为基本题、变式题和综合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和变式题,达到大纲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完成综合题。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再次辅导分层,在练习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最后加强练习的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形式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分层教学的施教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了差生的学习信心,适应了不同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不同需要,有效解决了班级授课制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我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