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93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的分析

2014-04-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房性心房心电图

陈 波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 200336)

2293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的分析

陈 波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 200336)

目的研究老年人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期间2293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12-ECG)资料。结果本组动态心电图(Holter)检出心律失常的2293例老年患者中,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367例出现心律失常,检出率16.01%。两种检查检出率有非常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患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心率失常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主要由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等引起,老年患者是该疾病的高发性人群。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脏在功能及结构上均会发生程度不一的病理改变,老年人患心率失常的概率和患病程度也会随之增高。心律失常程度严重可造成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使心功能代偿失调,后果严重。因此,对于心律失常的发生应引起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心电图进行临床诊断,但是常规的心电图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容易出现漏诊的现象。对此,笔者医院主要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对医院近两年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得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因就诊时主诉为心悸行动态心电图,并检出心律失常的229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57例,女性1236例,年龄为60~100岁,平均年龄为(72.60± 2.21)岁。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Zymed1810型动态心电图系统进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同时所有患者在检查当日采用麦迪克斯MEMRSECG心电图网络系统记录常规12导同步心电图(12-ECG)。对患者进行检测前教育,嘱咐其进行正常日常活动,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各类电磁干扰,并详细记录其活动数据。统计检测的心搏总数、心率等,并对两种检查数据做相关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个样本率比较用u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差异。

2 结 果

本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心律失常的2293例患者中,常规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检出367例存在心律失常,检出率为16.01%。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995例出现2种或2种以上心律失常现象,占43.39%,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占73.44%,见表1~2。

表1 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2293例患者心律失常的表现

表2 动态心电图检查与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对比分析

3 讨 论

随着老年患者身体功能下降,各脏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症状,患者往往会伴随出现器质性心脏病,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表明[1],心律失常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且该症状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心律失常的诱发机制非常复杂,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不同的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也存在差异[2]。现阶段,心电图检测是临床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常用方式,但是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相对较低。既往研究表明[1],常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仅为20%,容易出现漏诊的现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动态心电图逐渐取代常规心电图,该检测方式具有创伤小、检出率高、敏感性高的特点,不仅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心电图变化,还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此,笔者医院主要应用动态心电图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过本研究可见,动态心电图检查明显提高了心律失常的诊断率,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可连续记录24 h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

本组2293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常规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检出367例存在心律失常,检出率为16.01%。且患者的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发生率为73.74%。有学者提出[3],随着老年患者身体节能的损坏,其心肌组织逐渐成纤维状退化,使得心房的压力比正常人的心房压力高,因此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笔者研究结果与其相符。

有研究显示[4]房性期前收缩和出现较长的RR间期可能是诊断隐匿性房颤的线索。房颤前频繁的房早刺激心房,可能使心房发生急性电重构,心房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当房早在心房肌扩布时,容易形成折返和一定量的微折返而诱发房颤。而长的RR间期与迷走神经张力、房室交接区不应期延长、传导缓慢、快而不齐的f波易产生明显的干扰性阻滞或隐匿传导有关。

综上所述,随着老年患者身体功能的衰退,出现心律失常的概率相对较高,任何心律失常均可暂时或间歇出现,动态心电图检查捕捉心律失常密而不漏,大大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对所发生的心律失常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发生的时间均可清楚显示,既避免了误诊又可评估严重程度。因而,对于那些有心悸主诉的患者应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该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而且在治疗后进行复查能清晰评价治疗的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1] 王丽华,陈海莲,张晓薇.老年人713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特征及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4):620-622.

[2] 董竞琳.300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9-80.

[3] 杨进锋,吴津龙.老年人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3):171-172.

[4] 卢佳佳.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922-923.

Analysis of 2293 Cases of Senile Arrhythmia i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

CHEN Bo
(The Affiliated Tongren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336,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elderly people.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November to 2013 2011 2293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of ECG dynamic (Holter) examination and 12 lead synchronous ECG (12-ECG) data.ResultsIn the group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Holte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2293 cases with arrhythmia, 12 lead synchronous ECG arrhythmia occurred in 367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16.01%. Two detection rate has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clinical det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arrhythmia.

Elderly patients; Dynamic ECG; Arrhythmia

R541.7

B

1671-8194(2014)13-0007-02

猜你喜欢

房性心房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房破冰师
《思考心电图之174》
联合运用3种心电散点图快速解析特殊复杂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