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的适当留白

2014-04-14尹志兵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尹志兵

【关键词】语文课堂?摇留白?摇课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71-01

国画中有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留白”,教学过程中的“留白”就是适当的等一等,让学生有时间去思索。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既要有张有弛,又要适当留白,课堂中的“等一等”也是一种艺术,值得教师去思考和研究。

一、初读完课文后的留白

长期以来,读书停则答案出,实际上这时的答案是肤浅的,因为此刻学生的思维刚形成,如此快节奏的教学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初读完课文后,应该让学生静一静,通过思考问题梳理自己的思路。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11册课文《理想的风筝》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巧妙的环节,通过多媒体出示照相机图片跟学生说:“老师要借给你们一个照相机来抓拍刘老师的动作。用你们细腻的心思,明亮的慧眼来捕捉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抓拍的动作,并给它起个名字。”接着,笔者让一位学生配乐朗诵课文第4至9节,饱含深情的朗读和恰到好处的配乐让这段文字变得特别感人。朗诵结束后大家都沉浸其中,在长时间的语言留白后,笔者问:“孩子们,你拍到了吗?”这时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生1:弯腰拾风筝的那一瞬间,我起名为“弯腰”。

生2:追赶风筝的那一刻,我起名为“我能行”。

生3:和学生一起放风筝,向前跑的画面,叫“奔跑吧”。

这一个个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定格,他们被刘老师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正是有了长时间的语言留白,大多数学生捕捉到了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画面。

二、问题提出后的留白

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学生的解答,只要看到一两个学生举手就迫不及待地示意学生回答,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做法。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4册课文《真相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什么样的荷叶?”问题抛出后,教师发现有学生举手,就马上让学生来回答。

生1:这是一片大大的荷叶。

生2:这是一片很大的荷叶。

生3:这是一片非常大的荷叶。

因为受到第一个学生的影响,教师发现接下来回答的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势,于是教师稍加启发:“这片荷叶像什么呀?”

第四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终于说出不一样的问答:“这是一柄特别大的伞。”

如果教师能在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那么问题的答案一定会呈现出多样性。

三、范读后的留白

一位教师在教学课外阅读指导课《俺爹俺娘》时,一边用多媒体让学生看摄影照片《送行》,一边范读:“每次我离家时,都不让娘送,娘也答应不送,但到了村头,一回头,娘往往就跟在身后……”当教师用轻柔而又满含深情的语气读完最后一个字后,声音戛然而止。教师在长时间的语言留白后问:“孩子们,你们从图片和文字中读到了什么?”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

生1:我读出了娘对“我”的担忧。

生2:我读出了娘对“我”的说不尽的爱。

生3:我读出了娘对“我”无限的牵挂。

生4:我读出了作者对娘的丝丝愧疚。

生5:我感动得留泪了,因为我真正懂得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含义。

学生毫无保留地谈起了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教学中语言留白的魅力。

四、出示资料后的留白

课堂上教者出示的资料包括实物、图片(像)、声音等。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10册《二泉映月》一课时采用了听《二泉映月》乐曲导入课文的方法。当或低缓、或高亢、或深沉、或激昂的乐曲在课堂回荡时,学生也沉浸在动人心弦的乐曲声中。一曲完毕,笔者没有立即打破课堂上的静寂,而是让学生继续浸润其中。3分钟后,笔者用低缓而又温和的声音说:“同学们,从你们的眉宇间、眼眶中、凝重的脸上,老师看出了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告诉老师,现在,就分享你们独特的感受吧!”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对乐曲的独特体验。

生1:我耳边响起了二泉的流水声。

生2:我听到了阿炳不幸的人生。

生3:我听到了阿炳的呐喊。

生4:我的耳边似乎回响着阿炳在街头卖艺时遭到地主的打骂声。

生5:我感受到了阿炳正在和命运作斗争。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对着月亮畅想未来。

五、结课时的留白

每次课堂结束时,笔者总给学生预留3分钟时间让学生再静静地读课文,并在脑海中梳理自己的收获,同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这样做既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总结的习惯,慢慢拥有自己的语文感悟体验,提升语文水平,又让教师在学生的补充提问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教师要仔细研究留白在课堂中的运用时机,让学生都能在思考中有所得,课堂教学更高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让有效提问激活语文课堂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