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

2014-04-14姚建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3期
关键词:综合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

姚建聪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云南 文山 663000)

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

姚建聪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进行临床治疗的相关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对患者利用综合干预措施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具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这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患者各项生化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比治疗前较优秀,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存在,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利用综合干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率较高,能够促进患者尽早痊愈以及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理化指标,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综合干预

在临床医学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常见呼吸内科疾病,比较多发,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其具体临床表现往往与冠心病并发,造成无法表现出典型症状,使得该疾病的诊断难度增加,从而导致误诊或者漏诊[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该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采取有效措施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进行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利用综合干预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对患者行胸部DR片检查以及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及胸部DR片显示患者的肺动脉有高压症状存在,心电图显示T波段与ST段发生改变,并且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在这些患者中,有32例患者为男性,有2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65-8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5±4.5)岁,这5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为功能代偿期,其临床表现为哮喘、慢性咳嗽以及呼吸困难与疲倦乏力,有15例患者为功能失代偿期,其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以及紫绀。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综合干预治疗。第一,将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以及患者病原菌为混合状态的特点作为基础,将痰液以及致病菌两个方面作为入手点,对患者对于特定药物所表现出来的敏感反应进行测定,并且要根据测定所得到的结果来选择具体的感染控制办法,同时要对患者行24%-35%低浓度持续吸氧,从而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进,对患者酸碱度失常进行有效纠正。第二,将患者病发时其血管阻力会上升这点作为依据,选择血管扩张药物,可选择硝苯地平或者是酚妥拉明,使患者的冠状动脉得以扩张,增加冠状动脉中血流量,使之达到正常状态,同时,要利用钙离子拮抗剂使患者支气管的平滑肌得以松弛,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以5.0g镁盐注射液对患者行静脉滴注,从而使患者心肌代谢功能得以改善,从而使患者的心肌缺血问题得以解决,防治心律失常出现[2-3]。

1.2.2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关于该疾病向患者进行简明、细致的讲解,指导患者从理论上对该疾病进行了解,从而使患者的陌生感以及恐惧感得以缓解,对于患者经常会出现的呼吸困难、浮肿以及紫绀等临床症状,要对患者提醒,并且要主动对患者进行开解,要是患者能够了解疾病发生时应当采取的相关应急处理措施,比如床头抬高、卧床休息以及持续低氧补给等。同时,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对患者也要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尽量食用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热量含量较高的食物,并且要对患者提醒低盐饮食[4-5]。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将治疗7周时间作为一个界点,以血压、动脉硬化以及临床症状等指标来对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与无效。患者间断性咳嗽,痰液为白色泡沫状,并且容易咳出,患者的心肺功能达到二级水平,患者的肺部炎症大部分为吸收,偶尔有啰音在患者两肺出现,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恢复,则表示显效;患者的咳嗽症状表现出阶段性与持续性,患者痰液黏浓,并且不易咳出,心肺功能为一级水平,患者肺部炎症被部分吸收,啰音散在两肺,则表示有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未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现象,则表示无效。总有效率以显效率和有效率来进行表示[6]。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用t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对于治疗前后的比较,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在这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显效,18例患者为有效,只有2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与治疗之前进行比较,患者的血压以及动脉硬化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存在显著差异,其具体比较结果如表1。

表1 

3 讨论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肺部的毛细血管床被损坏与气流阻塞,从而增加肺循环阻力以及右心负荷,并且会有肺动脉高压出现,使右心室肥厚增加,导致出现心脏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在普通人群中容易有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一些并发症出现,老年人则比较容易合并冠心病,冠心病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很容易有漏诊或者误诊出现,从而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产生阻碍。目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发病率,急需寻找有效方法来进行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利用胸部DR片与心脏彩超、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基本上都能够进行准确诊断,从而对患者及时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以患者通气功能的改善、感染预防以及适当氧疗为理念,同时对于不同患者的具体症状,对患者行血管扩充以及利尿药物等治疗,从而对患者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对于患有该疾病老年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是因为受到革兰氏阴性菌影响而造成肺部感染,所以要将重点放在以真菌药物预防患者感染方面,同时要与局部器官滴注或者雾化吸入方式相配合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冠心病,则利用冠状动脉与支气管平滑肌扩充、心率失调扩充药物来对患者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将患者的治愈率提高,使患者痛苦减轻。从本文研究结果可知,患者在治疗之后,其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7-8]。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利用综合干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率较高,能够促进患者尽早痊愈以及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理化指标,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22):426-428.

[2]鲁忠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 2013,17(25):87-88.

[3]鄢龙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7(35):109-110.

[4]赵云泉,吕宏,王俊,叶娟,杨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西部医学,2011,3(40):462-463-465.

[5]贾浩.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0(33):67-69.

[6]肖志华,李志润,张年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27例临床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61-63.

[7]王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3(11):188-189+191.

[8]刘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1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7(10):44-45.

作者简介:姚建聪,1974年生,汉族,现在职称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

猜你喜欢

综合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影响
硝普钠微量泵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综合干预对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