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2014-04-14陈亭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3期
关键词:厄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阿托伐他汀

陈亭杰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 蒙自 661100)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陈亭杰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目的对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接诊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内径(LVWD)以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

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LVMI、IVST、Lewd、LVPW的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LVMI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阿托伐他汀;厄贝沙坦;左心室肥厚

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易出现左心室肥厚症状[1],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血压,逆转其左心室肥厚情况十分重要。本文以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接诊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7.8±3.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研究条件[2],所有女性患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均>110g/m2,所有男性患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均>135g/m2;所有研究对象在2周内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并排除肝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继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肌病及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并发其它感染的患者;合并5例脑血管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布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国药准字H20040996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天150mg,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必要时给予利尿剂。8个月为一个疗程,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回访。

②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93819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天20mg,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必要时给予利尿剂。8个月为一个疗程,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回访。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24小时监测动态血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内径(LVWD)以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的情况。其中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为左室质量与体表面积二者之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MI、IVST、LVWD、LVPW的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LVMI、IVST、LVWD、LVPW的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LVMI(106.3±13.2)明显低于对照组(115.2±18.6),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MI、IVST、LVWD、LVPW的变化

3 讨论

左心室肥厚是原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据相关报道[3-5],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约30%的患者伴有左心室肥厚。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5],左心室肥厚是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前兆反应以及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压情况,还应采取相应的临床措施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状况。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情况的因素具有多方面性,但血压升高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心室壁张力增加次之。左心室肥厚还与血管紧张素过量分泌呈正相关。厄贝沙坦是阻滞血管紧张素分泌的药物,可以选择性阻断其AT1型受体,并抑制AT1激活所产生的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以及动脉血管收缩等,最终降低患者血压以及心肌收缩,减轻患者心脏负荷,但临床上将厄贝沙坦单一使用效果并不理想。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他汀类药物,是新型合成性药物,其通过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合成,从而抑制其含量升高,降低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最终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可保护心血管及抗炎、稳定粥样斑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胶原合成。朱卫军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探讨中研究表明[6],阿托伐他汀可从心肌及神经体液干预心肌肥厚,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本组实验对观察组选择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在收缩压、舒张压的控制上,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与吕君[7]、孙敏等人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效果要优于厄贝沙坦。

综合上述,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应用,在此鼓励医疗一线工作的广大医护工作者积极探索研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

参考文献

[1]刘正武.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3,34(10):29-30.

[2]涂清鲜,柏小川,关婧,等.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 977-978.

[3]张铖,叶平,陈国林.毗格列酮对压力负荷引起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12(3):313-316.

[4]付伟,胡小娟,蔡波.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3,10(6): 251-252.

[5]马聪.厄贝沙坦调节EA hy厉926细胞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性因子及血管发生因子的研究[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13(04):198-199.

[6]朱卫军.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8):60.

[7]吕君,孙敏.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1):128-131.

作者简介:陈亭杰,1980年生,男,汉族,玉溪通海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厄贝沙坦原发性高血压阿托伐他汀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厄贝沙坦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原地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及干预研究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活血降糖胶囊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