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读者服务之我见

2014-04-11汪志刚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要素图书图书馆

汪志刚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河南 商丘 476005)

图书馆是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鼓励并为人们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提供指导服务的主要场所。近年来笔者注意到,有的图书馆设有信息服务部,有的图书馆设有读者服务部,还有的图书馆兼而有之。那么,该怎样看待信息服务与读者服务之关系呢?笔者研究认为,当今时代,信息和读者都是图书馆运行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信息服务体现了“以书为本”的科学主义思想,读者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要求,现代图书馆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统筹兼顾。

一、信息和读者都是图书馆运行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关于图书馆构成要素的说法,也见仁见智,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等许多种。

如:1929年陶述先先生提出图书馆要素有三个:书籍、馆员与读者。1934年,刘国钓先生提出图书馆有四个要素:图书、人员、方法和设备。到了1957年,刘国钧先生又提出图书馆有五个要素,即读者、图书、领导和干部、工作方法、建筑和设备。1985年,吴慰慈提出图书馆的构成,有藏书、读者、干部、技术方法、建筑设备等要素。1988年,黄宗忠先生提出:“图书馆应有藏书、人(馆)员、读者、建筑和设备、技术方法、管理六个要素构成”[1]12等等。不管怎么发展变化,从中都不难看出,图书、馆员、读者这三个要素始终是其核心要素。

当然,图书、馆员、读者“这三个要素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图书要素是一切可以流通的科技文化信息载体的集合……现代读者要素是接受图书要素、馆员要素,并对二者产生反作用的主体”[2]56。其中,“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在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从竹木简牍到今天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都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是图书的基本职能,知识信息是构成图书的基本因素。”[3]129所以,信息和读者都是图书馆运行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二、现代图书馆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统筹兼顾

(一)信息服务体现了“以书为本”的思想

过去,因为“能够承载传播人类文明的图书资料非常有限,对图书资料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再生产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所以,书籍报刊等信息资料非常珍贵。当时,只有图书馆拥有大量书籍报刊等信息资料,图书馆采取向有资质的急需者提供‘以书为本’有限服务的运行模式,有利于对珍贵书籍和知识文明的保护。”[4]159

现在,图书馆强调“信息服务”。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图书轻读者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是受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日益丰富和深刻, 日益重视以科学知识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在社会迅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二)读者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读者服务强调图书馆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读者,这是现代图书馆员立足岗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要求,也是民主科学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由于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交换的不守恒性,人类传播文明的手段不再只限于纸介图书资料,对纸介图书资料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再生产的能力也得到空前提升,知识生产发展和更新的速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日新月异,知识信息传播媒体已经从纸介的报纸书刊,发展到以声光电波为媒介的广播、电视、计算机、手机、互联网。不少人已经预言,将来人们可能会拥有国际袖珍电子图书馆,而不愿再光顾藏有大量陈旧纸介图书资料的图书馆。这一知识信息传媒业的发展趋势,确实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图书馆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要用电子多媒体数字化信息资料完善自己的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必须迅速摈弃‘以书为本’被动服务的理念,确立‘以人为本’主动人性化服务的理念。”[4]160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在图书馆就是要“以读者为本”。只有“以人为本”地积极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信息服务,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图书馆来,在阅读学习思考已有信息资源的同时,不断温故而知新,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提升图书馆的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推动民主科学社会的更好发展。

(三) 现代图书馆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统筹兼顾

信息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读者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要对象。没有先进有序的知识信息资源,图书馆无法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没有外来读者盈门光顾,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无限价值就无法得以实现和发展。图书馆知识信息所蕴含的生产力,只有为读者学习并运用,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人们也只有不断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信息,才能拥有适应信息社会自由飞翔的翅膀。因此,图书馆在处理信息与读者的关系问题上,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统筹兼顾。

三、高校图书馆统筹兼顾读者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策略探讨

(一)要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目前,在高校,图书馆职工整体文化素质与全校教职工整体素质相比是偏低的,因为不少人观念上还很落后,认为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就是一般的文献收集、整理、典藏和借阅服务,有的甚至认为图书管理员就像仓库管理员一样,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素质能力水平。这些认识是错误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读者是主要是对知识信息有较高要求的师生学者,为读者提供的承载知识信息的图书不是客观的普通物品,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财富。在知识发展比较缓慢的古代,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启示教育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知识,才能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的思想永葆先进和生命活力。何况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知识技术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图书馆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习,特别要注意及时了解掌握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否则,即便有心为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又怎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为读者高效率提供比较可靠和先进的知识技术信息呢?

(二)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团结协作

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教辅部门,必须积极联系和辅助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各系部、现代技术中心等部门,使图书馆在高校全员、全程和全方位“三全”育人保障机制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要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联系合作,协同开展“读者座谈会”、“读者兴趣小组”、“读者服务活动月”活动,鼓励各系部、各班级建设 “书香单位”、“数字图书馆”,举办“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我与图书馆”、“我的图书馆”演讲或征文等活动,激发和调动全校教师生关注和参与图书馆优化建设的积极性,切实促进图书馆校本化读者服务和信息服务相辅相成,提升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要建立健全注重读者评价的质量管理制度

图书馆的工作质量水平不仅取决于图书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典藏、流通数量和秩序,更取决于读者满意度的高低。笔者建议利用网络匿名调查和现实读者“背靠背”匿名调查的方式,以读者满意度、督导组考评意见和图书文献信息的流通数量和秩序为主要指标,兼顾图书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典藏情况,本着正面引导为主、批评教育为辅,表彰先进为主、惩处落后为辅,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日常管理评价与阶段性管理评价并重,切实动态优化发展等原则,制定出有利于统筹读者信息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 卓,谢呈华.图书馆构成要素异议[J].图书馆建设,1998(1).

[2] 张艳青.图书馆构成要素的现代内涵[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3).

[3] 佚 名.图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http://www.chushuwang.com/tszhs/2012-10-20/129.html

[4] 汪志刚.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历史演变与创新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猜你喜欢

要素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班里有个图书角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