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014-04-11刘海洋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民思想教育

刘海洋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2.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他一方面身体力行从事农民教育的实践,一方面对农民教育问题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农民教育思想体系,在毛泽东思想宝库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一、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始终将农民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为对农民进行教育是“严重的问题”[1]1477。在教育农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改造、消除千百年来在农民阶级身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保守性和落后性。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民树立阶级意识以替代束缚他们的落后腐朽的封建宗法意识。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列出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十四件大事”,在农民中“普及政治宣传”即为其中之一;在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日军大举侵华时期,毛泽东又适时提出了对农民进行“国防教育”和反对“亡国奴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在认识到农村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争夺的“重要阵地”[2]299的基础上,对农民问题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并于1958年确定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核心的党的教育方针。在这里,毛泽东是站在战略高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斗争的武器。可见,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一直没有放松过对农民的教育问题,他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文化教育

为了改变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在知识文化上极度缺乏、多数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的情形,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毛泽东曾经提出了一系列加大农民教育力度、范围的方针,其中一个最有成效的例子就是在农民中开展扫盲识字运动,以此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与思想认识。如在抗战时期,为了切实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方便群众学习,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村办一个小学的方案。在他的倡导下,各边区创办了各类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学校,后来还办起了师范学校。据有关资料统计,1940年,陕甘宁边区已建有小学1341所和中等学校7所,小学生达到4.36万余人。毛泽东不仅重视农民教育,而且还注重在实践中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加大教育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以达到易于为广大群众接受的目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大批优秀的新歌剧如《白毛女》、《兄妹开荒》、《晋察冀的乡村》、《荒村之夜》、《夫妻识字》等应运而生,既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让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真正达到了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为农民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建国后,毛泽东更是将农民教育问题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他明确指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扫除文盲,并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如在农村大力普及小学教育,建立学校,配备老师,保证贫苦工农子弟有学上; 中小学一律免收学杂费; 实行人民助学金,对于劳动人民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员的子弟给予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费、书籍费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教育的推行,迅速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

(三)科技教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因此,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认为只有农民提高了文化水平,掌握了科技知识,才能更好地保证农业的发展。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以教育促生产、以生产助教育的主张,在中小学里开设农业常识课,并为农民编了《庄稼识字》等读本,大力向农民传授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建国后,针对农民的生活与生产实际,毛泽东于1958年1月提出半工半读、扫盲要与学习科技相结合的主张,在农民中普及科技教育,还在全国实施“科学种田”、“农业八字宪法”等,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状况。

(四)军事教育

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外,毛泽东还非常重视农民的军事教育。他对农民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军事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教育。军事理论教育主要是让农民从根本上了解战争、认识战争,在心中目中树立以正义的人民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和侵略战争的思想意识。军事技能教育则主要是对农民进行游击战术技巧的教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农民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自创出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以农民的革命性为出发点对农民进行教育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受梁启超维新思想的影响,认同“教育救国”的理论,并认为若要推广教育就必须首先在农民中进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中国受教育的人口很少,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口占90%,而在这部分人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民[3]39。基于这种认识,大革命的时候,毛泽东就曾经在农村开办夜校,教农民识字,又通过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干部。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农民是打倒军阀与帝国主义的中坚力量,没有农民,便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4]37-39。 1949年10月建国后,毛泽东继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强调向农民灌输共产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例如,1952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冬学运动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农民政治教育的内容。正是由于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中充分认识到了农民的作用并予以高度重视,在理论与实践上加强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使广大农民对革命与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动农民,将农民吸引到革命队伍中来,实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顺利地在建国之后不久就在全国大范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二)重视农民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列宁曾经指出,共产主义建设是不可能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建成的。毛泽东非常赞同这句话,不止一次在讲话中引用过。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农民的情况将直接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产生重大的影响[4]219。这里所指的农民情况就包括由于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而造成的农民普遍知识水平比较低下的现实。因此,建国后,为了解决我国文盲较多、国民整体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的现实,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毛泽东将扫盲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认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全面提高当时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与文化水平,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5]117正是由于对扫盲工作的高度认识和大力推动,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有2200万人脱盲,有160万人达到高小和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比建国初期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强调在农民教育中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毛泽东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农民教育中的第一位。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指出,当时党的成员多是农民,要用无产阶级思想来加强党的教育,否则“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缘于这种认识,毛泽东加大了对农民为主的党组织和军队的思想教育,从而有力地保障了革命队伍的先进性,促进了革命的成功。然而,遗憾的是,建国之后毛泽东虽然高度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却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过度夸大了阶级斗争,以至于出现了工作中的偏差,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四)加大农民教育中的国家资源支持

毛泽东认识到了中国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而且基本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同时也看到了由于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物质资料不丰富,在进行农民教育的工作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物质支持,教育推广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因此,为了保证农民教育的有效实施,毛泽东强调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这一点在建国之后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不用农民投入一分钱开办夜校进行扫盲;为了激发农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出勤折算为工分;不定期地开展宣传车进村活动,向广大农民进行法制、国家政策宣传等。通过国家对农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农民教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对农民教育工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五)强调农民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在农民教育中,毛泽东既重视对农民进行书本知识的普及与学习,又重视实践的应用,强调农民教育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在建国后,毛泽东缘于农民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刻认识,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在他的农民教育理念中加入新的元素,深化了“与生产相结合”的内涵,针对农村生产实际推行半农半读的教育模式,引导农民一边生产一边学习,将所学运用于生产,从而达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毛泽东在进行农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的方向和策略,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针,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予以政策、措施、人力、物力、财力的强有力支持,大大降低了农民文盲的数量,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与文化水平,为当时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的技术人才,使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农民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