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高校“产学研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

2014-04-11黄国辉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闽台产学研办学

黄国辉 郭 艺

在中央的支持下,福建省借助对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着力先行先试,成为两岸交流互动的前沿平台。闽台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和深化,在增进两岸人民情感的同时,也实现了两岸互惠共赢。而福建省的“五缘”优势也是闽台高校实现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基础,闽台高校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全力推进两岸高校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合作,尤其是在闽台高校立足“产学研金”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大胆创新,促进了福建高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1 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产学研金”模式

福建省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重视与台湾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工作,在招收台生、学生短期互换、学术交流、校际合作、青少年联谊、推广特色教育等方面都积累下了相当丰富的互动经验,为实现两岸更深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两岸教育合作不断加强,并且建立了紧密的校级交流关系,现行的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共有两种形式。

一是“校、校、企”闽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即根据闽台产业发展需求,组织福建省高职院校与台湾职业院校及台资企业联合培养高职人才。合作三方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教学团队,联合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是“分段对接”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即根据两岸现行的教育法规政策,组织福建高校与台湾相关高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人才。合作两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教学团队,联合组织教学与管理,以“分段对接”的形式(采取“3+1”方式,即选派学生至台湾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联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项目实施5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在台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专业改革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成效明显,它促进福建承担高校的教学改革,推进闽台高校校际交流与合作。

位于海峡西岸的福建,肩负着内地与台湾教育交流与合作先行先试的使命,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一直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成为闽台高校合作办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产学研金”模式是在传统“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是指以企业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持力量、金融机构为资金的提供者,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通过诱发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以一定的合作与运行机制,将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同盟。在“产学研金”模式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在不同的层次上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可以实现各方面独自所无法获得的收益,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闽台“产学研金”联合培养,即两地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协作关系。它的基本原则是双向参与、产学研合作,目标是培养闽台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2 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既给招生压力日益增加的台湾高校拓展了发展空间,又优化促进了福建高校课程和专业设置,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备受两岸高校欢迎。但在推进工作中也存在发展瓶颈,主要为政策瓶颈和闽台教育的非均衡性。

2.1 政策瓶颈

闽台高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体系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闽台双方的政策瓶颈。两岸的高校合作因为政策变化而变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两岸发展关系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大陆方面一直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引导两岸的教育交流,台湾方面则始终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当前,两岸高校的合作协议普遍是社会自发行为,内容多以交流为中心。从台湾方面来说,台湾对大陆的学分和学位等方面的认同度仍然不够。从大陆方面来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是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唯一政策依据。合法性的缺失,相关立法保障和政策配套的不足,使得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目标及其定位只能停留于初级的合作,较难取得实质性突破。所以,闽台高校如果想合作构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则必须突破双方的政策性瓶颈。

2.2 闽台高等教育互动中的非均衡性

在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福建省秉承着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来推进两地高等教育的互动进程,努力为闽台高等教育的相互开放创设各种有利条件。相比之下,台湾方面更多的是群众团体显得更加活跃、更加主动,不难得出台湾方面的政策环境显得开放度不够,使得台湾高等教育对大陆开放政策处在不够稳定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了闽台两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合作。

闽台高校教育内部互动中存在的非均衡性。人员往来于学术交流一直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主要互动方式,尤其是教师互访和学生流动显得相当频繁。两岸高等教育一些更加实质性、深层次的合作,如合作办学、合办专业、合建实验室、联合科技攻关等项目尚未真正开展。即使是同一交流项目内,也存在着学科、领域、层次等方面合作的非均衡性。比如闽台高校在校生的短期交流历来以本科生为主,硕士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重则很低。

2.3 闽台高校领域合作影响仍然有限

目前,闽台高校的培养人才、学术交流已经逐步走向成熟。福州大学、福建中药大学、福建医科学院等多所大学与台湾高校均有合作办学,福州大学尝试邀请台湾专案组加入福州大学大学科技园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合作等等,都取得了合作项目的成功。纵观闽台高等教育的合作前景,办学的合作、科研的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闽台高校“产学研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将进一步拓宽闽台高校的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拓宽收益对象,实现“产学研金”的合作升级。

3 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

3.1 政策环境

闽台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的基础是两岸政策体系的完善。由于两岸之间的高校合作受两岸政治关系影响较大,所以制定稳定的办学政策来促进闽台合作培养人才十分必要。目前,在政策制定方面,从福建省方面来说,目前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的唯一政策依据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造成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缺乏政策性支持。从台湾方面来说,台湾对大陆的教育政策缺乏信任,对闽台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了阻碍。结合闽台产业发展需要,应有目标、有政策、有模式地培养闽台创新创业人才。建议闽台教育主管部门在已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尽快通过谈判、协商,以协议或共同宣言等形式规定或规范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政策,积极研拟并出台关于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相关管理规范或条例,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内容、实现路径、合作方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制度性规范。

此外,闽台高校如果想合作构建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体系,则必须继续制定相关两岸高校合作的政策,补充具有建设性的政策意见来使政策依据具体化,更加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出台一些更加专门化、细化的协议或规定,尽快降低闽台高校人才往来的门槛,为闽台高校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便捷条件。对于已经制定的相关政策意见和法规,需要结合两岸当局的政治形式及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政府根据市场为导向,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以使国家政策能够与两岸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相辅相成。

3.2 企业主体

产学研结合的初衷,是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服务,因此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因此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反应最敏锐,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最迫切。只有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闽台“产学研金”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在产业规模上整合产学研金资源,推动一切创新资源迅速向企业集聚,真正做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增强企业的能力。

创新创业人才为企业发展探路,通过识别潜在的发展机会、探索新的产品或服务、开辟新的产业领域,从而引领技术前沿,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利润增长的浪潮。正因如此,支持培育和吸收创新创业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闽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支持力度,要求企业准确把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体制机制,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发展的外部支持条件,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兴办两岸共建的科技园等方式,完善闽台高校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与渠道,这不仅是闽台双方发展的共同利益诉求,也是实现两岸的高校与企业双赢共荣的有效途径。

3.3 金融机构

闽台高校“产学研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创新金融产品,采用风险补偿等措施,结合闽台实际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闽台金融机构,应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交流与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等传统功能,以及融资租赁、并购重组等新兴业务,促进社会研究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促进产学研金合作、提升创新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近年来,为配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打造在闽台资企业的融资信贷合作平台,福建海峡银行秉持“灵活、快捷、创新、思变”的服务理念,以台资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开放务实的姿态,整合创新推出台资企业金融特色服务,进一步推动两岸互惠互利的合作。海峡银行与台湾华南商业银行在台北正式签订《业务合作协议书》,标志着海峡银行与台资金融机构业务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推进了闽台金融交流与合作,此举为闽台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更好地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提供了对接融合的契机,为推进“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搭建金融优势平台。

3.4 高等院校

从福建省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闽台合作办学力度加大,实现合作办学模式创新。这是新阶段两岸高等教育互动的重点,也是衡量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是解决福建高等教育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如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体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创新不够等问题的理性选择。从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向看,闽台合作办学所涉及的学科专业方向可侧重在工科、休闲及医护、文化创意等领域;在办学层次上,应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在办学模式上,应以独立院校为主,横向移植台湾的品牌学科和特色专业;在合作项目上,建议闽台合作创办2至3所招收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独立的高等院校。

与大陆相比较,台湾职业培训优势明显。为更加有效实现闽台高等教育的融合,引进台湾先进职业培训经验和模式,开展闽台两地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两地职业培训交流合作等,应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建议福建省引进台湾成熟先进的职业培训经验,结合自身及周边省市的发展定位、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闽台两地证书互认、师资共享的区域性职业培训体系。

4 结论

闽台高校“产学研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正逐步成熟,因为合作双方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而是互利互赢,是适应闽台产业发展需要的;它能反过来更好地实现两岸“产学研金”的交流与合作。闽台两地应该适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环境;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人才优势、优势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提供金融产品支持,在总体目标上取得一致,优势互补、互利互赢。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并举的闽台高校“产学研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两岸人才交流与校企合作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能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吻合,既提高了两岸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也使两岸企业摆脱了合适人才难觅的困境,实现“双赢”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闽台产学研办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闽台传统民居习俗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