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及其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作用

2014-04-08王春燕

四川体育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竞技公共服务体育

王春燕,张 鲲



论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及其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作用

王春燕,张 鲲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6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进行论述,认为:(1)竞技体育是宣言书,国家对竞技体育设立了长久目标,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显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2)竞技体育是宣传队,竞技体育的发展向人民宣传体育文化、提供体育物质;(3)竞技体育是播种机,它在人民群众队伍内播下了体育的种子。同时,分析了竞技体育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认为:(1)竞技体育组织制度具有借鉴性;(2)合理的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3)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4)高尚的竞技精神,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坚实的壁垒;(5)竞技体育人才,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因素;(6)丰富的体育活动,为公众拓展了社会视野。

竞技体育;体育公共服务;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共服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崭新课题,然而文化的发展会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出现了文化贫困群体,竞技体育作为公共服务事业的组成部分,服务的对象是所有大众,任何人不论贫富、不论身份高低、不论老幼、不论南北、不论种族,人人都有机会享受竞技体育提供的公共服务。竞技体育采用了最易于沟通和歧视的国际性语言—肢体语言,借用了公平竞争的游戏外壳,范围更广泛的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易于人们接受物质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那么,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也就成了竞技体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1 竞技体育推进公共服务发展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在人民的参与程度上能与体育相比。它可以汇纳各个人种和民族,可以涵盖所有阶层和人群,可以包容不同年龄和性别,没有一个街巷村落不留下体育的痕迹,没有一个社会细胞不渗进体育的营养液[1]。任何一个公民都有获得体育的权利。我国体育是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三部分组成,相比较而言,竞技体育发展最快。竞技体育是以体育比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2],它与社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领头军,它为群众体育、社会体育起着引领作用。我国于1949年以来,实现了从竞技体育奥运金牌零突破到竞技实力处于世界前列的伟大转变,尤其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奥运奖牌的取得向世界证明了我国是有竞技实力的国家,竞技体育完全能够充当我国体育的龙头。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单单只是为了竞技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体育的提高和群众体育的普及相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作为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能够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能够让竞技体育称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助推器”,成为先进文化的排头兵[3]。竞技体育大多是由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发展而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竞争性,更大大增加了他的可观赏性[4]。竞技体育比赛的参加者在表现自我、战胜对方的同时,能够为观众带来一场极具公平、极度公开、比赛结果不可确定的美的视觉享受,能够把人们从日常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出来,人们观看体育比赛的同时,竞技体育精神潜移默化的注入到人们内心深处。

2 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

竞技体育作为展示中国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在提高我国国际声望与国际地位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奥运会等一系列的大赛中取得了卓越的绩,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向世界宣言中国不是“东亚病夫”,短短的60年内,我国已经从奥运金牌的零突破走向了世界竞技体育实力大国。竞技体育在国家的引领下,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受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公众的体育需求,帮助实现公众利益,真情关心、真正爱护、真诚服务人民群众。中国的竞技体育已经散布在了全国各地,并慢慢开花、结果,中国的竞技体育在为满足民众的需求做努力,也在为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做贡献。

2.1 宏观层面——竞技体育是宣言书

竞技体育是宣言书,国家从狠抓竞技体育开始,就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树立了长远的目标与定位。我国历来重视竞技体育,自20世纪80年代起到今天,“奥运争光”都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从开始的竞技体育“赶超”计划的设立,再到国际大赛奖牌获取数量的增加,再到近年奖牌数量的世界领先,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显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5]。在竞技体育超前发展的带领下,竞技体育能够带动全国体育的发展,能够激发人民的民族情感,增加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能够提高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能够改善人们锻炼的体育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做出其应有的价值;我国一路走来取得的竞技体育成绩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由一个竞技体育弱国走向了竞技体育大国,并且正由一个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迈进。

2.2 中观层面——竞技体育是宣传队

竞技体育是宣传队,竞技体育组织用自己的行动,向人民宣传体育文化、提供体育物质。竞技体育的发展,向人民宣传:竞技体育能够形成竞技体育比赛文化、竞技体育组织文化、竞技体育管理文化、竞技体育制度文化等。竞技体育比赛文化,能够强化体育比赛的规范性,能够帮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体育比赛;竞技体育组织文化,能够实现体育事业的组织合理化;竞技体育管理文化,能够规范体育事业的运行,实现体育事业的高效运行;竞技体育制度文化,能够为竞技体育事业起到制度保障作用,使体育事业的运行实现合法化。竞技体育是宣传队,宣传了竞技体育的多元文化,形成了更具有本国特色的竞技体育文化。我国竞技体育在发挥其宣传队的功能,还能够帮助竞技体育的快扩充,做到用竞技体育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实现全国体育的大进步。

2.3 微观层面——竞技体育是播种机

竞技体育是播种机,它在人民群众队伍内播下了体育的种子。党的一切工作,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竞技体育是我国向世界表现我国实力的一个窗口,它的发展能够带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体育场馆建设、推动体育文化传播,它不仅能够为居民从事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本的保障,还能够提供精神上的享受,并激发人们的体育锻炼热情,实现人人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即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消费需要的功能,是通过提供满足人们特殊观赏性需要的服务产品,来满足人们观赏方面的特殊需求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群众可以通过观看免费的视频转播来实现对精神文化和视觉文化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公共资源,实现了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领域要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竞技体育公共服务是放置于群众生活中的,这样,以竞技体育为引领的竞技体育公共服务,它就更便于向全国播种竞技体育文化思想,播种竞技体育精神,逐步实现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并最终收获我国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结果。

3 竞技体育推动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

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自己所具有的特点就能够对公共服务的发展其推动作用,例如竞技体育活动的国际性、竞技体育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和精神生活、竞技体育促进全进健身计划的实施等。

3.1 组织具有借鉴作用

一个团队的领先发展,与其组织的高效性以及组织者的导航作用是分不开的。竞技体育的超前发展,从组织层面来讲,得益于竞技体育组织的高效性和体育领导的重视程度。竞技体育组织的优良模式,能够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要在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积极鼓励全国各界开展和倡导建设以竞技体育为龙头的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体育公共服务的普及和发展。把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用于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人才培养。

3.2 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体育事业发展,有赖于体育制度的约束,体育制度是各项体育有序发展的保证,竞技体育中各种体制的设立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6]。体育制度的种类有很多,譬如:俱乐部训练管理制度,运动员选拔和选派制度,裁判员管理制度,竞赛纪律和反兴奋剂管理条例等,体育制度也是在满足公众需求基础上而建立的。竞技体育不仅制度多样,其竞技体育的体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增辉不少。不少行业在其发展中,也来借鉴、效仿、采用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真正做到举全行业、举全组织之力,一起办大事。

3.3 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体育基础设施是城市体育的基础,它的发展能够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的建设,为市民提供和谐健身场所,改善体育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以保证人们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保障,满足日益增长的全面健身需要。随着体育赛事的发展,体育赛事对场地的要求也较之前增高,各种体育赛事的举办,加大了政府对体育场馆的投资,每届运动会的举办,更是促进了当地体育设施的建设。譬如,广州市借助亚运会的东风,坚持新建、改造比赛和训练场馆与兴建社区体育设施并举,完善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竞技体育运动的典型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它不仅仅是一种先进文化,更集中反映和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进一步刺激了社会对体育资源的需求,在政府对民众需求体育资源的供不应求情况下,更进一步加快了北京市体育设施的建设,部分体育场馆评上了建筑奖项,成为了地标性建筑,如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场馆—鸟巢,跳水馆—水立方等。

3.4 高尚的竞技精神,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坚实的壁垒

竞技体育作为大众精神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体育公共服务为大众提供精神产品的有效途径,满足大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当人们在对竞技体育的活动观赏的过程,竞技体育本身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文化,无疑之间就直接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刻印在人们的思想中。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展示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过硬的思想作风能够向全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志行的“志行风格”女排的“女排精神”,乒乓球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壮志雄心,登山队“敢笑珠峰不高,定叫红旗飘上顶”的英雄气概等等,他们都是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所让人内心触动的精神文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体育文化也慢慢采用了书籍、报纸、影视作品的形式来展现,他们都为体育文化传播和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传承作用。

3.5 竞技体育人才,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因素

在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竞技体育更接近于世界顶级水平,整体水平的升高依赖于各项目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团队的努力,体育明星也如雨后春笋。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活动的主体参加者,他们能够在职业生涯活动中,向民众展示竞技体育,吸引群众眼球,这些高水平比赛产生的体育明星也更具有影响力。多数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职业生涯是很短暂的,运动员的再就业工作时限是很长的,那么运动员的再就业对公共服务的推动就不容小视。部分运动员退役后,选择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他们的加入,能够扩大企事业员工对体育的认知,动员员工参加体育活动,并宣传体育精神。部分运动员选择当社区体育指导员、教练等,能够继续为群众、运动员、学生服务,满足其对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学习,满足其人们的体育生活需求。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可以借助体育明星的影响来更好实现其服务。可以让体育明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村落,做好体育明星与群众的密切接触,实现体育明星发挥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

3.6 丰富的体育活动,为公众拓展了社会视野

每一次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的举办,都会伴随着全民的参与。各类大型赛事举办前期,都有各种各样的相关群众体育活动的举办,这些比赛的举办,极大的激发了人民参与体育运动、发展体育事业的热情,给广大市民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健身意识。

竞技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是多方受益的,对参与者而言,它能够有效的激发个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升个人运动成绩;对群众而言,能够提供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陶冶情感,也可以让群众切身体验体育运动。时至今日,政府越来越重视把体育送到人民的身边,逐步加大体育比赛下乡、体育电影下乡、体育项目—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下乡、体育明星参加公益活动等。丰富的活动,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还让群众从观赏群体,走向参与群体,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所带来的好处。

[1]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56.

[2]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3] 韩 坤.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62.

[4]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89.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2~08~22.

[6] 梁雪珍.对21世纪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0(2).

[7] 肖林鹏.体育公共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

[8] 刘庆山.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评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

[9] 樊炳有,高 军.体育公共服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10] 黄 晓.和谐社会环境下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

Concerning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the Role of Competitive Sport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

WANG Chun-yan, ZHANG Kun

Dept of P.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2, China.

Using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competitive sports, this paper thinks: (1) competitive sports is a manifesto, the state established a long-term goal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 sports achievements show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strength enhance national spirit, and enhance national pride;(2) competitive sports is a propaganda team,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with their own actions, sports and cultural propaganda to the people, to provide sports material; (3)competitive sports or a planter, it ranks among the masses sowed the seeds of sport within. In competitive sports can penetrate into people's conditions,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public services, sports, drawn: (1)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could be a reference to its ;(2)rational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s culture, sports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to protect;(3)perfect infrastructure for the conduct of public service work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4)noble competitive spirit, as the spread of culture to provide a more solid barriers; (5) the tal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s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 (6)wealth of sports activities for the public to expand social horizons.

Competitive sports; Sports public services; Social significance

1007―6891(2014)04―0001―03

10.13932/j.cnki.sctykx.04.01

G80-051

A

2014-03-28

国家体育总局2013年体育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47SS13008。

猜你喜欢

竞技公共服务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竞技精神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