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呼吸道护理

2014-04-05钱明芳白文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饱和度雾化经皮

钱明芳, 白文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江苏 常州, 213003)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喘肺)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1],多见于婴幼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气急气促,鼻煽、痰鸣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口唇或颜面发绀,如果治疗护理不恰当,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气道狭窄是主要的病理改变,加之婴幼儿呼吸肌发育尚未完善[2],支气管管壁纤毛运动差,咳嗽乏力,排痰不畅,清理呼吸道低效甚至无效,所以解除气道痉挛、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是治疗疾病、缩短病程的关键。本科对2013年6月—12月收治的95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使呼吸道分泌物能及时得到清理,促进了疾病的恢复,缩短了住院天数,现将呼吸道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95例,其中男64例,女31例;按年龄分期:≤1岁42例,1~3岁53例,平均年龄1岁6个月;病程3~13 d,平均住院天数7.1 d。所有患儿均存在咳嗽、喘息,肺部有哮鸣音和湿罗音,排除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气管狭窄、先天性心脏病、确诊哮喘等的患儿。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等治疗方案及综合性的呼吸道护理措施。

1.3 效果评价标准

治愈:患儿无咳嗽或偶有咳嗽,无气喘、气急,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和湿罗音。好转:咳嗽减少,气喘减轻,肺部听诊有少许哮鸣音和少量湿罗音。无效:经治疗护理后咳嗽、气急、气喘无改善,肺部听诊哮鸣音和痰鸣音未减少。

1.4 结果

本组经呼吸道护理措施后,有效促进了患儿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经济与心理负担。

2 呼吸道护理

2.1 保持病房适宜温湿度

大多数患儿入院时存在明显的气急气喘,由呼吸道丢失的水分较多,容易引起痰液黏稠不易清理,因此应将室温调至22~24 ℃, 并在病室内使用空气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15~20 min,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时给予患儿适当保暖,防止受凉。

2.2 有效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抬高床头30°,置患儿于半卧位,并经常更换卧位,最长不超过2 h翻身1次。每次吸痰前先进行充分拍背,即五指并拢,手掌微屈成弓形,以腕部为支点,借助上臂力量有节奏地在患儿胸背部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沿支气管开口方向向肺门方向轻拍,频率2~3下/s,每次2 min。拍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口唇、咳嗽等情况,选择在患儿空腹时进行。拍背时不宜穿过厚的衣物,以免缓冲拍背力度,影响拍背效果。

2.3 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该类患儿大多年龄小,咳嗽反射中枢发育不完善,咳嗽无力或不会进行有效咳嗽,多而黏稠的呼吸道分泌物常排出不畅,导致呼吸道清理低效甚至无效。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精神状态、心率呼吸经皮测氧饱和度的改变、咳嗽的性质、痰液的黏稠度、量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值给予按需吸痰。吸痰采用12号透明柔软的硅胶吸痰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吸痰前调节负压100~200 mmHg[3], 先吸口腔再吸鼻腔,严禁带负压送管,因其易造成气道损伤,拔管时连续施压,边旋转边提出[4], 遇到痰液多而黏稠的部位时稍作停留,整个负压吸痰时间包括吸痰管的插入、吸引、提出的总时间小于15 s。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黏稠度较高,肺部痰鸣音多,排痰能力差,采用气管内吸痰的方法进行吸痰操作,将吸痰管经鼻腔插入咽喉部时,由助手指压胸骨上窝气管(天突穴)诱发咳嗽,刺激声门开放插入气管内迅速吸痰[5]。在吸痰前、中、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经皮测氧饱和度的值及面色、神志、咳嗽情况,出现面色发绀、连续性刺激性呛咳、经皮测氧饱和度下降<90%等情况时立即停止吸痰,并予面罩吸氧,氧流量3~5 L/min, 待喘憋现象缓解后再停止吸氧,对于喘憋严重的小婴儿必要时可在吸痰前后2 min均给予2 L/min流量的氧气吸入,防止因吸痰操作造成的低氧现象。对于拍背、吸痰等这些可引起监护仪报警的操作,预先关掉报警音,以免噪音刺激患儿引起烦躁不适而增加其气道阻力,因为任何噪音相对于最普通的侵入性操作(如穿刺、吸痰、胸部物理治疗等)也是1个有害刺激[6], 引起患儿烦躁不适和加剧咳嗽气喘。

2.4 雾化吸入护理

氧气雾化吸入具有雾化药液浓度高、颗粒小、对生命体征干扰小、排痰效果好、不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操作简便等优点[7]。雾化吸入前先给予有效的翻身拍背及吸痰,通过吸痰将痰液排出,从而提高后面雾化吸入的效果,有助于雾化吸入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肺部活动,促进血氧饱和度的提高,并增强疗效[8]。根据医嘱正确使用雾化药物,选择在进食前、后1 h进行雾化[9],药物现配现用。每次吸入时间约10~15 min, 体位取半卧位,让患儿斜靠在家长或助手的臂弯内进行吸入治疗。患儿如有呼吸困难或处于病情危重时,可将患儿躺于床上,抬高床头30°左右取侧卧位进行吸入治疗,此种体位可使患儿的膈肌下降,提高呼吸深度并增大气体交换量,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的沉降[10]。进行吸入治疗时患儿应保持安静,雾化面罩罩住口鼻部位,保证药液有效吸入,用纱布遮盖眼睛防止药物对眼部的刺激,哭吵时暂停治疗,待患儿入睡后再进行。合理调节雾量从小雾量开始,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1~2 min后待气道适应再逐渐增加雾化量[11],氧气流量一般为6~8 L/min[12]。但是在临床上有部分小于1岁的患儿采用6~8 L/min氧流量进行雾化吸入时,由于雾量过大而经常出现明显的烦躁哭闹、刺激性呛咳、口唇发绀、经皮测氧饱和度<90%、心率>160次/min等现象,后改用5 L/min的氧流量较为合适[13], 患儿能安静进行雾化吸入,未再出现呛咳、口唇发绀、心率增快、经皮测氧饱和度下降等不适现象。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每15~30 min巡视患儿1次,必要时在急性期安排入住抢救室以便于观察和急救,重症患儿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的监护,密切观察和判断患儿的神志、意识、精神状态、口唇面色、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和节律、经皮测氧饱和度、肝脏大小、咳嗽的性质和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尿液的颜色和量等的改变[14]。发现病情变化时,首先准确判断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再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抢救,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纠酸、改善肺部微循环等处理。

2.6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患有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儿童大多年龄小,由于家长惧怕各种操作例如静脉穿刺、动脉采血、口鼻腔吸痰等会造成患儿的痛苦,因此经常出现拒绝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的现象,并且不能按时配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尤其在刚入院时这一现象更为突出[15]。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应反复对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劝导,讲解拍背、吸痰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解释雾化吸入的优点和操作方法,还可利用病房内其他恢复期病儿家长对拍背吸痰及雾化吸入疗效的认可来证明呼吸道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安排高年资的护士亲自给患儿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任感[16]。在进行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时,护理人员要做到技术熟练、动作轻柔迅速,将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避免反复刺激患儿而诱发或加重咳嗽、喘憋现象的发生。经过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宣教和护理工作,家长对患儿的照护和配合治疗护理操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得到了及时清理,有效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3 小 结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常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在护理过程中,呼吸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是有效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的关键。有效安全的翻身、拍背、吸痰技术和雾化吸入治疗、准确地判断病情变化、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都是促进疾病恢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该类患者的护理,作者体会到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呼吸道管理并不只是单纯的吸氧、雾化、吸痰,而更需要护士对疾病发展有预见性并及时、准确地判断、分析、处理病情变化,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1] 赵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J].中医儿科杂志, 2008, 4(3): 50.

[2] 李敏许, 黄小玲, 郑雪芳.两种方法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院, 2007, 7(2): 38.

[3] 曾维艳, 仲玲香.不同负压吸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吸痰效果及气道载膜损伤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1(10): 155.

[4] 耿文利.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1): 15.

[5] 黄文红, 夏莉娜, 郑晓, 等.早期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 31.

[6] Zahr L, Balian S.Respon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to rou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and noise in the NICU[J].Nursing Research, 1995, 44(3): 179.

[7] 肖西平, 周静, 于艳静.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气道湿化的效果研究[J].现代护理, 2006, 12(26): 2453.

[8] 罗太敏.毛细支气管炎不同种吸痰方式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7): 122.

[9] 黄艳玲.小儿毛细支气管炎75例呼吸道综合护理[J].医药前沿, 2013, 7: 244.

[10] 薛平.小儿雾化吸入的应用与护理进展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2013, 6: 27.

[11] 许爱芳.小儿雾化吸入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33): 214.

[12]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53.

[13] 麻玉秀, 刘志英. 不同氧流量驱动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比较[J]. 护理学报, 2008, 15(10): 63.

[14] 吴幼萍, 余瑞菊, 粱月嫦. 气管内吸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1): 194.

[15] 陈丰, 唐群兰. 痰热清注射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7(3): 392.

[16] 蔡远芳, 罗祥梅, 张伦敏.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4): 3817.

猜你喜欢

饱和度雾化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糖臬之吻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