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安丸治疗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76例疗效观察

2014-03-28邢春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胃肠道

邢春芳

阿奇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在儿科中应用尤为普遍,对儿科常见的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呼吸系统引起的感染,常作为首选药物,然而,在具有明确病原体为支原体或衣原体的诊断下,困扰儿科医师的另一难题又摆在面前,许多儿童因为不能耐受阿奇霉素的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反应而被迫停药,导致治疗中断,影响疾病的治愈,尽管使用维生素B6、麦滋林、蒙脱石散、654-2、复方丁香开胃贴等药物能减轻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1],但效果不尽满意,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疗效观察,使用阿奇霉素前1 h口服胃肠安丸减轻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01/06禹城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26例,其中支气管炎36例,支气管肺炎33例,支原体肺炎39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5.8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5.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14岁;(3)家长知情同意,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未按治疗方案服药,无法判定疗效者;(2)有急慢性胃肠病者;(3)使用其他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者。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20323)10 mg/(kg·d),滴注前1 h服用胃肠安丸(天津乐仁堂制药厂,批号:1210514),6个月至3岁,每次2丸;~6岁,每次3丸;~14岁,每次4丸,连用5~7 d。对照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同时给予维生素B6滴注。

1.6 观察指标 观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过程中及后24 h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胃肠道反应疗效评定标准拟定。(1)显效:滴注10 min至24 h内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不影响饮食;(2)有效:滴注10 min至24 h内有恶心,偶有呕吐,轻微腹痛,不影响休息,大便不成形,食欲稍差;(3)无效:滴注10 min至24 h内频繁恶心呕吐,腹痛难忍,持续不止,便稀,每日4次及以上,食欲差。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药物治疗副反应 全部病例均未见毒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具有抗菌谱广、感染组织中的浓度高于非感染组织、半衰期长、每天只需一次给药、疗效确切等优点,是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过敏患儿的首选药物。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约为9.6%[3],虽然对某些疾病疗效确切,但一些患者无法耐受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而被迫停药,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寻求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阿奇霉素引起胃肠道反应的原因是使胃肠分泌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胃肠神经丛中胃动素受体所致的乙酰胆碱释放[4]。维生素B6是传统的胃肠道调节的药物,作为一种辅酶参与许多代谢过程,能减轻有些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对M受体兴奋所致的腹痛,呕吐不能从根本上拮抗[5]。

胃肠安丸具有芳香化湿,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脘腹胀满、腹痛、食积等,还能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功能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综合性调节胃肠功能。有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11种中药粉碎成细粉,用水泛丸精制而成。方中木香有行气止痛作用,所含的云木香碱对组织胺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的痉挛有明显解痉作用,缓解胃肠胀气,水离体肠管能降低其紧张性并可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还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助消化[6]。沉香可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其所含的挥发油有促进消化酶分泌,以及麻醉止痛及肌松作用[6]。檀香行气调中止痛。枳壳可行气宽中除胀,所含的酸橙果皮挥发油,能增加胃肠节律性收缩,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增加[6]。大黄可清热泻火,泻下积滞,含蒽醌类衍生物,能抗炎止痛,抑制胃蛋白酶抗溃疡等[6]。厚朴可行气,燥湿,消积,其中所含的厚朴酚能对抗十二指肠痉挛,抗溃疡,抑制胃液分泌[6]。朱砂可清热解毒,安神。麝香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解痉止痛的作用[6]。巴豆霜“峻用有劫病之功,微用能调中之妙”,可治胃肠积滞难消,推陈致新,调中止泻[6]。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生物碱能使肠系膜血管平滑肌收缩[6]。大枣既能补脾气,又能防止巴豆、朱砂药物的副反应,顾护胃气。综合全方有明显的解痉止痛,改善消化液的分泌等双向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胃肠安丸在治疗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安全无副反应发生,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好,方便服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赵小花.蒙脱石散联合山莨菪碱减轻阿奇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8):59.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71-1173.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68.

[4] 谢斌,董振海,王建忠.实用新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28-130.

[5] 李向平.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5,8(3):246-247.

[6] 张廷模.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104-177.

(收稿日期:2014-02-15)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胃肠道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阿奇,出发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