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规则方法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规律的研究

2014-03-28李海霞王孟清罗银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牡丹皮紫草赤芍

李海霞,王孟清, 罗银河

过敏性紫癜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多变,且易复发,少数难以治愈。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显著而稳定,能有效防止其复发,且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有关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验方,对其基本证型的治疗规律进行频率统计,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关联规则方法分析,探讨其用药特点和规律,旨在为中医儿科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电子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的文献。检索中文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检索项:主题;检索年限为2000/2013。

1.2 纳入标准 (1)文献类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2)患者类型:诊断明确,医案记录资料完整;排除其他疾病;(3)干预措施: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疗效确切;(4)基本方的组成药物明确,合并症的加用药物明确。

1.3 排除标准 (1)两篇文章中用药、辨证分型及病例数等内容相同者,以1篇计。(2)护理类、综述类、动物实验及病理等基础研究文献。(3)其他疾病并发小儿过敏性紫癜,辨证不能准确反应其临床证候的文献。(4)未服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采用中成药治疗而无具体药物;同时使用不明药物治疗;对治疗方案中相关药物过敏者。(5)病情未得以控制,反复发作,不能确定疗效者。

1.4 整理文献 (1)归纳、总结收集的文献作者姓名、发表时间、出处、基本方名、方药组成。(2)规范数据:将所收录的资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标准,对证型、方名、药名等各类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如“薏米”“苡米”统一为“薏苡仁”,“生甘草”“生草”“大甘草”统一为“甘草”,“川牛膝﹑怀牛膝”统一为“牛膝”,“银花﹑银花碳”统一为“金银花”,“煨木香”“广木香”统一为“木香”,“玄胡索”“元胡”“炒延胡索”统一为“延胡索”,“地榆炭”“炒地榆”统一为“地榆”,“生白芍”“炒白芍”统一为“白芍”,“小蓟草”“小蓟炭”统一为“小蓟”,“生大黄”“大黄炭”统一为“大黄”,“旱莲叶”统一为“旱莲草”,“鲜茅根”统一为“白茅根”,“元参”统一为“玄参”,“炒蒲黄”“蒲黄炭”统一为“蒲黄”等。(3)利用EXCEL表建立“小儿过敏性紫癜复方组成”数据库,表中第一列为药名,第一行为方名,方中有该药就在药名下输入“Y”,无该药则输入“N”。

1.5 中药分类 参照《中药学》第2版对所收集基本复方中药物进行分类。按其主要功效归纳、分类:(1)解表药:麻黄、薄荷、羌活、防风、蝉蜕、白芷、柴胡、牛蒡子、细辛、荆芥、僵蚕、升麻、桑叶;(2)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牡丹皮、紫草、赤芍、水牛角、玄参;(3)其他清热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青黛、紫花地丁、大青叶、半枝莲、白花蛇、石膏、知母、寒水石、栀子、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白鲜皮、银柴胡、地龙、淡竹叶;(4)活血化瘀药:丹参、鸡血藤、红花、桃仁、益母草、川芎、乳香、牛膝、犀角、大黄、胡麻仁、没药、泽兰、琥珀;(5)止血药:大蓟、小蓟、仙鹤草、茜草、紫珠草、白茅根、三七、生槐花、白及、地榆、炒蒲黄、藕节、乌梅;(6)补益药:白术、甘草、党参、白芍、黄芪、红枣、阿胶、生鳖甲、旱莲草、麦冬、当归、北沙参;(7)利水化湿药:薏苡仁、茯苓、滑石、通草、石韦、地肤子、灯心草、乌梢蛇、独活、川乌、木瓜、藿香、苍术、砂仁。

1.6 统计学方法 (1)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对基本方中使用频率>35%的药物进行分析。(2)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对收集的复方中药对和药组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具体方法为:定义药对的最小支持度为0.2,最小置信度为0.6,取其支持度>45%的结果进行分析;定义药组的最小支持度为0.3,最小置信度为0.5,取其支持度>45%的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50篇(1 857例),复方51首,基本方中共出现单味药93种,应用中药530次。

2.2 收集的51首基本方中93味药物的使用频数和频率比较 见表1。

表1 51首方剂中93味药物使用频数及频率比较

表1可见,93味药中高频(频率>35%)药物依次是生地黄(74.51%)、牡丹皮(70.59%)、紫草(66.67%)、赤芍(62.75%)、甘草(39.22%)、丹参(39.22%),连翘(35.29%)。

2.3 收集51首方剂中93味药分类统计结果 见表2。

表2 51首方剂中药物分类频数及频率比较

表2可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复方中清热类药使用频率最高,达43.96%(其中清热凉血类药占30.00%,其他类清热药占13.96%),其次为止血类药,占12.45%,解表类药占11.13%,补益类药占10.57%,活血化瘀类药占9.43%,利水化湿类药4.15%。

2.4 药对关联规则挖掘 见表3。

表3 药对关联规则挖掘

表3可见,51首复方中支持度大于50%的高频药对有生地黄-赤芍(74.51%)、生地黄-紫草(74.51%)、生地黄-牡丹皮(74.51%)、牡丹皮-赤芍(70.59%)、牡丹皮-紫草(70.59%)、紫草-赤芍(66.67%),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

2.5 3味药组和4味药组关联规则挖掘 51首复方中支持度大于45%的高频药组:3味药组为赤芍-牡丹皮-生地黄(58.82%)、紫草-牡丹皮-生地黄(58.82%)、赤芍-紫草-生地黄(54.9%)、紫草-赤芍-牡丹皮(52.94%);4味药组为赤芍-紫草-牡丹皮-生地黄(47.06%)、连翘-紫草-牡丹皮-生地黄(47.06%)、甘草-紫草-牡丹皮-生地黄(47.06%)、茜草-紫草-牡丹皮-生地黄(47.06%)。分别见表4、表5。

表4 3味药组关联规则挖掘

表5 4味药组关联规则挖掘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紫癜”“血证”“肌衄”“紫斑”等范畴[2]。中医认为其病机为风热毒邪浸淫腠理,燔灼营血;或素体阴虚血分有热,复感风邪与血热相搏,壅盛成毒,致使筋脉受损,血溢脉外。治疗上前期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后期以滋阴、补益法为主,并将活血化瘀贯穿病程始终,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在收集近年来各医家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验方51首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关联规则方法探索其中用药及配伍规律,结果发现在治疗本病单味药中,以清热凉血药,如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最常用,此四味均属于清热凉血药物,其中生地黄亦可养阴生津,为滋阴凉血之王,长于泻火除烦;牡丹皮、赤芍兼具活血散瘀止痛之功;紫草善于解毒透疹。其两两配伍,或三味或四味组合,共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透疹之功,正体现了古代医家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精髓,为指导中医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中医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方法可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症状、症状与证型等不同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探寻隐藏其中的方剂配伍规律,通过多角度和多层次来认识方剂之“方、药、证”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发现方剂的药物组成与病机、症状的关联规律,明确复方药物的配伍关系以及药味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机制,能为有效方药筛选和合理配伍提供支持[3],将成为现代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1] 王晓红,马宏,李卫卫,等.儿童过敏性紫癜198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8):756-758.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6.

[3] 姚美村,袁月梅,艾路,等.数据挖掘及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5):20-23.

(收稿日期:2014-01-07)

猜你喜欢

牡丹皮紫草赤芍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识别真假牡丹皮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赤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不同种类紫草对比研究
药用紫草醌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紫草药材品种变迁与药用资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