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26谢香荣

中国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

谢香荣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等环节,充分延伸课堂知识,使知识学习和任务实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两者的互相促进。任务型学习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任务”与“认知”的双重学习结构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做”促“知”,以“知”固“做”,从而使英语学习做到稳扎稳打。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开展任务型教学。

一、合理设计教学任务

设计教学任务是任务型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教学任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任务型教学必须严格控制好任务的内容,把握好参与对象以及具体的操作环节。

1.设计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

设计任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从而辐射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条紧密衔接的知识链,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明确指出目的和方向,帮助学生在任务的探究过程中抓住重点,不跑题,不偏题,从而高效完成任务。

目的在任务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确保学生在摸索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例如在学习Unit 3“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时,这一单元以学生是否应该自己挑选衣服为话题,以学生在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为主线,向学生展示了用于表达是否允许做某事和同意不同意的目标语言。教师在提出“free talk”的任务时应明确讨论的主题,在PPT上放一些穿着时尚的明星图片,要求学生就“学生是否被允许这样打扮”为话题进行讨论:Make up a short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using “ Should we be allowed to …/ Do you think we should be allowed to...”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保证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设计任务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出发点

由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而且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设计任务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Unit 7“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on the summer vacation?”的主题讨论会。“旅游”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这一讨论的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活跃课堂气氛。

3.任务难度要适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立足于全体学生,以全面的眼光来设计教学任务,通过调整任务难度将学生的能力差异对教学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任务、完成任务。方向介词的使用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仅容易混淆,而且对相似介词的理解也不到位,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首先,教师可以给出例句让学生猜测介词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如“Taiwan is in the east of China and to the east of Fujian Province.Shanghai lies on the east of Jiangsu.”通过例句降低介词理解的难度,学生不难发现in、on、to都表示方位关系,但in强调在某一范围之内,on强调两者接壤,to强调两者隔他物相望;其次,教师通过反复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讲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得到逐步的提高,思维也将日趋完善。

二、提高输入质量,兼顾学生的“内化”能力

不论做任何事情,只有高质量的输入才能保证高效能的输出。因此,高质量的输入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高度,另外,在输入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内化”能力,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补充语言材料

英语教材在编写上常常强调专业性和权威性,较少吸收口语化的表达。从整体上来看,教材过于死板,内容单一,形式缺乏灵活性。要想学会地道的英语,学生就必须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和日常用语,从而增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任务型学习时要注意补充一些真实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电影、电视节目来丰富学习的内容,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王力宏在牛津大学做的关于“认识华流”的演讲,一方面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学生的眼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影响。通过运用形式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受到原汁原味英语的熏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注重信息的提取

语言的学习重在对知识细节的把握,特别是在任务型学习中,对信息的提取和消化是课堂的关键。“把书读厚”的方法意在通过知识线索的引申,补充有关知识点,将知识点串连起来。例如学习生词时教师可以引申词汇的用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归纳总结词组,学习句法时要及时回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提问,有计划地提取信息并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除此之外,鼓励学生课后思考,以学习小组的方式深入讨论,充分挖掘课本中的隐藏信息,全面吃透教材。

3.采用演绎归纳相结合的语法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侧重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为了扭转这种学习的误区,我们提出了演绎归纳法,这个方法的提出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由于英语语法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将这些语法特点通过任务进行演绎,进而归纳总结,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动词ˉing形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She is playing the basketball. She is sitting in the chair.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句子的动词都用了ˉing的形式,从句子的结构来看是由be+vˉing构成。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从时态上来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出“be+vˉing”的结构表示现在进行时。演绎归纳法通过摆出案例、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总结归纳等几个环节,一步步深化教学。endprint

三、突出课堂的互动性和合作性

任务型学习的特点是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交流、互动、分享来完成任务。在体验、创造、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将得到发挥,创造力将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设计的任务通常是合作性的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互动的方式进行,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多边互动的合作模式来完成任务。

1.多样化的任务形式

过程的动态性体现在任务形式的多样化上。传统课堂任务形式单一,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僵化吸收,却忽视了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熏陶。而在任务型课堂中,除了“听说读写”等基本英语技能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将受到重视:从任务导入到具体任务的呈现,注重知识先后的衔接,以自然的过渡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不适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图像、声音、动画融为一体,极大丰富任务的呈现形式;从知识的输入到知识的输出,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效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课堂游戏、情景导入)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通过创造情境、情景对话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知识输出环境;从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注重对知识的总结和对学生薄弱环节的分析,通过分析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

从接受任务到执行任务再到报告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任务的呈现形式将处于动态之中,学生的表达、沟通、解释、询问等语言活动将得到充分开展,互动与合作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教学目标也从知识性内容向能力指标倾斜,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更突出明确。

2.多样化的合作模式

过程的动态性体现在学生合作模式的多样性上。合作模式以小组成员的合作为主。任务型课堂使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而引导作用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融入学生之中。这种“1+n”合作模式的效用充分体现在教师领导下的多小组成员的智慧上,教师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在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展示环节中,教师全面总结各小组在任务中的成果,分析优劣得失,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教师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合作的模式、优化了合作的形式,而且在引导过程中充分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任务型学习充分体现了“实践中感知”的教学理念,平衡了英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将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摆脱了传统英语课堂的弊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哑巴英语”的现象。以任务为途径的教学方法赋予了课堂新鲜的内容,它使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更加充足。

(作者单位:山东省定陶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读英语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