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

2014-03-26朱霄

中国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课堂情感

朱霄

“语文味”指的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通过多种方式,例如情感熏陶、文字鉴赏、写作表达等,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让小学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需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语言和人本内涵两方面,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1.品读语文语言

语文是关于语言的学科,具有语言化的本质特点。例如,议论文的语言十分严谨,而诗歌的语言却特别优美动人。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机,通过对语言的深入挖掘,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语文味”。所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带领学生一起细细品读教材中优美的语言,并从中体味到浓郁的“语文味”。例如,教师在讲授记叙文的时候,要注意告诉学生,作者所描述的事物、人物和情节都是实际生活的艺术再现,而各种抒情片段也都是源自于真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流露等,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感来回顾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教学内容,思考生活和语文的联系。

2.分析文本内涵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仅要对文章的表层语言文字进行分析,还要对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文味”的所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字的了解,思考作者想要通过文字表达的深层思想。只有透过文字了解文本内涵,才更能增加课堂的“语文味”。

二、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打造出散发着浓浓语文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注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具体课堂教学富有语文特色,高效科学。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从朗读和实际联系两方面予以实践。

1.通过朗读提高课堂的韵味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性阅读,并鼓励学生采取分组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体会文章的气韵和美感,从而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独自在外漂泊的游子,在逢年过节时也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登上高山,遥望故乡,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诵读,将思念之情以及淡淡的伤感付之诗词中,才能更真切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2.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之后,自己动笔,写一写对文章的大概认识、初步感受等。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过文章之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按照文章的具体语言特色,进行仿写和续写等。

3.设置相关问题,导入课文意境

设置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意境。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会增强诗歌对学生的感染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诗词教学课堂中,精心加入与诗词意境协调的导语,会激发出学生对诗词赏析的兴趣。课前,教师应当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来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诗境中,并导入与古诗词相搭配的古典音乐。音乐是最能穿透人心的旋律,古诗词配乐吟唱更能体现出诗歌的独特韵味,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古诗词学习的极大兴趣,让学生顺利进入古诗词的审美心境。

三、注重情感和思想的引导

语文是一门拥有充沛情感和丰富思想的学科,通过对语文课文中各种情感和思想的分析挖掘,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语文味”。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备课的时候准确找到文章的情感基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不同文章中所体现出的各不相同的情感,合理引导,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丰富情感的人。

除了拥有充沛的情感,还要注意让整个语文课堂闪烁出美丽的思想火花。在不同的文章中,作者总是会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思想内容,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理性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材中,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孟郊的《游子吟》等传达出了对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些诗歌有助于学生细腻情感的培养;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抒发出的作者的高尚气节,郑燮《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出的坚韧精神等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并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为了更好地增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教师更要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1.提高自身语言水平

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会对整个课堂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更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语文味”。因此,教师要积极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尽可能合理地在课堂上使用各种生动、优美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并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味”。

2.丰富自身情感

为了增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教师还要注意丰富自身的情感。只有拥有充沛的情感,才能使整个课堂充满情感,并积极地影响学生,更好地滋润学生的心灵。

3.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

教师只有拥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足够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不断提高课堂的“语文味”。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注意对自身文化知识的培养和积累,每时每刻都要积极地自我学习和充电,以更好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导。

五、结语

总之,构建“有滋有味”的小学语文课堂对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语文任课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提高自身综合水平等多种有效措施,从而使学生在浓郁芳香的“语文味”中展开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求是小学)

(责任编辑:张迿)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语文课堂情感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情感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台上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