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手语教学研究及建议

2014-03-25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聋人手语交流

卢 苇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杭州 310023)

我国高校手语教学研究及建议

卢 苇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杭州 310023)

随着中国社会人文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残疾人教育越来越重视。手语研究与手语教育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近年来,我国各特教高校纷纷设立了手语课程,更多的人加入手语学习的行列,手语教学也在实践中得到推广。针对我国高校手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手语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一个社会的文明开化,可以从残障人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社会地位和权利的方面展现,听力残障者当然包括在其中。目前,中国约有2057万听力残障者,他们都需要接受手语教育、表达自我、得到主流社会的接纳、理解与认可。不论是与健听人沟通,还是聋人之间的交流,都需要有效的沟通方式。由于特殊的身体条件,有声语言是无法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的,于是作为聋人唯一的沟通方式——手语,便应运而生。手语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相比并不长久,它成为一门使用范围较广、由聋校进行正规教育的语言仅仅有四百多年[1]。手语在帮助聋人从更便捷的途径学习知识和交流的层面无可替代。在欧美,不只是听障人要学习手语,对于接触听障人比较多的健听人来说,他们同样也在学习手语,以便与听障人更好地交流,更好地为听障人服务。[2]在中国,手语课程成为全国许多特教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手语教学是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及相关康复专业学生的沟通与交往能力的主要途径。手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当中拥有经久不衰的热情的人并不多,可以把这门语言掌握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健听人更是凤毛麟角。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手语相关的文化内容种类比较狭窄,无法让学习者保持长期的兴趣;二是缺少规范而系统的手语教学方法。分析当前高校手语教育的不足,笔者提出手语教育改革的一些方式和建议。

1 高校手语教学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特殊教育的改革之路更加深化,聋人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手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更加紧迫,因此,手语翻译员作为手译与口译两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有两个特教院校开设了手语翻译专业,填补了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空白。然而,优秀的手语翻译人才在当今社会还是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为社会发展培养、储备、输送一批有历练、有爱心、有责任的手语翻译人才就成了一项迫在眉捷的任务。20世纪50代《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的出版至1990年5月首集《中国手语》的发行,证明我国开展手语培训与推广普及手语工作已有五十余年[3]。在近十年间,我国有十余所特教高校开设了中国手语课程,但手语教学在内容及方法还存在储多弊端,针对这些弊端进行探讨和分析,将有助于改善我国高校手语教学现状。

1.1 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开设手语课程相关专业的特殊教育学院已有十余所,但高校手语教学大纲至今并没有一部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及有系统性的手语教材出台。作为中国唯一的手语教材,《中国手语》(华夏出版社),被不少省市地区残联系统开设手语培训班照搬照抄地用于编写当地手语培训材料。这样的培训材料观点狭窄,导致手语教学方式陈旧、课后练习乏味,手语的表达方式缺乏灵活变通。面临着我国手语翻译事业发展和聋人沟通交流与时俱进的新需求,这一类教材显然早已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而贴切现今聋人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手语教材,却是依然难觅踪影。目前为止,各个特教高校在手语教材选择上所采取的标准大相径庭。面临窘境,很多高校手语课程在教学中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直接选用了《中国手语》中的词汇与打法,而忽视了一些地域手语的方言,最后导致了实用性的缺失。任何一门课程,教材的选择都至关重要,特殊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成功的手语教材力求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完美统一,只有这样,手语教学才能在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集中力量编纂符合于聋人视觉规律的语言特点以及语序的教材,才是推进手语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石。

1.2 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中国手语课程的历史很短,还处于手语教学起步阶段。目前,手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大多数手语教师对这门课程认识不够,或是教学经验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束手束脚;或者半路出家,不具备对聋人文化领域的知识储备与理解能力。大部分手语教师对聋人文化及聋人语言缺乏最基本的认知,缺乏与聋人社会深入接触和沟通的体验。学习任何语言,语言环境都是实现交际能力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如果手语教师对聋人的语言习惯与语序不了解,会导致手语应用脱离实际,很难在实际交流中融会贯通。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教学成果是可想而知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让学生在手语课堂的实际应用中,更加顺畅、更加自如、更加贴切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1.3 手语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的表现力决定了给学生传递知识的生动性与具体性。同样的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式教学跟积极创新式教学达到的效果有天壤之别。我国高校手语课程的开设较晚,教学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学后应用率不高,笔者认为我国的特殊教育院校手语教学方式在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1.3.1 单线输送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是先让教师将手语分步骤一一打出来,再由学生模仿教师的手势来学习,这样的方式比较死板,是对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慢性扼杀。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仅仅是照猫画虎,缺乏与教师间手语交流,从而使手语课程的过程十分单调,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将被逐渐消耗殆尽。这种单纯灌输的模式不仅不能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培养锻炼,而且严重侵占了学生的自我思考时间,甚至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沟能。老师劳而无效,学生学而无趣,教学成果收效甚微。手语是一门肢体语言,它比有声语言更强调实践性。在课堂上,如果大部分时间让学生们按照老师示范的动作与手势重复不停地练习词汇与短句,手语教学模式将变得僵硬而单调,会让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索、互动交流的机会,因此很难获得手语交际的能力。

1.3.2 理论与实践相背教学

很多学生开始学手语时抱着兴趣与热情,充满好奇。久而久之,随着学手语的词汇量越多,构词方法越复杂,他们学习手语会出现困难,比如,所学过的手语词汇与打法无法运用自如,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手语的兴趣和信心。在手语课上,重视手语教学的理论却忽视实践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造成许多学生为了手语考试的成绩,按照汉语的语序对应一字一板地学手语,从而出现了虽拿到手语资格证书却交流不了的高分低能现象。

1.4 课件内容和质量不高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不少教师仅仅重视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并不想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手语教学这门特殊学科本身。如果缺乏深入揣摩过程,手语教学的相关课件和教学方式水平就不能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在高校课堂上,用手语教材上的一些词汇、短句、课文按照对应打手语练习不应是重点,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进行趣味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多打多练、多提问,切实利用好课上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过去,我们太过于强调输入的重要性,认为输入多了,输出就不成问题。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教材上词句及文章对应进行手语练习,学生们跟着反复练习,反而失去了手语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事实说明,不练习手语的交流能力,是永远也打不出一句流利而地道的手语来的;另一方面,我国手语教学传统上过分强调“书面语”,即汉语手势,而忽视聋人习惯的“口语”,即自然手语的教学。用手语阅读文章一直被看作是至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各种手语考试中,从手语阅读短句及文章评分所占的分数值上,也可以看出其在手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过分重视汉语手势的结果,就是许多聋人看不懂他们的手语表达。目前,许多地方电视台上有手语翻译员同步传译播放,大部分聋人也看不懂,这就是偏于学习汉语手势的问题所在。

1.5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实践体验

手语作为一门肢体语言,虽然有一定的肢体动作与手势的规则,但与有声语言相比,更具灵活性与扩展性,因此它对于实践的需求更高,语境在手语的学习中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语境营造的重视。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本身应该对聋人文化领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应该进入聋人社会进行接触体验,多多交流沟通;还可以拍摄他们无声的交流记录,作为教学与研究的宝贵资料。这样才能在聋人环境中掌握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并且把这种方式融会贯通运用到手语教学的课堂上。通过手语视频的播放,介绍聋人生活及交流对话的语言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学生参与走进聋人社会亲自体会,增加学生学手语的实践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手语教学真正的目的——学以致用,帮助聋人进行简单的手语翻译实践训练。然而,从我国各个特殊教育学院的手语课程情况来看,情景语境方式的教学极少出现。在主观上,相当多的教师并不了解聋人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无法营造适合的聋人语境;在客观上,大部分学校仅靠在课堂上学习,而学校并不提供学生外出社会实践学习手语的机会。因此,有限的手语教材内容,根本无法让学生达到了相对熟练的程度,更不用说是学以致用。

2 关于高校手语教学改进的一些建议

2.1 尽快编写切合实际的手语教材

应对我国目前缺少了适合于高校院校的现成教材的情况,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高校可以组织自行编写。单独一所高校编写或者几所高校联合编写一本能够符合大学生特点与需求的教课书,以保障教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教材编写要特别注重地域自然手语的语言特点,也要以初学者的实际水平为基准,以手语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为目标,一方面注重手语学习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在教材编写中对聋人文化知识及插图加以讲解说明,也要介绍手语词汇的打法来源与意义。这套教材应该是一套既适合学生学,又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容易展开的教材,其内容应该与聋人日常生活及语言习惯相吻合,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手语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并且达到聋人社会的日常生活实用交流场景更高的使用率。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的专业应该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和需求,从专业性与综合性编写教材。这就需要一批既有一定语言学知识,手语水平又相当好的人员及母语聋人共同编写的。这项工程要求高、难度大,最后的审定还需要请社会聋人们组织评价征求意见才能完成。而这样的教材一旦编写完成,将会一部受人欢迎的高质量手语教材。

2.2 提升手语老师的专业技能

手语的教学成绩与教师的职业素养紧密相关,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应该做到:

(1)对青年手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必须常抓不懈。从统计数据可知,手语教师的学习与技能来源大部分在手语培训班或者聋校。手语培训班或者聋校都不是专门的手语研究及翻译机构,因此教师的手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手语打法的标准与规范不统一,手势打法位置与动作有误差、表达不到位等缺点都是存在的。基于这些原因,特教高校应该积极开展手语教学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对象的是青年手语教师。除此之外,引进国外手语研究专家,借鉴学习一些高水平的手语教学方法,定期举行手语教学专业技能的考评活动、组织教学交流研讨会,同时,让资深老教师讲授手语教学经验也非常重要。

(2)聘请聋人担任手语老师。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学生接触到母语的教师,体验到无声世界无限的交流。聋人教手语不但手语表达比较流畅,而且手势也比较准确,这将有助于纠正学生错误的手语打法的位置与动作变化。聋人教师教学以师生多向的、充分的课堂互动为特征,体现的是交流与合作,强调个性化学习,努力创设各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和手语交流氛围,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手语看与说的能力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教师处于无声世界的立场,让学生产生对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尊敬,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手语学习的热情。

2.3 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经过多年手语推广与教学改革实践,手语教学方法在各个特殊教育院校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远没有达到良好的标准要求。

2.3.1 考虑学生入校前的专业背景

特殊教育院校在扩招的背景下,迎来了大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的读特殊教育专业,有的读儿童康复专业等,这些专业关系到学生将来从事各行各业相关的一些手语用词与学习程度。为了培养他们对待手语学习的一种专业的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学手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多学习手语,去关爱聋人,教学方法和侧重点应该基于学生入校前的专业背景,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让学生对手语的理解能够从各种特定的角度更深一步。

2.3.2 手语老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不能只做手语“表演者”,而是应该努力将被动的学生引导到主动地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主动用手语进行场景交流及提问。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在课堂上与他们多进行交流,课前要做好手语教学活动设计,千方百计地利用实物、电教设置、肢体语言、课堂游戏、手语故事设置情景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手语实践机会。让单方面教授传输知识与师生互动相结合,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课下也会积极地主动找聋人朋友交流,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3 注重手语的实践性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能只靠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有效地沟通。让语言在实际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地练习和巩固才更为重要。手语比有声语言对实践性的要求更高,学生只有在聋人社会比较真实的环境下,才能对手语的运用细节有切身的体会。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力营造手语学习的语境,抛却师长的距离感,站在与学生平视的角度,积极与学生进行手语沟通,对学生的手、眼、口同步进行锻炼,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手语交流。只有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掌握更多的自主学习方法,从“要我学”变成“我会学”。在教师模拟语境的过程中,在注重学生手语交流实践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手译能力,提升手译的速度、精准度和现场的反应能力,使更多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为优秀手语翻译员。

2.4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手语教学水平

积极利用信息时代的高新技术辅助教学,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上文多次强调的语言环境,其实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工具得到很好的营造和展现。手语是视觉性的语言,特别适合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图像性、动态性的教学手段。它可以突破手语动作,变化、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流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使手语教学语境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味,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中学习手语,更好地提高手语表达能力。在手语课堂上,优秀的手语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教学的帮助是巨大的,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节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个平台也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比教材更丰富的手语相关知识。

多媒体教学具有快节奏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网上,相关的手语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聋人文化及聋人趣味笑话在网络上也比教材介绍的内容广泛得多。多媒体教学扩大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例如学习“茶”一词,能扩展到龙井茶、奶茶、茶杯、采茶等不同的打法,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手语打法和思维也得到拓展。多媒体电脑课件的多样化、大容量的优点,更是在手语游戏、手语造句、情景对话等教学内容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更加证实了只有准确地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平台,才能使手语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满意的成果。

大力开发手语课本以外的手语多媒体材料,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手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化、提高其手语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条件。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再进行手语学习,并不应该仅仅是单一的书面教材多媒体化,而应该有效地减少教材资源的重复率。笔者认为,我们应将更多的财力、物力用于开发手语课本以外的、更适合采用多媒体网络手语学习的材料,如在线手语词典、聋人新闻、手语教学博客、手语微信、手语故事、手语诗歌、手语情景剧等视频。这样可使手语学习者(包括手语翻译专业学习者)受益,同时也为我国整体手语教学做出贡献。

2.5 创造学生课外实践机会

(1)利用自身的良好语言环境,相互多交流,可以与聋人结对子,交朋友,相互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有利于互动聋健的融合学习氛围。在社会实践中注意提高学生手语交流技巧和相关的文化背景、风俗等知识和常识,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在实践的场景上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学以致用。

(2)学校应该多举办与手语相关的活动,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类似的活动。例如手语歌舞比赛、手语小品大赛、手语演讲大赛等,同时组建手语社团和手语交流角,让学生有更多的手语实践场景。学校还应该召集学生集体创造拍摄手语歌MV作品,将手语微电影上传网络展示分享,增添学手语的趣味性,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另外,可以与市聋人协会、聋人社区、聋人学校等机构进行交流达成合作的共识。在这些机构中,学生能够担当志愿者或者实习生,更近距离地接触聋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同时,也可以为社会聋人朋友做一些手语翻译,比如在国际聋人节上协助聋人协会做一些活动任务,陪聋人朋友做会议翻译、医疗翻译、就业翻译等,这样能够为聋人提供帮助,同时对提高学生手语水平也是一种很宝贵的实践经验积累。

3 结语

通过扼要介绍高校手语教学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在教学改革中提出几点建议。这些回顾和分析以及提出的初步看法,仅仅是从笔者个人所从事的两年聋人教师的手语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和感受的角度出发的,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分析高校手语教学与推广发展趋势上,也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观因素。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广泛讨论和充分地发表意见,能够达成共识,为高校手语教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为此次教学改革的成功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愿意与手语研究专家及手语教师共同努力,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手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出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1]赵锡安.中国手语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梅次开,傅逸亭.聋人手语概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

[4]汪飞雪,潘一.手语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5]陈梅芳.怎么提高手语教学效果[J].才智,2011(31):249.

责任编辑:李凤英

Research on S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s Colleges and the Suggestions

LUWei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Hangzhou 310023,China)

With the continually development of social humanity in China,socie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for disabled people.Sign language study and sign language education attract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In recent years,sign language courses are established in some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rought to study sign language,which promotes sig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practical teaching,this essay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methods.

sign languag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teachingmethod

G762

A

1009-3907(2014)05-0689-04

2014-03-06

卢苇(1981-),男,浙江舟山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手语教育及聋人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聋人手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奇怪的手语图
手语与聋人文化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