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比较

2014-03-23张勇王琛王军熊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凝血酶肝素抗凝

张勇 王琛 王军 熊辉

.临床研究.

国产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比较

张勇 王琛 王军 熊辉

目的 评价国产比伐卢定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发病12 h以内、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比伐卢定组(40例)和肝素组(50例),术中分别使用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抗凝,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1 h和4 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前及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以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评价安全性的指标主要为血小板是否减少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病变支数、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0 d,无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心原性死亡发生。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前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AP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停药后1 h的APTT值明显小于肝素组[(160.0±25.6)s比(165.0±27.6)s,t=2.412,P=0.02],但停药后4 h的APTT值虽仍小于肝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6±11.5)s比(40.3±12.6)s,t= 0.573,P=0.56]。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无血小板减少,比伐卢定组轻度出血事件少于肝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5.0%)比4例(8.0%),χ2=0.321,P=0.57]。结论 在急诊PCI术中,国产比伐卢定抗凝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比伐卢定; 抗凝

与普通肝素比较,比伐卢定预防缺血性事件的疗效大致相当,但出血不良反应更少,而临床上高度重视抗凝的出血风险[1-2]。目前,国产比伐卢定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其抗凝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急性STEMI患者,符合行急诊PCI的适应证;(2)与患者沟通,同意使用比伐卢定。

排除标准:(1)术前已行溶栓,或已使用华法林、璜达肝葵钠、低分子肝素抗凝者;(2)已经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者;(3)既往有脑出血、脑血管畸形及颅内肿瘤病史,3个月内有缺血性脑卒中、活动性出血及重大手术病史者;(4)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5)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

1.2 入选对象分组

入选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STEMI并接受急诊PCI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比伐卢定组(40例)和肝素组(50例)。其中比伐卢定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8~75(56.7±12.6)岁;肝素组男41例,女9例,年龄33~71(55.2±11.5)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入选,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抗凝抗栓方案

两组患者均于急诊PCI术前顿服阿司匹林500 mg和硫酸氯吡格雷600 mg。进入手术室后,比伐卢定(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组术前先给予比伐卢定0.75 m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再继续以1.75 mg.kg-1.h-1静脉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停用;肝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组术前给予肝素100 U/kg静脉注射,所有手术均在1 h内完成,术中未追加肝素。两组术后均未再继续使用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12 h后给予璜达肝葵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1.4 监测指标

分别在患者用药前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用药后1 h、4 h复测APTT,用药后4 h、24 h复测血小板计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血清肌酐、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峰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1)。两组患者在病变支数、罪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及介入路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表2)。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表2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比较[例(%)]

2.2 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APTT值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比伐卢定组停药后1 h的APTT值明显小于肝素组(P<0.05),但停药后4 h的APTT值虽仍小于肝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3 两组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血小板计数(×109/L)APTT(s)凝血酶原时间(s)凝血酶时间(s)纤维蛋白原(g/L)比伐卢定组40 197.9±98.2 28.7±4.0 10.7±2.9 11.3±2.6 3.0±1.1肝素组 50 188.6±85.2 27.9±4.1 11.2±3.0 12.6±2.7 3.1±0.8 t值0.329 0.493 0.461 0.269 0.246 P值0.740 0.630 0.660 0.860 0.810

2.3 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30 d,均无死亡、支架内血栓及再发心肌梗死发生,比伐卢定组术后30 d有1例出现心力衰竭,肝素组无MACE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有2例(5.0%)轻度出血,为1例尿道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肝素组有4例(8.0%)轻度出血,为1例痰中带血,1例消化道出血,2例牙龈出血,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两组患者均无重度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57)。

表4 两组用药后血小板计数和APTT值比较(¯±s)

表4 两组用药后血小板计数和APTT值比较(¯±s)

组别例数术后1 h APTT(s)术后4 h APTT(s)血小板计数(×109/L)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109/L)比伐卢定组40 1600±25.6 37.6±11.5 185.2±87.5 190.3±85.6肝素组 50 1650±27.6 40.3±12.6 185.2±78.6 191.5±87.4 t值2.412 0.573 0.254 0.306 P值0.020 0.560 0.870 0.790

3 讨论

多年来,普通肝素因其给药方便、起效快、抗凝效果肯定等优点,一直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抗凝治疗的首选。但许多研究均表明,肝素用于防治血栓形成仍存在自身缺点,首先,肝素对与血凝块结合的凝血酶没有作用,而这种凝血酶能极大地促进血栓形成,并且肝素的作用可以被斑块破裂时激活的血小板释放的大量血小板Ⅳ因子抵消;其次,肝素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间接抑制凝血酶,故在抗凝血酶缺乏患者其有效性可能降低;再次,肝素可与许多血浆蛋白呈非特异性结合,包括富含组胺的糖蛋白、血小板Ⅳ因子等,这导致肝素抗凝剂量的易变性,而且为确保适宜抗凝水平,需频繁监测抗凝指标;最后,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患者5%~10%会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相反,比伐卢定可以克服普通肝素的上述缺点。比伐卢定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不需要抗凝血酶Ⅲ作为辅助因子,可直接抑制Ⅱa因子活性,从而使其抗凝作用与量效关系更吻合。比伐卢定半衰期较短,对凝血酶的抑制具有可逆性,抗凝效果可以预测,不需要监测凝血指标。另外,比伐卢定不受激活血小板的影响,并可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肝素可被已激活的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Ⅳ因子或其他物质中和,故比伐卢定可进一步降低缺血事件发生;而且对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患者,ATBAT等研究已证实在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替代普通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比伐卢定可在择期或急诊PCI术中替代肝素,与肝素比较,有效性相当,而安全性更高,出血风险更低。

本研究以接受急诊PCI术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国产比伐卢定和肝素在急诊PCI术中的抗凝效果和对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后1 h,比伐卢定组患者较肝素组APTT值下降更明显,术后4 h,比伐卢定组APTT值基本恢复正常,而肝素组APTT值仍偏高,但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比伐卢定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略低于肝素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中原因,考虑可能主要与本研究样本量小有关,其次,可能与本研究入选病例危险分层偏低等有关;而肝素组未出现血小板减少事件,除考虑与样本量小有关外,可能与本研究肝素使用时间短,术后即改用璜达肝葵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关,故需更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还表明,术后30 d内新发心肌梗死、顽固性心肌缺血、心原性猝死等MACE与普通肝素组患者相近,这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4]。

综上所述,国产比伐卢定具有半衰期短、抗凝效果确切、出血风险低、不引起血小板减少等优点,作为普通肝素替代药物,在急诊PCI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1]Ma L,Yao YA,Li JM,et al.Effects of domestic bivalirudin on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underwent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J].Chin J Cardiovasc Med,2012,17:189-192.(in Chinese)马岚,姚义安,李继敏,等.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189-192.

[2]Wang Y,Fan SY.Highlight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2012[J].Chin J Cardiovasc Med,2013,18:139-141.(in Chinese)王勇,范书英.2012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热点聚焦[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139-141.

[3]Feit F,Manoukian SV,Ebrahimi R,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bivalirudin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 report from the ACUITY(Acute Catheterization and Urgent Intervention Triage Strategy)trial[J].J Am Coll Cardiol,2008,51:1645-1652.

[4]Kastrati A,Neumann FJ,Mehilli J,et al.Bivalirudin versu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N Engl J Med,2008,359:688-69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omestic bivalirudin and ordinary heparin during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Zhang Yong,Wang Chen,Wang Jun,Xiong Hui.
Emergency Department,Wuhan Asia Heart Hospital,Wuhan 430022,China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oplasty,transluminal,percutaneous coronary;Bivalirudin; Anticoagulant

Zhang Yong,Email:zhangyong.zy@163.com

2013-07-15)

(本文编辑:谭潇)

10.3969/j.issn.1007-5410.2014.02.010

430022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科

张勇,电子信箱:zhangyong.zy@163.com

猜你喜欢

凝血酶肝素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Mutually Beneficial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