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词“在”的语法化

2014-03-20李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法化介词

摘 要:语法化问题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从语法化中最普遍的实词虚化的角度对“在”何时从实词转变为介词并开始普遍使用作了大致的描述。研究实词是如何转变为虚词对于我们了解古代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介词 “在” 语法化 先秦时期

一、综述

所谓语法化,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 Meillet(1912)提出,他指出,“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1]

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就将语法化称为“实词虚化”。

虚词都是在语言演变中由实词发展而来的。每个虚词都有其产生的时期。关于实词“在”虚化用法产生的年代,学术界尚有不同的看法。杨树达、裴学海、何乐士、王海棻等都赞同清刘淇在《助字辨略》卷四中所提到的:“在,犹‘於也。”这一观点。后来管燮初、陈梦家、向熹、张玉金等都认为“在”字在甲骨文中已有介词用法。[2]潘允中先生虽认为“在”“早在卜辞中就已经用作介词了,但是分化为介词,可能在晚周时期”[3]。而郭锡良先生却认为“汉代以后,‘在已经虚化为介词,它是介词‘于的主要替代者”[4]。对以上大家的观点进行整理分析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的介词用法是由实词转化而来的,但是具体由何时转化并是怎样转化为虚词的,本文将进行浅略的分析。

二、“在”的语法化历程

《说文解字》中,“在:存也。从土,才声。昨代切。”《说文解字段注》中“在之义,古训为存问,今义但训为存亡之存”又从汤可敬的《说文解字今释》中可看出,在即为存在之义。另如洪亮吉诂引《尔雅》:“在,终也。”孔传:“在,察也。”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在”在古代,主要是作为实词出现的。但是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对“在”的解释却包括实、虚两个方面,如下:在,昨宰切,上,海韵,从之部。①存在。《易·乾》:“见龙在田。”春秋昭公三十年:“公在乾侯。”国语晋语四:“与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莫知其在也。”《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②引申为在于。《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

由上可见,“在”最初是表示实词义“存在”,后引申为介词“在于”。并且可看出“在”是在后代,其虚词用法才逐渐普遍。

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说:介词大都是从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不少介词处于过渡状态,有的介词与动词同形,只能根据结构和语境、意义判别它是动词还是介词。其中“在”就属于这一类。[6]如:

(1)他在家里住吗?(为介词,引导处所名词)

(2)他在家吗?(为动词)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著作中,“在”在很多地方出现时都是作为实词的,如下例:

(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

(4)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

(5)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易·乾》)

(6)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杜甫《江亭》)

(7)昭子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左传·昭公十二年》)

(8)无日不营,无在不卫。(《辽史·营卫志上》)

(9)其而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书·汤诰》)

(10)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内而忘其外。(《淮南子·道应训》)

(11)圣人不为其室臧之,故在于臧。(《墨子·大取》)

(12)存往者,在来者。(《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13)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史记·苏秦列传》

(14)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红楼梦》第一回)

以上“在”都是古代典籍中的实词用法,如例(3)表示存在,在世;例(4)表示保存;例(5)表示居于,处于;例(6)表示逗留,停留;例(7)表示终,终结;例(8)表示处所;例(9)表示由于,取决于;例(10)表示察知;审察;例(11)吴汝纶注:“在犹善也。圣人藏富于民,不藏于室,故善于藏。”此例表示善于,擅长;例(12)杜预注:“在,存问之。”此例表示存问,慰问;例(13)表示听凭,由;例(14)表示在乎、看重。

而接下来这几例是在近现代著作中出现的,如下:

(15)是的,那时先帝还在,陛下还没有继承大位。(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16)吐出来的话……全都在情在理。(克非《火星,闪闪到天明》)

(17)有人传出来,在职教员会议时,黄先生主张严办学生,黄先生劝告教员合作以便抵抗学生,黄学监……(老舍《大悲寺外》)

(18)我们年青人嘛,总想到外面走走。早知这地方不好在,我也不来了。(艾芜《红艳艳的罂粟花》)

(19)又过了不久,传说菜虎一家在了教。(孙犁《乡里旧闻》三)

(20)打上打不上,那就在你了。(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

以上“在”都是在近现代著作中出现的表示实词义的。如例(15)表示存在,在世;例(16)引申为合乎;例(17)表示担任;例(18)表示停留,逗留;例(19)表示加入,属于;例(20)表示由于,取决于。

以上“在”都表示实词,共有十五例实词义。那么“在”在作为介词的时候,又是出现在哪些著作中呢?如下例:

(21)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书·洛诰》)

(22)长安多大宅,列在街东西。(白居易《凶宅》)endprint

(23)子在齐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24)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诗经·小雅·鱼藻》)

(25)其求在父甲,王受佑?

(26)其祝在姚辛,有正?

这些句中的“在”虽然还可以译作“在”,但它不再表示“存在”,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当它和后面的名词结合时,才共同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等。如例(24)连用两个“在”,前一个是动词,表“存在”作谓语,后一个则表示介词,和宾语“藻”一起表示存在的位置,作补语。从这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动词“在”和介词“在”的区别。而且例(25)-(26)根据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7]、张玉金先生《甲骨文虚词词典》[8]皆认为“在”字在甲骨文中已有介词用法。

从上面例证可以看出,“在”作为“存在”来讲,不表示具体动作,只表示事物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这空间和时间的具体意义还得由“在”的实语来表达。这就为实词“在”的意义虚化为介词“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9]

我们已经知道,“在”在古代虽然主要是作为实词义出现的,但是作为介词出现也不在少数。那么“在”什么时候开始作为介词而普遍出现的呢?

根据查找先秦典籍,以《商君书》为例,能够发现许多实例:

(27)故为国之数,务在恳草;用兵之道,务在壹赏。(虚词)

(28)故曰: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先知也。(实词)

(29)故曰:四战之国务在守战。(虚词)

(30)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治于金、陶于土也。(实词)

(31)明主在上,所举必贤,则法可在贤。法可在贤,则法在下,不肖不敢为非,是谓重治。不明主在上,所举必不肖,国无明法,不肖者敢为非,是谓重乱。(虚词)

(32)谈说之士资在于口,处士资在于意,勇士资在于气,技艺之士资在于手,商贾之士资在于身。(虚词)

(33)悲怜在心,则使勇民更虑,而怯民不战。(实词)

(34)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虚词)

(35)中世有汤、武,在位而民服。(实词)

(36)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虚词)

(37)圣贤在体性也,不能以相易也。(实词)

(38)故民之力尽在于地利矣。(虚词)

(39)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虚词)

(40)故民,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令学问,在上所与。(虚词)

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商君书》共有14处出现了“在”。其中5处是实词,而剩下的9处都是介词。并结合张玉金等认为“在”在甲骨文中已有了介词的用法,可以看出“在”真正普遍使用就是在先秦时期。同时也能够看出在“在”虚词化以后,“在”的实词与虚词两种用法几乎是同时并存的。

三、小结

结合上述实词“在”和虚词“在”所出现的文献典籍,我们能够发现,“在”的实词和虚词用法几乎是同时并存的,它由一个实义动词虚化为一个兼有动词和介词性质的词,新旧用法同时并存。同时,大量的实例表明,“在”作为介词普遍出现是在先秦时代。

注释:

[1]Meillet,A.Le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s.Scientia,1912,(12).

[2]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4期。

[3]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4]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 和发展》,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5]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9页。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7]向熹:《简明汉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版。

[8]张玉金:《甲骨文虚词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9]赵玲珍:《古汉语中的实词虚化现象刍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李慧 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 241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法化介词
介词with的用法及翻译
介词不能这样用
宾语前是否要加介词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介词填空专练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