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岳飞的词作

2014-03-20张传伦

文学自由谈 2014年3期
关键词:满江红秦桧李敖

●文/张传伦

少小时,听乡绅“说岳”,大人们嗟叹不已,说我们这个国家出最好的人,也出最坏的人,这一好一坏,“自古正邪同冰炭”的两个人,正是岳飞和秦桧。岳飞被杀于风波亭,千古奇冤,要杀岳飞的是秦桧,更是身兼皇子皇弟的宋高宗,因为最不愿徽钦二圣还驾的正是这位当朝的皇帝,金瓯叹缺、偏安一隅的皇帝也难舍九五之尊。

朝野上下多年的战和之争,终于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即将大胜而划上句号,决定岳飞命运的时候也就到了。高宗明谕主和之意,秦桧说还请陛下慎重考虑三天,再做定夺。元帅岳飞绝不是国务总理秦桧可以轻易杀掉的,皇上铁心杀岳,他才敢有恃无恐地组织实施。三天后,皇上圣意已决,主和。秦桧第一要做的是罗织岳飞的罪名,封建社会奉旨杀人、依律杀人也要有无可逃逭的罪名方可定谳行刑,而岳飞的忠诚是无懈可击的,于是元帅韩世忠问秦桧“岳飞的罪名是什么”?秦桧回答“莫须有”。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个“莫须有”,是“没有必须有”,“也许有”。新的解释是,陈鲁豫采访李敖,李敖说他在宋书中查到,“莫须有”是宋时的口语,什么意思呢?“等等看会有。”李敖没有说明是在哪一本宋书中看到的。

2010年,李敖在刘长乐的安排陪同下,访问杭州,许是因了岳王坟就在西子湖畔的缘故,李敖谈岳飞,爆料最多,举其大要有三:言及“莫须有”这一罪名,较之接受陈鲁豫采访时,稍有不同的是他特别声明查阅了二百多种宋书,方得此结论。更为爆冷的一条是理学家朱熹不喜岳飞,针对岳飞有“骄兵悍将”之讽,此语于“岳家军”亦不无贬抑。其三,岳飞被杀有一罪名是岳飞骂皇帝乘坐的车,侮辱圣上。秦桧的“等等看会有”,最终找到的会不会是这“指斥乘舆”的罪名呢?李敖没有说,至于李敖此番说出有此“指斥乘舆”的罪名,所依何本?仍是无一语涉及,所幸李敖其人是考据的高手,一向善用证据说话,斯言不虚,亦乎可信。

稗记有传秦桧构岳飞狂悖之罪,妄比开国皇帝赵匡胤,捏造岳飞曾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建节”。

《宋史·岳飞传》记秦桧陷岳飞另一罪名是“应诏淮西不救”,指岳飞在绍兴十一年淮西战役中,高宗十五次御札令岳飞进师,岳飞按兵不动。秦桧为掩盖真象,待岳飞初下狱,“桧令亲党王会搜其家,得御札数箧,束之左藏南库”,十五御札尽在其中,可以洗清岳飞这一罪名的原始证据,被秦桧蓄意藏匿。孝宗时,岳飞彻底平反,岳飞三子岳霖请于孝宗,赐还被抄御札。

岳飞文武全才,有诗文传世,声闻遐迩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自明代中叶以后,每当国难当头、外侮当前,这首词无疑是鼓舞国人奋起斗争的冲天号角。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清晨播放的第一个曲目是这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首词可以产生伟大的号召力,文学艺术有如此作用,于国史中观之,此乃绝无仅有的孤例。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差强可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做等量观,法国社会每逢时局动荡,统治者都会将此油画从博物馆壁上摘下,藏之库房,唯恐女神手中的三色旗一变而成爆发起义的导火索。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的原作真迹,面世百年,从无疑问。而令国人遗憾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近代学者余嘉锡最早著文指出非岳飞所作,是为明人的托作。余氏之后夏承焘于1961年发表 《岳飞满江红词考辩》一文,与之桴鼓相应,赞同余氏所论之外,且有新见。1980年,台湾《中国时报》,发表孙述宇《岳飞的满江红?——一个文学的质疑》一文,注重于词的文字内容和词作风格的疑义阐发,这篇文章很快在内地的《参考消息》上转载,迄今为止,余、夏、孙关于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的研究,仍是最有说服力、庶几可为定论的考证,我亦服膺其说,只觉三君考证之文,于文章题目似不应简化命题,《满江红》三字词牌之后,须加诸“怒发冲冠”四字,属岳飞名下《满江红》词有两首,两首词的首句分别是“怒发冲冠”和“遥望中原”,世人知之不多的“遥望中原”,学术界素无真伪之疑,奉为岳飞亲作。笔者于此特为标举,并非要做目珠之判,“怒发冲冠”一词,虽叹托作,犹不失其自明中叶以来无比巨大的价值和无可取代的历史作用,所谓 “疑之而其词不因我而废,听其流行可矣”。然观真作“遥望中原”,声华不振,恒遇世人淡忘,真亦不彰,可为一叹!

“怒发冲冠”一词最早载于明代嘉靖十五年,徐阶编辑《岳武穆遗文》,乃据明弘治十五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文,此之前,不见经传,宋元正史稗文均无一字记载。数百年后,此词忽现于明中叶后期。赵宽碑记中述及岳飞名下另一首五律《送紫岩张先生北伐》,清人王昶考订为明人所作,第五六句“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分明就是“怒发冲冠”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可饮匈奴血”的翻版。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岳飞蒙冤七十年后,其孙岳珂编著《金陀粹编》,未录“怒发冲冠”一词。珂富收藏,玄鉴精微,于宋时贤诗文搜集,不遗余力,更无疏漏乃祖这首声震九州的大作之理。何况其父岳霖先期访求岳飞遗书文稿,始于嘉泰三年恭撰《岳王家集》序文至端平元年再版此书,凡历三十一年,仍未裒辑此词入书,适乃又一力证。

“怒发冲冠”下阕“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一句,严重违背地理常识,岳飞伐金的终极目标:直捣黄龙府!其址在今吉林境内,贺兰山在甘肃河套之西,相距数千里之遥!南宋时属西夏国,“这首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承焘此说,确乎杰识!若止于此,又非完论,妙在其继而据史考证明代北方鞑靼逼居河套,进则骚扰东北西北,由明中叶迄至明亡的一百多年间,鞑靼铁骑鞭锋所向西指甘、凉,十有八九取道贺兰山阴。大明王朝终于在弘治十一年,有赖明将王越在贺兰山的卓越指挥,方始击败鞑靼,打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胜仗,“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决不会有此的”。只有明代人才会有此地理形势的认识和时代意识。有鉴于此,夏承焘进一步推论“怒发冲冠”的作者是明将王越或幕僚代笔之作。然依现有资料审之,明确“怒发冲冠”究为何人所作,落实在名头,尚无铁案可定,明人托作允称无疑。

四十年前孙述宇论文倾向于文学上的质疑,风裁格调,甚以为与岳飞真作《小重山》一词蕴藉大不相同,“《满江红》,激昂慷慨,英风飒飒,是一首英雄诗。但英雄诗是做不到英雄的诗人想望着英雄而创造出来的。真正的英雄心里未必有很澎湃的英雄感情,因为他们既能做英雄之事,便不会把这些豪杰事务看得这么了不起。岳飞多年奋斗和掣肘挫败的阅历经验在情绪上留下了印记,他的“小重山”词,就有一种深深失望而生出的欲说还休的味道。相形之下《满江红》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

拟英雄圣贤之名,托文造事驰情于词翰法书,本意出于宜教化、旌人伦、挽国运,厥为体察时务之必须。许多年来,广大城乡戏曲舞台上最动人的一幕,是岳母刺字,随着岳母手中的芒针在岳飞背上缓缓刺出“精忠报国”四字时,剧情进入高潮,台下的百姓动情、深衙的官员满意、大内的统治者也为忠君爱国的伦理纲常深入民心而欣慰,故事安在第一民族英雄岳飞身上,才最具道德文化的价值,岳母刺字,宋史不传,宋人的笔记和野史亦无记载。《宋史·岳飞传》记岳飞背上有字,未注何人所刺,又非“精忠报国”四字,原文是:“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抗战期间国统区小学生国文课本扉页上赫然印明岳飞 《还我河山》四字草书,此幅横披,史上从无一人见过缣楮真迹、原石拓本,又从何而来?这件杰构凝聚了全国军民抗战意志的寥寥四字,其拼造者是江苏嘉定文字学家周承志,周先生捷思敏锐,以为抗战军兴,亟应吸取民族英雄岳飞的浩然正气,仰岳王神威以振奋民心,遂从相传为岳飞手书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碑拓中,取“河水荥带,群山纠纷”中“河”、“山”二字,“秦没而还,多事四夷”中取“还”字。“奇中有异于仁義”,取義字下半部“我”,组合成《还我河山》四字题额,后经童世亨、金兆梓先后刊登于地图册扉面和杂志之上,及至印在小学生的课本上,从此《还我河山》深入妇孺之心。

《还我河山》,虽非岳飞原作,世人并不计较英雄手泽遗文之真赝,凡有涉先贤之流绪,在中国人的感情世界里,宁信其真。历史学家黄仁宇凭史家睿目,看清了国人的史学观:只重是非,不重真假。

猜你喜欢

满江红秦桧李敖
满江红·贺新年
李敖狱中“贴纸借光”
开庭了
《李敖自传》
养生要趁早
铁铸的秦桧跪像
油炸“秦桧”
满江红·圆明园
满江红•大白山上看日出
“站起来”的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