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善于倾听和引导的班主任

2014-03-13李迪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雅安灾民小雪

李迪

编者按:

在师生交流中,矛盾和误会常常发生。在内心深处,老师和学生都愿意与对方和谐相处,但是,却往往因为不能耐心倾听对方的心声、对对方的言行产生误解,而最终导致矛盾和误会的发生。耐心倾听学生的话,理解他们的心,然后才有可能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认真倾听是一种涵养、一种素质,而耐心引导需要能力、需要智慧。

闲暇时阅读《西游记》,看到悟空学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后,回到花果山自信满满,一会儿到地狱里毁坏生死簿,一会儿又到东海龙王那里抢定海神针,并将定海神针变到无限大,甚至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

我掩卷沉思:悟空如此闯祸,是故意的吗?显然不是。他不知道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里,应该遵循法则、法规,因此与天庭有了矛盾冲突。

再来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吵架、旷课、迟到、与老师闹矛盾……他们是故意的吗?我看未必。至少我们与学生的很多矛盾、误会,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所致。而有效的沟通,需要认真倾听、耐心引导。

一元钱和一支口红——由捐款引发的教育

2013年4月23日,四川雅安地震第三天,学校要求各班利用早读时间组织学生为灾区募捐。

那天上午第一节我应该给三班上课。我一走近教室,就听见班主任辛老师在发火:“国家为了培养你们,花了多少钱!现在雅安地震了,让你们捐点钱,让你们为国家分些忧,这个要求过分吗?看看你们捐款的数目,怎么就那么没有感恩心……”

辛老师一边说,一边气冲冲走出教室,迎面看见我,便对我低声道:“我知道小雪家庭条件蛮不错的,平日里大包小包买零食吃,现在向灾区捐款,她却一点都不情愿,竟然只捐了一元钱。和她要好的学生也跟着只捐一元钱……”

辛老师气呼呼地离开了,小雪等几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嘀嘀咕咕。我审时度势,认为马上上课显然不够明智,便让她们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小雪率先发言:“我们还是学生呢!我们捐款捐的是父母的血汗钱,何况,就算每人捐十元,有什么用啊!”

另一个女孩子也附和说:“辛老师说得没错,我们上学,国家补助了很多钱。但我就纳闷了,既然国家每年补助我们中职学生很多钱,又何必非要在乎我们这点零花钱……”

有几个学生跟着点头,又有学生说:“从小学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捐了多少次款了。虽然每次捐款不多,但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捐款的。”

班长听不下去了,说:“这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别的班级都捐款,就咱们班不捐行吗?难道人家班学生都有钱,就咱们班学生穷,没钱?”

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沉默。班长的话显然不能让同学们服气,却也无言反驳。

等学生情绪平静下来,我说:“同学们的心事我明白了。现在让我谈谈自己过往的经历。我的孩子第一次送我生日礼物时,他才七岁,他用我给他的十元零花钱给我买了一支口红。其实,我平时用的口红都比较贵,但自从有了孩子给我买的这个礼物后,别的口红我就不再用,而是先用这支口红。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纷纷回答:“您在意的不是口红的价钱,而是孩子的心意。”

我点头:“那十元钱本来就是我给孩子的零花钱,孩子用我给他的钱为我买礼物,我特别高兴。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您觉得孩子有感恩之心,有孝心。”

我再次点头:“是的,我是在培养孩子对母亲的孝心、感恩心。同理,雅安地震了,为什么学校要组织大家捐款?难道国家真的穷到了需要同学们——甚至幼儿园小朋友拿出零花钱支援雅安的地步了吗?不是的。雅安灾民需要的不是同学们的钱,而是你们的关心。所以我们捐的不是钱,而是对灾民的关心。捐款只是向他们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学校组织学生捐款也不是走形式,而是希望营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环境,是希望我们拥有这样一种习惯——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伸手帮助他们。由此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是否富足,不在于他拥有多少金钱,而在于他是否有能力给予他人更多温暖。这一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培养的。刚才几个同学说得不错,我们来到学校,为的是学习、是成长,不是捐钱。但培养学生感恩的心并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等,这也是学校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啊!捐钱只是形式而已。”

以上交流,我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自我开放”。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教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学生分享,其目的不在于谈论自己,而在于借自我开放来表明自己理解并愿意分担学生的情绪、困惑,促使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班里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我的这一说法。我不禁感叹:我们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看似很叛逆,其实挺讲道理的。在我们师生的意见有了分歧后,只要能仔细倾听,平等对话,合理引导,学生必然能分清是非。

“安心学习就够了”——对学生的深入引导

且让我把捐款的故事继续下去。

不等下课,小雪就坐不住了,她说她要找班主任请假,打算今天就到灾区做志愿者:“我没捐多少款,但我可以用行动支持,帮助雅安人走出困境。”同学们都惊呆了,纷纷劝她不要冲动。小雪却一副倔强的表情。

我问:“你打算怎么去雅安?”

“我自己坐火车去。”

“你打算带什么东西去?”

“老师,我没钱,也没有物,我只有热心。我会去帮助他们干活,我可以去安慰灾民。”

我问学生:“你们通过电视,看到现在灾区人民每顿饭都吃什么了吗?”

学生纷纷回答:“他们吃的白米粥、白水煮面条,没有一点蔬菜。”

我点头:“而且分量很少,根本吃不饱。你就这样过去……”

学生纷纷说:“你去抢人家的口粮啊!” “说不定会成为人家的累赘。”

小雪不死心,说:“就算我去吃了他们的一点口粮,但是我可以安慰那些灾民啊,我可以去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

我正色道:“小雪,做心理咨询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你没有咨询师的资格证,是不能做心理咨询的。就算你有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也未必适合做医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工作,应该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去做这个工作。你不能拿着灾区的人做实验。而且,据我所知,创伤后应激障碍,至少应该在灾害停止后数月,才开始诊断治疗。”

小雪忽然很沮丧:“那我能做些什么?我只捐了一元钱,又不能去做志愿者……”

我说:“学校组织这个活动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让你们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现在你已经在这个活动中反思了很多,你更加成熟、理智了。你只要安心学习,做好自己的事,就足够了……”

以上对话,我运用了“面质”。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老师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矛盾。其目的并不在于向学生说明他说错了什么话或做错了什么事,而是反射矛盾,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做出正确选择。

“苏格拉底产婆术”——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

身为班主任,我们确实很忙。但是无论多么忙,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也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才可能对症下药。我们常常看见一些老师批评学生时言语像连珠炮似的,其实那些批评的内容多是宣泄不满,是重复了无数遍的老生常谈。学生在受训时之所以一言不发,并非为我们的道理所折服,而是我们尚未开口,学生就知道我们要说什么,或者他们认为沟通无效,干脆懒得理我们。

我认为,第一,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老师不要说此类话:“凡是……都……”(比如“凡是只捐一元钱的同学,都没有感恩心、同情心”),或者“你肯定是……”(比如“你肯定是故意和学校的决策作对。你不捐钱不是没有钱,而是自私”)等。这两种句式在逻辑上有很大的漏洞,会让学生感觉我们不可理喻。因为,我们的感觉和事实真相之间总是有差距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不情愿捐钱,我们断定学生没有同情心、感恩心;而学生看到的是国家给了中职生很多补助,学生纳闷这么强大的国家怎么就非要他们捐出口袋里的零花钱。双方的想法不一致,却不进行有效沟通,自然会有矛盾出现。

第二,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老师需要避免的句子还有“你应该……”“你必须……”等,这些都是居高临下想当然的话,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与老师不平等。从心理学角度看,几乎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对别人俯首帖耳,聆听别人的教诲。被别人耳提面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显示了信息接收者的弱者身份。而自尊又使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强者,渴望依靠自身力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真理性的信息。

因此,老师提出“你应该……”“你必须……”等要求,远不如俯下身子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充分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与学生产生共情,让学生感觉到我们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烦恼、观点等。

这是师生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当师生的心都处于开放状态时,老师便可以用自己较成熟的观念去影响学生。例如,上文我与学生的对话,便是运用“自我开放”“面质”等技巧,一步步询问、引导,让学生推翻自己原先的言论,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种问话方式被称为“苏格拉底产婆术”。

据说,苏格拉底的妈妈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妈妈的工作中受到启发,认识到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真理,都有正确的选择。而老师的角色就如同一个接生婆,要帮助学生“生”出(即发现)他自己的真理。

第三,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老师应当保持清晰的思维,学会辨析。比如上文,我告诉学生捐款只是一个表面形式,实质是对雅安灾民表示关心,是学会感恩……这就是在辨析事情的形式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老师理智的引导下明白事理。

(责 编 卢丽君)

猜你喜欢

雅安灾民小雪
一件可爱的礼物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Watching the Cataract on Lushan Mountain
小雪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雅安藏茶 醇和悠长
雅安砥砺前行金融助力灾后重建
小雪的惊喜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春雨威胁海地灾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