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龄血脉康等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2014-03-04刘社星郝建峰徐艳敏刘燕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36期
关键词:降压片血脉服药

刘社星,李 倩,郝建峰,徐艳敏,刘燕娟

(1. 河北省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后勤管理部卫生管理科,河北 邯郸 056003;2.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

50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全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高血压[1]。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人口占13.26%,≥65岁人口占8.87%[2]。老年人口多了,老年高血压病(HD)患者随之增加。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的患病率,平均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2]。HD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HD的药物,除了常用的钙拮抗剂、利尿剂、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降压药物即中成药。陈倩等[3]从上海市徐汇区2011年5月—2011年7月47 572例高血压患者中,抽取3 800例进行分析,发现在降压药物的选择方面,中成药的使用比例较高,在单药治疗者中,使用中成药较钙拮抗剂治疗的患者血压达标率更高,所使用的中成药有珍菊降压片、山绿茶降压片、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药物。王丽颖等[4]以文献检索的方式,对2006—2010年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从用药频度(DDDs)数据来看,常用降压中成药排列前六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牛黄降压丸、银杏叶胶囊、松龄血脉康、复方丹参片和珍菊降压片。本文对目前松龄血脉康等中成药治疗HD的研究近况进行综合和分析,探讨中成药降压药物的疗效、适应证及应用注意事项,旨在让更多的高血压病患者接受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中成药降压药物,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1 松龄血脉康

1.1松龄血脉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真实世界研究 真实世界研究可以较真实地收集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信息,从而为评价药品的受益-风险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该研究可以弥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往往只关注治疗措施的效力,但无法提供足够的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等缺陷[5]。董振宇等[6]应用RWS观察北京、天津等22家医院共1 854例应用松龄血脉康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旦患者开始入选,要求必须连续入选,不设排除标准。根据药品说明书或医生临床经验用药,如实记录合并用药信息。每2周评估1次,疗程8周。采用自然分组,根据是否合并西药降压药物将所有患者分为合并降压药组(1 048例)和不合并降压药组(806例)。评估用药前、用药后2周、用药后4周、用药后6周和用药后8周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和血压达标率等指标。统计学结果显示,2组5个时间点DB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后2周、4周、6周和8周DBP逐渐降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松龄血脉康单独使用,可使DBP降低10.37 mmHg(1 mmHg=0.133 kPa)。用药前总体血压达标率为12.1%,用药8周后为68.2%;松龄血脉康单独用药组用药前血压达标率为15.5%,用药8周后为77.4%;合并用药组用药前血压达标率为9.5%,用药8周后为61.1%,提示松龄血脉康单用或合用均可以显著提高血压达标率。该笔者认为,松龄血脉康能够有效控制DBP,提高血压达标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2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松龄血脉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者疗效 付莉等[7]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降压组(常规组,R组)和常规降压加松龄血脉康组(松龄血脉康组,S组)。每组各35例,R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替米沙坦40 mg,1次/d;S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 胶囊1.5 g 3次/d,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做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ABPM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R组(119.0±8.5)mmHg、S组(118.0±13.2)mmHg)、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R组(129.0±12.1)mmHg、S组(120.0±8.9)mmHg)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R组(110.0±10.6)mmHg、S组(108.0±8.3)mmHg)和SBP负荷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S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S组DBP值下降较R组好,最大降低幅度为11 mmHg。心率(HR)下降程度(治疗前(85.0±9.7)次/min,治疗后(65.0±6.3)次/min,P<0.05)好于常规组(治疗前(80.0±10.0)次/min,治疗后(74.0±4.9)次/min,P>0.05)。S组谷峰比值(SBP 0.86、DBP 0.78)高于R组(SBP 0.69、DBP 0.62)(P<0.05),2组平滑指数(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血压晨峰现象均得到改善(P<0.05),S组改善程度优于R组(P<0.05)。该学者认为,在联合使用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能更有效地降低HR和血压,特别是SBP和SBP负荷值,降压效应的平稳性更高,维持时间更长,还能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现象。刘芳等[8]在420名年龄(51.28±7.43)岁体检的男性患者中,筛选出60例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 mmHg)者,先进行半年生活方式干预,在生活方式干预前后分别行ABPM。半年后对其中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32例加用松龄血脉康,服用3个月后再次复查ABPM。ABPM结果显示,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半年后血压无明显改善(总平均SBP干预前(125.84±11.63)mmHg,干预后(126.36±10.90)mmHg,增加了0.52 mmHg;总平均DBP干预前(78.26±7.13)mmHg,干预后(77.80±7.30)mmHg,降低0.46 mmHg)(P>0.05),32例加用松龄血脉康3个月后血压有明显下降(总平均SBP干预前(126.80±9.71)mmHg,干预后(121.64±10.26)mmHg,降低5.16 mmHg;总平均DBP干预前(78.50±7.30)mmHg,干预后(73.29±7.23)mmHg,降低5.21 mmHg(P<0.05),提示对正常高值血压者进行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未能使血压下降,加用松龄血脉康后取得满意疗效。

1.3松龄血脉康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连用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 郑卫武[9]回顾性分析112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服用左旋氨氯地平5 mg,1次/d;观察组57例在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同时服用松龄血脉康,2粒,3次/d,2组疗程均为2个月。根据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10]判定疗效,治疗2个月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BP下降34.99 mmHg,DBP下降32.6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松龄血脉康与左旋氨氯地平合用,不仅使血压显著下降,还能改善女性更年期的心悸、失眠和烦躁等症状,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周家棠[11]观察60例更年期妇女高血压和高血脂症患者,服用松龄血脉康,3粒/次,3次/d,观察时间8周。SBP治疗前为(165±10)mmHg,治疗后降至(135±10)mmHg,降低30 mmHg;DBP治疗前为(95±8)mmHg,治疗后降至(84±10)mmHg,降低9 mmHg,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增加(P均<0.05)。提示松龄血脉康在显著降低血压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调整血脂作用。

2 牛黄降压丸

2.1ABPM评价牛黄降压丸的疗效 及孟[12]观察26例门诊高血压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57±10.8)岁,病程(1.91±3.70)a,均为高血压病1级和2级患者。对入选病例停服所有降压药物4周后进行第1次ABPM,然后服用牛黄降压丸2丸,1次/d,随机于每日7:00或21:00服用。2周后交换服药时间,再服2周,分别于服药第2周和第4周复查ABPM, ABPM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24hSBP下降(服药前(153.0±12)mmHg、服药后早晨服药组(135±10)mmHg、服药后睡前服药组(134±9)mmHg,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DBP下降(服药前(85±9)mmHg、服药后早晨服药组(73±6)mmHg、服药后睡前服药组(74±8)mmHg,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P<0.01)),SBP和DBP降幅比较,以SBP降低幅度较大,分别为18 mmHg和19 mmHg。2组治疗后24 h SBP负荷下降(服药前(53.0±26)%、服药后早晨服药组(16±22.6)%、服药后睡前服药组(15.2±21.9)%,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 DBP负荷下降(服药前(44.1±28.5)%、服药后早晨服药组(10.0±8.1)%、服药后睡前服药组(8.3±10.8)%,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负荷和DBP负荷降幅比较,以SBP负荷降低幅度较大。SBP谷峰比早晨服药组为79.34%,睡前服药组为82.3%;DBP谷峰比早晨服药组为68.21%,睡前服药组为71.90%,睡前服药组谷峰比稍好于早晨服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国血压测量指南》[13]中提供的公式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SBP服药前后均在(10~20)%的范围内,为杓型(DT);而DBP服药前为DT,服药后为非杓型(NDT)。早晨服药组和睡前服药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每日给药1次就可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睡前服药组控制血压晨峰现象更佳,2组均未见夜间血压过度降低的不良反应。

2.2卡托普利与牛黄降压丸治疗高血压的对照和联用研究 刘峰[14]选择214例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和对照组105例,治疗组服用卡托普利 6.25~12.5 mg/次,2~3次/d;对照组服用牛黄降压丸 1丸,3次/d,均为口服。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改善情况分为优、良和差。结果显示:治疗组优良率8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1%(P<0.01)。治疗组服药时间(92.24±16.35)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2.14±10.17)d(P<0.01)。提示牛黄降压丸降压疗效不如卡托普利,但降压及改善症状所需时间短于卡托普利,有助于提高患者应用牛黄降压丸降压的依从性。蔡秉惠[15]观察70例HD 1~2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牛黄降压丸1丸/次,1次/d,疗程4周。观察期间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和抗心肌缺血药物,配合低钠饮食。2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SBP下降值为23.7 mmHg,DBP下降值为16.8 mmHg;而对照组SBP下降值为18.9 mmHg,DBP下降值为14.1 mmHg。2组血压下降幅度以SBP为大,与及孟[12]的观察结果有相同之处。观察期间未出现需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该学者认为,牛黄降压丸联合卡托普利治疗HD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2.3眩晕宁与牛黄降压丸对2级高血压的对照研究 马晓莹等[16]观察185例住院高血压2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眩晕宁2片,3次/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牛黄降压丸1丸,3次/d,10 d为1个疗程。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以SBP降低为著,对照组治疗后降低28.43 mmHg,治疗组降低23.18 mmHg;DBP对照组治疗后降低18.53 mmHg,治疗组降低13.73 mmHg,与及孟[12]、蔡秉惠等[15]观察有相同之处。该作者认为,眩晕宁与牛黄降压丸治疗2级高血压均有良好的疗效。

2.4牛黄降压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康永芬等[17]观察50例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可见粥样硬化斑块,给予患者牛黄降压丸小蜜丸,30粒,2次/d,服用2个月。服药前后测血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超声测定粥样斑块的厚度,采用Crouse斑块积分法计算出患侧斑块总积分。统计学结果显示,用药前NO低于正常,用药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用药前肿瘤坏死因子明显高于正常,用药后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双侧颈动脉超声总积分分别为(3.25±1.42)mm和(2.83±1.06)mm,提示牛黄降压丸可使斑块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含量下降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上升均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服用牛黄降压丸后升高NO含量和降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提示牛黄降压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 珍菊降压片

3.1ABPM评价珍菊降压片的疗效 施萍等[18]观察HD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33~70岁;病程2~25 a;高血压1级46例,高血压2级34例。入选病例停用所有降压药物2周后做ABPM,监测完成后口服珍菊降压片1片3次/d,服用8周后复查ABPM。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4 h平均SBP下降(服药前(155.0±13)mmHg、服药后(129±9)mmHg,下降26 mmHg,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平均DBP下降(服药前(87±9)mmHg、服药后(75±7)mmHg,下降12 mmHg,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和DBP降幅比较,以SBP降低幅度为大。2组治疗后24hSBP负荷下降(服药前(55.1±25.2)%、服药后(14.5±7.1)%,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DBP负荷下降(服药前(45.3±27.5)%、服药后(13.7±6.3)%,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负荷和DBP负荷降幅比较,以SBP负荷降低幅度较大,40.6%。以《中国血压测量指南》[13]中提供的公式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SBP服药前后均在10%~20%的范围内,为DT;而DBP服药前为DT,服药后为NDT,与及孟[12]的研究有相同之处。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出现低血钾,补钾治疗后恢复正常,未中断服药治疗。苏海等[19]观察34例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前ABPM显示SBP和DBP均为NDT(分别为(8.1±1.6)%和(6.2±1.8)%),服用珍菊降压片2片3次/d,8周后复查ABPM,夜间血压下降率SBP和DBP均恢复为DT(分别为(12.9±2.1)%和(12.5±2.6)%),提示珍菊降压片可以改变非杓型HD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3.2珍菊降压片服药时间与降压疗效之间的关系 孙锦贤等[20]利用ABPM评价珍菊降压片早、中二次服药与降压疗效之间的关系。将80例高血压1~2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入选病例先停用所有降压药物2周,停药期间服用安慰剂。2周后进入为期8周的对照试验,试验组服用珍菊降压片,早2片,午(14:00)1片;对照组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3次/d。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做ABPM,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4hSBP下降(试验组服药前(141.0±3.8)mmHg、服药后(120.2±7.5)mmHg,下降20.9 mmHg;对照组服药前(143.2±2.5)mmHg、服药后(121.1±8.6)mmHg,下降22.1 mmHg,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平均DBP(试验组服药前(93.6±7.3)mmHg、服药后(78.9±7)mmHg,下降14.7 mmH g;对照组服药前(94.2±2.7)mmHg、服药后(79.2±6.6)mmHg,下降15.0 mmH g,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和DBP降幅比较,以SBP降低幅度为大。以《中国血压测量指南》[13]中提供的公式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2组SBP服药前后均在10%~20%的范围内,为DT;而2组DBP服药前为NDT,服药后为DT,与苏海等[19]的研究与相同之处。治疗后夜间血压最低值均出现在对照组,有2例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该学者认为,珍菊降压片早、中2次服药,降压疗效与日服3次等同,服药依从性好,可预防夜间低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伤。

3.3珍菊降压片对血NO、内皮素等辅助检查含量的影响 方焕荣等[21]在给老年高血压1~2级142例患者服用珍菊降压片的同时,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做对照,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治疗后做统计学监测发现,治疗后2组SBP和DBP显著下降(P<0.01),以SBP降低幅度为大,HR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2组NO、ET、CG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O、CGRP含量明显增高,ET显著下降(P<0.05或P<0.01)。NO、CGRP含量下降,ET含量增加,提示高血压患者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而珍菊降压片可以减轻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预防后续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HD患者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夏明[22]在给50例高血压1~2级患者服用珍菊降压片的同时,设对照组患者50例,服用复方降压片,治疗前后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治疗后做统计学分析,降压疗效珍菊降压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Ang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gⅡ含量显著下降(P<0.01),提示珍菊降压片降压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浆AngⅡ含量有关。

4 小 结

本文采用对照的方法,对松龄血脉康、牛黄降压丸和珍菊降压片三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降压药物的疗效、服用时间、对血中辅助检查指标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中成药治疗高血压对于1~2级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降低血液中对机体有害成分等优点。信富荣等[23]、吴晓青等[24]曾撰文指出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存在的不足之处:①各位学者普遍报道临床疗效好,但重复性较差;小样本研究较多,临床结论可信度不高,今后应当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以及前瞻性的研究观察;②临床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③西药降压药的作用机制已被详细阐明,而中药降压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影响降压中成药的合理使用;④使用中成药降压时要有新的评分标准,提高中医治疗HD的有效率并使之具有权威性;⑤应尽快制定供西医大夫使用的治疗HD中成药的使用指南。珍菊降压片已进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1],期望更多的中成药降压药物也能进入今后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J]. 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76-82

[3] 陈倩,顾杰,张向杰,等. 上海市徐汇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现况调查及其与降压达标关系的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3,12(4):263-267

[4] 王丽颖,李元,刘孟宇,等. 2006—2010年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109-110

[5] 谢雁鸣,毛平,田峰.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应用前景的探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3):324-327

[6] 董振宇,高颖,吴圣贤. 基于真实世界的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274-275

[7] 付莉,毛振兴,王静,等. 松龄血脉康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的影响:随机单盲对照试验[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6):509-512

[8] 刘芳,丁翊,吕孙成. 正常高值血压者综合干预疗效观察[J].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5):407-409

[9] 郑卫武.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29-30

[10] 韩学杰. 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初稿)[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611-613

[11] 周家棠. 松龄血脉康对更年期妇女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3,26(2):278-279

[12] 及孟.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牛黄降压丸的疗效[J]. 中成药,2009,31(10):附11-附13

[13] 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01-1115

[14] 刘峰. 长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 当代医学,2011,17(2):229

[15] 蔡秉惠. 牛黄降压丸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天津药学,2009,21(4):36-37

[16] 马晓莹,于金芳. 眩晕宁与牛黄降压丸对2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0):871

[17] 康永芬,张爱民,舒畅. 牛黄降压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44-1045

[18] 施萍,姚黎. 珍菊降压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病降压疗效的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1289-1290

[19] 苏海,刘锋. 珍菊降压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J]. 中成药,2009,31(8):附21-附22

[20] 孙锦贤,余静珠. 珍菊降压片早、中二次投药的降压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14):5-6

[21] 方焕荣,张向红,庄晓丹. 珍菊降压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78-3279

[22] 夏明. 珍菊降压片调控Ang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0,27(4):61-63

[23] 信富荣,韩学杰,刘兴方,等.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及述评[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6):638-641

[24] 吴晓青,杨婷. 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4):37-40

猜你喜欢

降压片血脉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松龄血脉康胶囊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珍菊降压片 服用须讲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血脉里的眷恋
服药先分阴阳
血脉之恋
蒺莱降压片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