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校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的思考

2014-03-02刘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奖助学金助学金困难

刘聪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关于我校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的思考

刘聪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的实施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为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笔者从本校出发,探讨了独立学院在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方面呈现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学校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制度的对策,为学校资助工作者提供了参考意见。

国家奖助学金现状原因对策

1 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背景

国家自2002年起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对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做了部署和规定。同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出台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指出“本法所称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学院符合资助条件。至此,包含独立学院在内的民办高校,才从制度上成为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对象。

国家助学金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平均2000元(2010年提高至3000元),每年资助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分为一等、二等、三等3个资助等级。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奖学金是每人奖励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新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在资助力度和覆盖面上,都比以前大幅提高,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强有力地支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新政策实施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认真分析,找到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政策。

2 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实施的现状

2.1 国家奖助学金发放覆盖面广,真正的贫困学生难以确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逐渐加大对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的投入。独立学院同样受惠,每年能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人数也不少。而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独立学院是按照学校的教育成本收费,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所以独立院校的学费较普通高等院校稍贵,学生对于能上独立学院读书的同学的看法即是“能来念三本院校,家庭经济不会很差,因为学费本来就很贵”,故造成大家对贫困生的界定很难。另,通过对本学院2013年大一年级860名学生做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分析,得出:

表1 被调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备注:所有数据皆为2013年的)

从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人数比例不高,从某个单独的班级来看,特别困难学生一般不会超过班级人数的10%,而其他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别不大,有能力负担学费。助学金的发放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不是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助学金发放给那些家庭收入一般但生活没问题的学生,这样就有违助学金设立的初衷。基于上述情形,提出对于助学金发放的建议是要重点的、高强度的资助那些为数不多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

2.2 学生对国家奖助学金的态度缺乏感恩意识

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大,覆盖面广,造成很多学生都趋之若鹜。没有想过助学金设立的初衷是要给最困难和最需要的同学。很多同学都抱着“你可以申请,我为什么不可以申请”,“反正都是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等,极其不为他人考虑,只顾自身利益的思想,对国家实行这种制度的感恩之心荡然无存。甚至有的学生用获得的助学金过着买奢侈品、穿金戴银、挥霍无度的生活,更让其他的同学眼红。有的学生还养成了“等、要、靠”的思想,这些都是实行国家奖助学金制度所不愿看到的局面。

表2 贫困生申请各类资助所占比例

表3 不同年级的学生申请助学金的比例

从上面两个表,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所有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申请了无偿资助性质的国家助学金。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但实际情况是,勤工俭学的岗位是“僧多粥少”,只有极少数各别的学生能够申请上岗。另外随着年级的升高,申请国家助学金的人数越来越多,正如有时学生工作者所感慨的:一年级“两眼汪汪”,感动;二年级“你争我抢”,醒悟;三年级“剑拔弩张”,志在必得。

2.3 学校对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的落实存在困境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落实的困境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民主评选过程以及奖助学金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认定的标准缺乏量化。首先,不同的人、不同地区对于贫困的界定不同;其次,现今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形是非常罕见的,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定义贫困,真正贫困的学生应该是寥寥无几。认定的贫困证明书缺乏信度。由于是国家财政拨钱,当地政府通常都愿意做一个顺水人情,给学生开证明盖章。这使得贫困证明的信度大打折扣。在民主评选过程中,存在“拉选票”的现象,凭人缘评选的现象,还有走两个极端(单凭成绩或者单凭贫困证明)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容易造成奖助学金评选不公平、不公正,与我们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原则相背离。奖助学金制度的实施,现助学金的名额已超出家庭经济确实较贫困学生的人数,很大一部分家庭经济还可以的同学也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这容易导致同学关系紧张,为了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另助长了学生“不劳而获”、“等、靠、要”的思想。因为都是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国家助学金的本意是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度过难关,但却成了某些学生买奢侈品,过奢侈生活的跳板,这和国家实施奖助学金制度的初衷相违背,同时也与财富的按劳分配相矛盾。

3 现状存在的原因

3.1 国家层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利国利民、惠民政策的实施,以及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显著提高。当然,有的地方还存在贫困现象。国家在设立奖助学金标准及名额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现今的实际情况,覆盖面及额度是否应该调整,针对不同的地区的贫困界定是否应该灵活处理,是否能让奖助学金的“鼓励优秀、资助贫困”作用充分发挥。而不是成了大家都想抢到手的“香饽饽”。

3.2 学生层面

首先,学生本人及家长对于助学金的态度的改变,在未进校以前就打听好怎样才能获得国家助学金,无论自家是否是贫困,一心只想到能拿到助学金最好。其次,学生在利益面前的帮困心理极弱,争当贫困生。平时显摆自身家庭条件,到评选助学金的时候又哭穷,这让同学关系紧张。另外,学生对于国家奖助学金的初衷没有非常了解,感恩及济困帮扶心理意识缺乏,自私、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泛滥。

3.3 学校层面

首先,贫困认定在每学年开学初,特别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单凭贫困证明书很难定论学生是否贫困。其次,贫困的标准很难量化,没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标准又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形。再次,评选过程中,某些可以规避的不公平、不公正因素没有排除,以致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存在。另外,学校的监督机制是否完善,也是保证贫困认定及民主评选公平、公正进行的有力措施。

4 建立健全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制度的对策

4.1 严格把关贫困生认定工作

贫困生认定要打学生入学就开始放心上,在迎新的时候关注学生是否是通过“绿色通道”报道,穿戴情况及陪同家属。贫困学生穿着都比较朴素,一般陪同家属都比较单一,或是独自一人前往。其次,建立贫困生档案,关注家庭经济特殊困难或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以后每年在档案库基础上增减。再次,通过同寝室、班级同学了解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是大手大脚、爱消费型,还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型。最后,辅导员可以通过和学生本人的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家庭情况。有的学生家境贫困,但不爱与人交流,让大家不了解她的情况,以致不知如何认定。

4.2 规范和公正奖助学金评选过程

奖助学金的评选至少有两个环节,一是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二是已认定的学生进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申请然后评选。无论是对于哪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规范和公正对待。在奖助学金评定之前,各班级要成立民主评议小组。小组成员由班级同学选举产生,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参与并监督整个评选过程。结合贫困认定的困难等级,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来评选助学金的等级。初步确定的名单在班级进行公示,接收师生监督,如有异议及时反映。

4.3 奖助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现今来说,真正贫困的学生比例不大,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来说国家确实应该资助其完成学业。而对于很大一部分能正常完成学业,且成绩、各方面表现也不错的同学来说,应该加大奖学金的力度。降低奖学金的单笔额度,增加名额。或是减少助学金的名额,增加奖学金的名额。对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帮助,对优秀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同时也能调动普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形成“等、靠、要”或“我贫困、我光荣”的思想,改变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4.4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

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要通过日常的周末集中、班级主题班会及个别谈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教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解读国家有关资助的相关政策,明白政策实施的意义所在。同时,要心存感恩之心,关爱之心,怜悯之心。感激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关爱同学,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培养人性的真、善、美、爱,构建和谐互助的班级氛围,共创美好的校园环境。

4.5 建立奖助学金使用跟踪监督及追回制度

合理有效地使用奖助学金是对国家实施此项制度最好的报答。首先,对于学生使用奖助学金进行诚信承诺要求和自律要求,既保证评选过程中提供的材料真实可靠,同时承诺将奖助学金用于正常的学习、生活开支。其次,成立奖助学金使用跟踪监督小组,及时了解奖助学金获得者(特别是助学金获得者)的日常消费情况,杜绝利用资助金过奢侈生活的现象。最后,确立国家奖助学金惩罚收回制度。一旦发现受资助学生存在奢靡生活、违规违纪等行为,学校有权利停发、扣除或追回以发放的国家奖助学金,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国家奖助学金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激励和保障作用。

[1]余启军.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落实中的畸态现象及矫正路径[J].经济监督.2013,(28).

[2]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Z].2007-5-13.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Z].2007-06-26.

[4]陈敏娜,潘正钦.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才智.2012,(20).

[5]孙玲,姜丽娟.独立学院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方法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

[6]朱鸿飞.高校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8).

[7]张砚清.新形势下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3,(08).

[8]凌云.从辅导员角度看国家奖助学金的发放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3,(09).

[9]吴安辉.大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发放中的畸态及其矫正[J].中国青年研究.2013,(04).

责任编辑:邓荣华

G647

A

1672-2094(2014)03-0113-03

2014-04-19

刘 聪(1988-),女,四川隆昌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奖助学金助学金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中国银行:云南首个自行研发奖助学金代发系统落地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选择困难症
有困难,找警察
高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惠民效果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对班级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