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学设计入手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以西南大学网络“国培”为例

2014-03-02潘英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国培教学活动技能

潘英

(1.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2.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从教学设计入手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以西南大学网络“国培”为例

潘英

(1.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2.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教学准备活动,一直以来都备受教育界瞩目。基于2011年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2013年贵州省遵义、贵安新区“国培”计划教师的教学培训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中抽取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分析发现,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中存在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教学活动设计过于注重形式、英语语言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要求提出建议以期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新课程标准;专业发展;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希望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和为达到该目标应采取什么方法的设想和决定,包括对背景的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活动。本文讨论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实际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课堂教学计划,具体为教师的教案,包括对特定教材的使用步骤,内容的组织,课堂时间的分配,讲解与操练活动的安排。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而参与“国培计划”的培训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培训对象多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培训中能发挥骨干作用的教师。其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初中英语教师的水平。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师不能脱岗接受培训,因此网络培训逐渐成为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网络“国培”也因其形式的特殊显现其优势。有教师认为网络是实施“国培计划”的有效载体和途径。(然而,在这种特殊的培训方式下,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抽取了30名参加西南大学2013年贵州省遵义、贵安新区远程“国培”计划(简称网络“国培”)的英语教师(其中中学15名,小学15名)提交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中存在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教学活动设计过于注重形式、外语语言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情况。笔者主要从2011年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简称为“新英语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来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1 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明确

教师在进行教学以前,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效高低。好的学习效果常常源于教师对该课教学目标的认真仔细的规划。鲍里奇(2002)认为目标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它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更有价值的学习以及向学生告知教师对他们学习活动的期待[6]。英语教学同样如此。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B.S. Bloom)认为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7]。在我国,具体到教案中的单元或者课时目标,则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确定。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应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知道这些行为和步骤的信念。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1]

在抽取的30名网络“国培”教师的单元和课时教学设计中,所有中学和小学的英语教师都列出了语言知识目标,且都根据学生的情况从词汇和语法进行设计。这跟传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然而奇怪的是,这些语言知识目标竟然无人涉及语音方面的内容。这可能与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关。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分别都有18人提及。(见表1)但是在语言技能方面主要侧重说的能力,只有极少人提及写和听、读的能力培养。反映了目前国内强调听说能力的英语教学趋势。情感态度目标的设计可看出目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而且在所抽的这些设计中,中学的教学设计中对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目标似乎并不关心,表中统计的3人都是来自小学的设计。这可能与中学升学压力有一定关系。

表1

以下就两位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普通教师案例

第一,能够听、说、认读句子:What is your hobby?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第二,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collecting stamps, riding a bike, diving, playing the violin, making kites.

这是一例典型的传统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该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包含两个句型和部分词汇短语的知识目标,其中含有“能够听、说、读、写”的表示语言技能的描述。实际上还是对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的另一种解释。目标不涉及对学生情感和道德的教育,也没有学习策略的训练,更没有文化知识的传播。这样的设计在大力提倡教改的今天无疑是落后和需要大大改进的。

班级推优的案例:

第一,知识目标:能听懂并会说“Let’s talk”中的会话。

第二,能力目标:学生会使用句型:I have a new schoolbag. What colour is it? It’s…

第三,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该案例似乎理解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因为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了三个部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思想。其语言知识为对句型的掌握,语言技能主要为听说,然而在能力目标中的这句话“学生会使用句型…”,其实教师可以更具体地运用到听、说、读、写的技能中去。此外,案例中的情感目标会让人误以为教材里有中国的四大发明相关的内容,而实际上教材中并未涉及此方面的内容。新课标中指出,情感态度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这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规律是不相符的。

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发展水平。对农村英语教师的培养应该继续帮助其提高英语专业知识,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加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特别是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2 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而教师和学生是交互主体。正是教学的多主体性,使得教学需要多主体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教学目的[3]。

分析发现,30名网络“国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各个不同层面设计了很多有趣生动并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基本能够明确活动的意义。活动的形式也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但是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导入活动过多,内容针对性不强;活动设计的步骤和环节之间关系不紧密;活动的组织缺乏有效性,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不够深入等。

以“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将warm-up设计为音乐欣赏,然后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这个设计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激发出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艺术意识,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活动设计。而在进入下一个活动的时候直接一句“Good, you have expressed yourselves clearly. Now who would like to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about Carmen’s and Xu Fei’s preferences that we learned in the last class?”教师似乎明白教学启动阶段为复习旧知识并引入新学习内容。但是前后两个活动之间似乎并没有多大关系,该教师只是机械地把两个该在这一阶段完成的活动放在一起而已。该教师后面的教学活动大多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过渡的。这也不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关于用音乐来做warm-up的教学设计似乎很受教师们的青睐,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很多老师一开始就放一首歌曲,无论所放的音乐或者歌曲是不是与教学相关,说是为了激发兴趣。其实激发兴趣的活动有很多,音乐只是其中的一种,老师们需要多思考学习掌握利用音乐在语言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活动。主要包含教学启动、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和总结[2]。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第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

第三,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4]

3 教师的语言使用不规范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还是二语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在我国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语言上的权威性是历史上就形成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更应注重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分析显示,30名网络“国培”教师的外语使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小学的教学设计多采用汉语,有少量中学教师使用了英语。这些教师的设计中出现的语言使用错误或者不规范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口笔语误用,大小写以及格式等方面。其中,拼写错误,表达格式以及中式英语表达的错误都超过了半数以上的教师人数。(见表2)笔者甚至在一篇以汉语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发现有多达十个拼写错误。排除教师对电脑使用技巧的熟练程度,足以看到网络“国培”教师的语言技能存在较大的问题。

表2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设计案例:

T:Dutch means people from Holland, language spoken in Holland and other things about Holland.I want some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great artist,Vincent van Gogh, who can Hands up!

这句话前半句本身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对同位语接受相对较慢,试想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词,听到老师解释“Dutch”是“people”,后面又来一个“language”,估计听完还是不太明白。再看后半句“I want some students to…”,现代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中心,其实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我们的很多教师还是持有传统的“我让你如何”教学方式。如果这句话换成“Would you lik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great artist,Vincent van Gogh, who can Raise you hand,please!或许效果会更不一样。

教师的语言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农村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不仅要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其薄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是培训机构应该关注的重心。

4 对网络“国培”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我们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我们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朱旭东提出重建农村培训模式要关注教师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角色、不同特色的不同需求。在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中必须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学科能力的问题。同样教师发展的三要素(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也需要引导、辅导和激励农村教师通过阅读与儿童发展为中心领域的材料以便教师能够在课堂具有儿童的整体发展观[5]。

参加网络“国培”计划的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更新观念,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应该对国内外现代语言理论和教学方法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并理清可应用于实际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所教的语言材料,对教学目标制定要更加具体,帮助学生从真实的语境中理解意义、用法和语言形式。在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活动时,既要从语言形式巩固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实际使用的语境和意义考虑,这就要求老师更多参加各级各类的集体性教研活动,相互观摩和交流。多阅读一些语言教学法的资料,加强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认知水平、人文情感的综合训练。加强集体备课,互相听课,更灵活使用各种课堂教学方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Z].2012.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何广铿,孔宪煇.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3.

[5]朱旭东.论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系统的重建[J].教师教育改革,2011,(11):23.

[6]加里·鲍里奇,易东平.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Bloom B S, Krathwohl D R.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1]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J]. 1956.

[8]Day.C.Developing Teachers:the Challenges of Life long Learning[M].London:Falmer Press,1999,4.

[9]Richards Jack.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M].CUP. 1994.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 Teachers’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 Teaching Design—Taking Southwestern University’Network "Chinese Culture" as an Example

PAN Ying
(1.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0; 2.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B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design in the Chinese culture training based on the newest fulltime English Curriculum in2011,we found three problems of vague objectives, ineffective activities and misuse of English.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the view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th the concept of course design in order to promote English education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New English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Design

G451;G623

A

1672-2094(2014)03-0106-04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4-04-10

潘 英(1979-),女,苗族,贵州长顺人,贵州省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国培教学活动技能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国培计划课程资源在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画唇技能轻松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