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法在糖尿病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应用

2014-02-18舒礼佩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肾镜肾结石经皮

舒礼佩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不同麻醉方法在糖尿病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应用

舒礼佩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糖尿病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该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快,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大;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糖值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上述观察指标的比较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均安全可行,各有优缺点,但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显著优于全身麻醉的方式。

麻醉;糖尿病;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结石的临床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临床复杂性肾结石通常体积较大,质地较硬,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需有效的手术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术式[2],被广泛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中,但是外科手术的操作的刺激可能会导致机体的代谢紊乱和正常的生理调节功能的变化。为研究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糖尿病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该文以该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肾结石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均为ASAⅠ期-Ⅱ期。

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010版),即:空腹血糖值在7.0 mmol/L及以上或者餐后2 h的血糖值在11.1 mmol/L以上。

按照患者手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不同,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9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2±3.5)岁;患者的结石平均直径为(3.0±1.2)mm。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5±3.1)岁;患者的结石平均直径为(3.1±1.1)mm。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确诊之后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和降糖处理,把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表现平稳符合手术指征时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严格的监测,以10 mmol/L到13 mmol/L为宜。

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麻醉诱导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和维库溴铵全凭静脉诱导,给药剂量分别是3~4 mg/ml、1.5~2 μg/kg和0.1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以及芬太尼静脉注射。

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点用T10-11,常规消毒后用2%的利多卡因做试验剂量和0.5%的罗哌卡因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情况以及术前,术中和手术后1 h和24 h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对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麻醉之前,生命体征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完成麻醉后的1 min以及术中碎石时、手术结束时,在SBP、DBP以及HR、SpO2四方面的变化,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患者极为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情况(±s)

表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情况(±s)

组别T1T2T3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118.39±12.39 117.62±11.92 84.83±8.38 85.20±8.94 93.29±10.89 92.42±9.82 95.39±10.39 96.19±11.34 104.39±10.53 108.62±11.13 78.74±7.32 85.18±8.83 76.22±7.35 85.45±8.46 98.39±10.39 95.19±11.34 114.35±11.29 120.62±12.63 81.75±8.26 85.20±8.63 84.95±8.14 91.45±9.28 99.55±10.48 96.19±10.34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1 h和24 h的血糖变化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统计结果如表2。

两组患者术后均有恶心呕吐、血压改变、呼吸改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均无酮症酸中毒或者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31/4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0/4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值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值的比较(±s)

组别术前(mmol/L)术中(mmol/L)术后1 h(mmol/L)术后24 h(mmol/L)观察组(49)对照组(49)9.5±1.8 9.2±1.7 10.8±2.1 11.2±2.2 12.2±2.8 13.8±3.1 14.0±2.2 16.3±2.7

3 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小,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3]。即使是微创手术,也要考虑到手术操作刺激对患者的影响以及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本身机体内的代谢发生紊乱,并多伴有血管神经病变或者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患者的免疫力差,对手术的耐受性也比较低,在行手术治疗时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麻醉方式选择不当会导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机体失代偿状态,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还可能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时候,麻醉会使手术的应激反应增强,机体内的激素分泌紊乱,糖原异生加快,组织细胞利用糖的能力降低,进而引起患者机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加大了围手术期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低氧血症、肺水肿、脑梗塞等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几率。患者在手术后表现出血糖升高与多种激素的拮抗作用有关,这些激素能拮抗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加大糖原异生和分解的程度和降低糖类的摄取与利用率,而升高的血糖会促进肝糖原、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形成恶性循环。因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肾结石患者意义重大。

在该次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在实施麻醉之前,生命体征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完成麻醉后的1 min以及术中碎石时、手术结束时,在SBP、DBP以及HR、SpO2四方面的变化,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患者极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1 h和24 h的血糖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文对比了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在糖尿病患者的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发现两种麻醉方式均安全可行,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而且麻醉效果各有优缺点,但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显著优于全身麻醉的方式,其对于减少手术引起的血糖波动,降低外科手术的风险,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1]黄菲,宋平.不同麻醉方法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四川医学,2013,34(6):793-794.

[2]李小军.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6):3435-3436.

[3]王仁儒,张湛英,梁秀萍,等.经皮肾镜取石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55-556.

R587

A

1672-4062(2014)06(b)-0025-02

2014-2014-03-15)

猜你喜欢

肾镜肾结石经皮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