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校本课程,拓宽学科视野

2014-02-12天津市第十四中学孙春淼

天津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本历史资源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 孙春淼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资源做了这样的界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还有很多。校本课程资源就是我们开发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一、选取课程内容,达成课程目标

历史学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历史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或者至多加上几幅历史挂图而已。在这样狭隘的课程资源观念支配下,历史课被学生看成“死记硬背”又无趣的科目。这失去了历史学科本该具有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涉猎广泛,不仅包括农业文化、皇宫官府、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十二生肖、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也包括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民风民俗、衣冠服饰、四大雅戏、器物随身、饮食厨艺、传说神话、神妖鬼怪等等,它们既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世界文明的骄傲。现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很多知识影视作品对他们的影响比课本上学的要多,而贯穿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本应是溶于国人的血液,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我们绝对不能缺失的。我们以“千年古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并采撷其中几片叶子,撷取华夏文明中独特的书法、绘画、建筑艺术,服饰、饮食、茶酒等方面的传统文化之美,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此来满足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的需要。

二、借助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学起辅助和补充作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历史学习的知识范围,关注学生的差异与兴趣,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选取的校本课程的主题就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使其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适当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史兴趣和强烈的学史愿望,增强学习的注意力和主动性,改变历史课“讨人厌”的局面,有助于实现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提高人文素养。

对于内容的编排,我们采用了模块化方式,选取了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一些模块,例如书法、绘画、建筑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有所涉及,但很少深入地介绍,学生也基本上是死记硬背。这次,我们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找寻了大量资料,从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建筑几个模块来介绍中国艺术领域方面的成就,展现了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盛唐文艺、宋元风水意境、明清文艺风潮等中国艺术之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美学观,增强其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三、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学水平

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是主体之一,我们立足于教师实际情况,为满足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多种需要,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高素质提供机会。教师拥有了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力,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是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设计者。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什么”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使之真正为教学服务。历史组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内容相对了解的更多,毕竟很多内容与专业有关,即便不是专业方面内容,教师有兴趣都可以开发出来,这样既可以促进专业发展,又能满足教师凸显特色、弘扬个性的需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材中固化的知识体系和学生活跃的思维不相协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日趋严重的问题,为了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丰富的创造性,我们设计的教学是开放式的,让学生去多多参与,为其留出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拓展,以达到对知识内容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的目的。比如播放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进行资料收集,给影视剧挑毛病等等。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校本课程主题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并体现本校的特色。而学校采用这种主题式校本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这样,校本课程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校本历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