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习近平主席演讲、谈话、文章中的“引用”

2014-02-12及树楠

天津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海外版谈话主席

■及树楠

近一时期,笔者先后拜读了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谈话和文章,深感他知识丰富、才智过人,有大家风范。特别是他在演讲、谈话和文章中大量引经据典,成为一大特色。他曾引用《论语》《礼记》《老子》等我国古代思想典籍中的语句,以及外国作家和名人的言论,此外还有李白、张九龄、王之涣等人的诗歌。如2014年在访问韩国时曾提到2013年韩国总统朴瑾惠访华时获赠的中国书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阐述对中韩关系发展的期许(据新华社)。又如,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曾引用《管子·牧民》中的话:“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再如,2014年5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引用孟子名句、林则徐所题勉联、朱熹名句、法国作家雨果的话,以阐释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据新华社、《北京青年报》)。对文化多样性,习主席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在接受巴西《经济价值报》、阿根廷《国民报》、委内瑞拉“国家通讯社”、巴西“拉丁美洲通讯社”等媒体的联合采访中,就金砖国家合作、中国同四国双边关系、中拉关系、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改革发展、中国外交政策及国际合作等,引用巴西作家保罗·埃科略的话:“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梦想的人手中。”习主席的“引用”体现了他的“文理”(作文的思想、观点、见解)“文心”(作文的用心和方法)“文气”(独特风格)与“文采”(语言艺术)俱佳,使我无限敬佩。他的演讲、谈话、文章涉及内容广泛,就我剪报所见,涉及民本思想、战略思想、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文化的多样性,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实行“人政”“惠民心”,地方官位与担当的责任,核心价值观,公平与正义,和平与安全,中国道路与中国梦,中欧合作,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体现了他多方面的才能与睿智。

习近平主席“引用”的最大特点是:第一,针对性强。习主席的“引用”,决不单纯是为了文章、言辞的华美,而是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战略性。习主席在国外的演讲、谈话大受欢迎,与此有很大关系。第二,“引用”和文章内容紧密融合,恰到好处,天衣无缝。第三,幽默、风趣,富有人情味,亲切、实在。第四,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今天看作是昨天的发展,又根据今天的情况预见未来。他为我们写文章、作报告树立了光辉榜样。

习主席之所以能巧妙地“引用”,和他刻苦学习、大量阅读有着密切关系。他在答记者问时说:“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据《人民日报海外版》)读书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他还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习近平主席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他还谆谆教导党员干部:“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选自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据《人民日报》)“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2006年2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多读书,修政德》,据《人民日报海外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习主席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楷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风,他把话说得又鲜明、又生动、又有力。我们应当明确,单纯追求文字的优美,那叫“华而不实”,语言运用技巧的前提是有正确的观点、先进的思想和充实的材料,但在此基础上要力求把话说得好,说得漂亮,这就要学好修辞学,学着把话说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同时还要刻苦读书,习主席号召青年“从现在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据新华社)相信广大青年一定会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成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的有力宣传者,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总之,习主席巧妙的“引用”大大增强了他的演讲、谈话和文章的说服力和公信力。我们在说话、作报告、写文章时,也应该像习主席那样,不仅使人得到教益,而且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是善于“引用”的能手,我们为有这样才华横溢的领导,感到荣光。与此同时,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也应思考,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文质兼美”,让学生们爱听、受用。

猜你喜欢

海外版谈话主席
新举措
No.2 企业微信海外版改名为WeCom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办好“海味党报”——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主席致辞
裘山山散文被《散文》(海外版)转载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