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开放—实践”的校本课程

2014-02-12天津市第十四中学张秀红

天津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开放性校本模块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 张秀红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素。关注个性,关注差异性,以展示学校个性,培养个性化人才为主旨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课程开发也成为国家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作为“三级课程”构成之一的校本课程,其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开放性、主题式、模块化、讲探究、重实践”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优势,满足了本校学生的特别需要,无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对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构建“问思行合一”的基础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学校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以特色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挖掘并整合学校及周边的教育资源,开发出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对于教师——促进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同样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从课程的使用者转化为课程的创造者,需要教师对知识的不断构建和重组,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

3.对于学生——多样化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在我校“开放性、主题式、模块化、讲探究、重实践”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指引下,地理、生物学科开发了三门校本课程:《探索身边的生物知识》《水中绿色生命的传奇》和《生活中的地理》。教材全部是主题式、模块化的课程呈现方式,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了我校现代化的生物实验室和高端的天文望远镜等有利资源。

校本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亲身实践。我校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动手开展探究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的编写上突出了探究—开放—实践特色。

1.探究—开放—实践的编写特色。

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生物学科两门校本课程都以探究实验为主。

《探索身边的生物知识》这一主题的校本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探索动物王国的奥秘,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家蚕取食桑叶的行为,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比较。这些探究性实验都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可用于学生课外开展的探究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又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我们的校本课程为课堂教学服务。模块二: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下设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营养,探究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常吃的几种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对比,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模拟的影响等探究实验。从生活实践出发,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模块三:探索微生物在生活中的用途。提起微生物,很多学生想到的更多的是病菌、病毒等对人体有害的方面。为了改变学生对微生物的偏见,此部分安排了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制作酸奶、泡菜以及甜酒等食品,学生在感受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方面的同时,品尝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食品,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

《探索身边的生物知识》这门校本课程,以在日常教学中或是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探究主题开展探究实验,教材编写按照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进行,其中制定实验计划是探究实验开展的关键一环,课程中每个实验都是让学生在教材提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开展探究实验就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在设计了严密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亲历探究过程,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探究活动开展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有些探究实验,需要学生连续一个月或数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开放性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会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课程内容安排上也体现了开放性的编写特色,每个实验完成后还设置了体会和收获小栏目,记录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新的发现和收获,以及实验完成后的体会等;在每节课的最后都设置了进一步探究的小环节,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水中绿色生命的传奇》这一主题,围绕“藻类生产力测定”这一核心内容,主要进行测定方法的学习、研究、实践。主题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理论学习部分,首先带领学生认识了藻类,接下来介绍了藻类生产力测定的三种方法,细胞计数法、干重法、分光光度法;在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模块二进行了三种测定藻类生产力方法的实践。整个主题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生物实验室的优势,利用学校实验室中的实验仪器、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可以进行记录、保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作为素材使用。

理论学习模块以学生查阅资料为主,教材并不给出详细的知识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自主整理学习内容,并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以及教材中提供的提示性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内容,体现了设计的开放性。

在实践学习模块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完成实际实验测定任务,体现着实践性。这部分内容,教材并不给出详细的实验设计流程,学生通过自主设计以及与同伴交流,不断完善实验设计,提高实验设计过程中的综合素质,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的课程特色。

地理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现实意义,才能为学生所用,激发学习兴趣,《生活中的地理》这一校本课程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发的。

生命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虽对有些地理知识略知一二,但还没完全意识到这些知识在重要关头可以挽救生命。主题一设为“地理知识中隐含的生存技能”,既能明确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又能引起学习兴趣。三个子模块为并列关系,从气象、野外生存、灾害常识三方面分述如何利用地理知识保护自己与他人。

除了保护生命安全外,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主题二设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在希望学生能脱离书本,发现生活中的地理。主题二下设旅游地理、天文历法、体育与军事三个模块,各个模块的设置都体现着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中的地理》课程编写也体现了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

(1)每一小节的开始都有探索环节,以问题探究形式引入新课。

(2)每一小节都有较多的活动环节,形式多样,例如社会调查、手工操作、撰写小论文等,内容开放,实践性强。

(3)联系家乡实际,例如模块三灾害常识中,根据天津渤海湾海水污染写一篇小论文。

2.教材编写图文并茂,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编写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美观,能够很快吸引学生,注重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此外,小知识、小资料、阅读等栏目,增加了信息量,活动环节的设置,增加了趣味性。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别时,设计学生关于冬天的教室开不开窗户小争论,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中的地理》引用大量谚语,脍炙人口、便于记忆。

我校地理生物两个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重视探究性学习,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组织多样化、开放性的各种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由选择,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的探索精神和自主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要求。

猜你喜欢

开放性校本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