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护理的效果

2014-02-10刘金凤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24期
关键词:血糖护理人员糖尿病

刘金凤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

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护理的效果

刘金凤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妊娠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将该院接收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其血糖控制情况、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均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并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妊娠唐糖尿病;应用效果

该院为探讨心理护理在妊娠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两种方式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80例患者进行护理,且效果显著,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年龄为34岁,平均年龄为(27.5±2.3)岁;孕周最短为24周,最长为32周,平均孕周为(25.5±2.5)周;其中58例患者为初产妇,22例患者为经产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妊娠糖尿病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治疗方法、饮食护理等。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①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倾诉,并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取得患者信任,逐渐消除其紧张感及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通过播放患者喜欢的轻音乐等方式阻断其负向思想,逐渐转化为积极的心态。②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注意事项、饮食控制方式、药物治疗的作用等,逐渐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其依从性,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③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掌握运动量的正确计算方式,告知患者适量运动对疾病的影响,协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④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及鼓励,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嘱咐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服药及锻炼,以提高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血糖控制情况,其中焦虑情况采用焦虑(SAS)量表进行评定,抑郁情况采用抑郁(SDS)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水平为(8.5±1.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6.5±0.5)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1± 0.9)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9.2±3.2)mmol/L,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水平为(8.7±1.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6.1±1.0)mmol/L,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为(8.3±0.9)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2.2±2.9)mmol/L,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比较均无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妊娠期并发症,其主要是指妊娠期发现或发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所引发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症状[1]。其严重影响着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极易导致孕妇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及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2]。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孕妇相对于正常孕妇更担忧胎儿健康,其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几率更大,因而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视[3]。通过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于其熟练掌握控制血糖的有效方式,因而可更好的控制病情。该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其血糖控制情况、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均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并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1]马金秀,陈笑.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分析[J].广西学,2008,30(1):36-37.

[2]侯金荣,刘圣芳,王新军.系统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8,23(5):349-350.

[3]王芙萍,孙传凤.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手册[J].糖尿病新世界,2013(8):31.

R473.71

A

1672-4062(2014)12(b)-0104-01

2014-09-10)

刘金凤(1977.11-),女,内蒙古通辽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血糖护理人员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