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医学对法医学本科教学的启示

2014-02-05董红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法医学法医病理学

董红梅,穆 娇,任 亮,刘 茜,刘 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 武汉 430030)

一、转化医学的发展现状

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得学科分化越来越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问题:各学科的研究越趋深入和系统的同时,各学科之间,尤其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距离却越来越远。基础研究脱离临床实际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研究的进展和医学人才的培养。

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主要目的即是缩短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从而使得实验室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临床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转化医学的本质就是从实验室到病床,即“bench to 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即“bedside to bench”[1]。

转化医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993年文献中开始出现“转化型研究”这一名词,1995年《Lancet》杂志首先提出“转化医学”这一新名词。目前转化医学这一新理念正逐步被各国医学界所认同接受,许多国家的大学开始逐步建立了多个转化医学中心或临床转换科学中心[2]。在我国,转化医学受到许多高校的重视,专门的转化医学中心也已经开始建立,并且许多高校将转化医学作为战略核心和未来发展方向。

转化医学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一定硬件条件支撑的医学研究转化中心平台的建立,而转化医学概念的普及和深入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联合体和其相应的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建立:多个学科和单位利用现有条件建立良好的协作交流平台,组建医学教育科研单位与临床医疗单位合作中心、院校与企业联合研发中心等,这种以软环境支持为主的转化研究,组织相对松散,操作可行性较强,在现阶段转化医学相关的研究中有很大的优势。

二、法医学与转化医学

法医学是一门将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运用于法医学鉴定实践,从而来解决法律所涉及医学问题的学科。法医学与临床医学类似,属应用医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法医学各个分支学科依赖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来支撑:如法医病理学主要依赖于解剖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法医物证学亲权鉴定主要依据是遗传学原理,法医人类学依赖于人类学和解剖学的知识;法医毒化依赖于毒理学和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需借助临床医学各学科知识。法医学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法医学对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也起到了反馈作用,尤其是死因分析及医疗纠纷等的鉴定,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和借鉴,有助于人类对疾病认识并提高医疗质量。

法医学的主要目的是为法律服务,其隶属于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法医学与其他刑事科学技术之间均需要互相联系、互相协作才能为司法实践提供科学证据,因此法医学又是联结医学与法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3]。

法医学相关的转化医学即是如何借鉴当前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来指导法医学鉴定,而法医学鉴定中遇到的难题如何尽早通过科学研究来获得突破。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涉及法医学相关的转化医学取得很大进步,如DNA分析的标准化对于DNA数据库及犯罪数据库的建立[4],基因组计划使得个人识别技术更趋完善,微萃取技术使毒物定性、定量分析趋于微量化,人体生理功能客观检查仪使得损伤造成生理功能障碍程度的评定更客观和科学,其中转化医学在法医学最成功的典范当属1985年Jeffreys应用遗传学原理及DNA技术进行亲权鉴定,这一成就是法医物证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虽然法医学相关的转化医学目前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还有很多法医学鉴定的难题亟待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来解决。以法医病理学为例,法医病理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迄今为止,法医病理学主要依赖于传统解剖学和病理学的手段和知识来解决鉴定中遇到的问题,而先进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等相关的知识在法医鉴定中应用依然很少。如电击死的鉴定,目前仍然是通过电流斑的大体和组织学形态来确定,而电流斑不明显的电击死鉴定依然是一个难题,是否通过与物理学和化学等相关学科合作来突破该鉴定难题就是法医病理学转化医学很好的一个切入点。法医学相关的转化医学除与其他自然科学、基础及临床医学协作外,尚可以通过院校与公检法部门通力合作来进行某些鉴定难题的攻关。

三、转化医学对于法医学本科教学的启示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模式,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到教学方法、方式,都存在着基础理论教育和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而法医学教育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不能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5-6]。

转化医学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其在法医学的范畴内即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以及其他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的的有机结合。转化医学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基础、临床及法医学等各个专一学科研究的改革方向,更有关于现在和未来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7]。法医学本科教育在转化医学模式下应着眼于以培养检案能力为首要目标,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一)增加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课程设置。

随着转化医学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颠覆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正在逐渐淡化。欧美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已经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某一系统或者脏器为单元,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起来。以肺脏为例,该单元课程设置包含了肺脏解剖学、生理学、肺脏相关的内科疾病及药物治疗、肺脏的外科治疗及相关疾病的预防等内容。而国内一些医学院校也在医学教育改革中迈出了新步伐,如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借鉴国外医学教育开展以系统整合为模式的课程设置,并且该校实验课也进行了很大变革,将实验课分形态及机能实验课,增加了多种学科相融合的综合实验,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使得该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逐年升高。法医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学科相互交叉,因此其教学课程设置可借鉴医学“系统整合”的模式,以案件性质为契机将多学科课程有机整合起来。

(二)推广PBL等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

PBL是以问题为指引、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PBL在我国多所大学均有提倡,但因在具体操作和实施上存在一些问题,尚没有得到普及。法医学教学在PBL教学中有明显优势,日常检案即是构建法医学PBL教案资源库的基础,同时法医学检案常需要不同分支学科和其他刑事技术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因此大力推行模拟真实检案的PBL教学对培养以检案能力为首要任务的法医学教育既有必要性,又有其学科优势。

(三)优化现有的实验课程模式。

现有的医学实验课大都以验证性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地激发。因此,多开设一些设计性或者开放型实验,创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来促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法医病理学实验课,以往多是通过实验指南来指导学生进行某种死因的病理切片及大体标本的观察,增设一些没有现成及固定答案的实验课,通过大体及切片观察来让学生确定疾病、损伤及死亡原因,以激发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去解决问题的动力。

(四)鼓励本科生尽早参与法医学检案实践。

在学习基础课程的时候,鼓励学生早期接触法医学实践工作,并将这种课外实践纳入学分统计。早期接触法医学检案实践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进行:鼓励学生利用暑假进入公安部门进行短期见习活动;也可通过安排学生早期进入各法医学专业教研室并指派一些教师进行实践指导,以完成一定的鉴定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邀请一些刑侦工作中具有一定经验和取得一定成绩的专家给学生做学术活动。通过这些早期的专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对法医学专业的了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对法医学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检案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并将检案中遇到的问题带入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增强学生对医学专业课学习的有的放矢。

(五)资助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本校近两年已经开始大力资助大学生创新及创造团队项目,在指导老师及其研究团队的带领下,让本科生早期开始科研工作。通过这种科研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科研思维,使学生对科研有了初步的积累,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和基础,另外通过这种科研活动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六)融入人文、法学及英语等教学。

法医学是为法律服务的一门医学科学,检案实践需要多学科之间互相密切合作,并且其检案工作需要与不同当事人进行沟通,沟通交流能力是一位法医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另外随着我国国际交流增加和涉外案件的增多,应鼓励学生读一些法医学英文专著和英文文献,开展一定的专业课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及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英语及人文、法学教学融入到专业课学习过程中。

四、结 语

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回归,对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院校法医工作者在推行转化医学方面有其工作优势,可以充分将检案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切入点,并将检案实践、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转化医学在法医学领域的发展。通过将转化医学的

概念及内涵在法医学教师及学生中深入普及,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使我们的法医学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培养的法医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法律的需要。

[1]师少军,曾繁典.转化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桥梁[J].医药导报,2011,30(4):415-418.

[2]田 玲,张宏梁,马凌飞.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17-19.

[3]夏元飞,宋 红.法医学属性界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2(1):237-241.

[4]姜先华.中国DNA数据库建设应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26(5):383-386.

[5]曾恩泉,吴 松,谢 英,等.我院法医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8,21(3):335-337.

[6]钟世镇.对转化医学与人才培养的感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2):208-210.

[7]王宏杰,徐荣青,阎 岩.转化医学理念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探索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665-668,689.

猜你喜欢

法医学法医病理学
虫虫法医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留学教育与近代法医学的建立
关于我国法医学人员培养制度的困境与改革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科学神探,真相即将揭开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
个体年龄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