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2例临床分析

2014-01-27谢飞虎吴创奇苏少武罗利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钳夹偏曲矫正术

谢飞虎* 刘 及 吴创奇 苏少武 罗利琼

(台山市台山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台山 529200)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2例临床分析

谢飞虎* 刘 及 吴创奇 苏少武 罗利琼

(台山市台山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台山 52920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全麻下经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感觉满意,鼻中隔居中,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疗效满意,视野清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鼻内镜;鼻中隔;鼻中隔矫正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常见病,指的是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者症状者。鼻中隔偏曲多表现为鼻塞、反复鼻出血、头痛,甚至妨碍鼻窦引流继发鼻窦炎等。自鼻内镜技术推广以来,在鼻科手术中鼻内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现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逐渐成为矫正鼻中隔偏曲手术的主流。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收治的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了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了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56岁,平均3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和鼻内镜检查。按偏曲类型分为鼻中隔c型偏曲18例,s型偏曲10例,单纯棘突或嵴突6例,混合型偏曲8例。按症状分类分为以鼻塞为主37例,以头痛为主4例,反复鼻出血1例。其中有11例伴有慢性鼻窦炎,5例伴有下鼻甲肥大,予以同期手术治疗鼻窦炎和下鼻甲肥大。

1.2 手术器械:采用wolf鼻内镜及鼻内镜数字显像系统、常规鼻中隔手术包。

1.3 手术方式: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取仰卧位,以含1∶1000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双侧鼻腔黏膜2遍。①对鼻中隔C型、S型、混合型偏曲患者,在鼻内镜照明直视下,双侧鼻阈后方鼻中隔侧以3~4 mL含少量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行黏骨膜下注射,利用注射液在黏骨膜下形成的胀力使黏骨膜与鼻中隔软骨尽量分离,此举有利于之后剥离器分离黏骨膜和减少鼻中隔黏膜损伤。通常采取左侧“L”型切口,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自上而下延至鼻底取L型切口切开黏膜及黏骨膜,以带吸引鼻中隔剥离器(选择带吸引剥离器可以在手术中边剥离边吸血,使得视野清晰,方便操作和减少手术操作时间)自上而下、自前而后分离左侧黏骨膜。在黏骨膜切口后缘1~2 mm处切开鼻中隔软骨,经软骨切口分离鼻中隔右侧黏骨膜,以中鼻甲剪于偏曲之上方(至少距离鼻中隔顶5~6 cm处)剪断鼻中隔方形软骨、筛骨垂直板,再以血管钳钳夹住已部分离断方形软骨和筛骨垂直板向左右扭动骨折并钳除。血管钳骨折偏曲犁骨并钳除,骨凿凿除上颌骨骨嵴。②对于单纯嵴突、矩状突,于突起前方5~10 mm处黏骨膜下注射1~2 mL含少量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切开黏骨膜,经切口先分离偏突侧黏骨膜,以鼻中隔剥离器离断鼻中隔软骨和骨的连接,再剥离对侧黏骨膜,切除突起软骨、骨。黏骨膜复位,以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术后予以预防感染等治疗,于术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1]。

2 结 果

全部患者术后按鼻中隔手术术后常规处理,定期复查,随访3~6个月,所有病例鼻中隔居中、鼻腔通畅,无鼻中隔穿孔,无外鼻畸形。

3 讨 论

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是在头灯照射下经前鼻镜进行操作,具有视野小、照明光线弱、照明深度不够等诸多缺点,许多时候是在盲视下凭术者手感操作,操作易受限且精度差,对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易造成偏曲矫正不彻底以及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等。自从将鼻内镜技术应用到鼻中隔矫正手术以来上述缺点得到彻底改变,并且有着传统手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具体如下:①鼻内镜系统应用冷光源照明,鼻内镜具有多角度的特点,使得照明光线强度够、视野大。且鼻内镜通过连接数字显像系统,具有将视野内的图像放大的作用。通过将鼻内镜抵近需要操作区域,我们可以从监视器上清楚的看到鼻中隔黏膜、黏骨膜、鼻中隔软骨及骨,解剖层次分明,便于手术操作及示教。特别是对于鼻中隔高位偏曲和鼻中隔后段偏曲,以往传统手术因为肉眼直视下难以窥见全部结构,易造成手术切除不彻底,术后疗效不满意。现在鼻内镜下手术可以直达偏曲部完整的进行切除,有效的避免了偏曲部位的残留。②可以窥见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犁状骨等相互连接处的骨缝及纤维粘连带,术中易于分离粘连处,减少黏膜损伤。有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只是鼻中隔骨部的偏曲而软骨部无偏曲,此时可以利用剥离器将鼻中隔软骨从与周边骨交界的骨缝处剥离,保留鼻中隔软骨切除其后方偏曲的鼻中隔骨部。③术中可以及时发现黏膜损伤,特别是偏曲较严重或者嵴突、距状突顶端突起较尖锐者,术中分离黏膜有时较易造成黏膜的损伤。鼻中隔黏膜术中损伤一般开始都是单侧损伤,损伤范围也较小,及时发现鼻中隔黏膜损伤后在鼻内镜直视下小心操作可以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并且可以较好的保护损伤黏膜对侧正常黏膜从而减少鼻中隔黏膜穿孔可能。④对于单纯嵴突、距状突,我们只是切除偏曲的骨或软骨,保留了其余无偏曲的骨或软骨,从而较好的保留了鼻中隔骨性支架,可以避免术后出现鼻中隔扇动可能。并且因减小了切除范围和减少了器械操作,术中鼻中隔黏膜损伤可能减少。⑤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同时可以行鼻窦炎或下鼻甲手术,避免了因分次行手术治疗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同时患有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在行鼻窦开放术的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更有积极的治疗意义,一方面切除了偏曲的鼻中隔利于鼻窦手术器械的操作,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防止术后鼻腔粘连,利于鼻窦窦口的开放引流[2]。

在手术中,我们选择以中鼻甲剪剪断鼻中隔上部,然后以直血管钳钳夹骨折鼻中隔,比起传统用旋转刀、咬骨钳行手术治疗方法更精简。且因已剪断鼻中隔上部,故血管钳钳夹住鼻中隔软骨和骨部向左右扭动骨折时不会造成脑脊液鼻漏。对于位于鼻底的上颌骨骨嵴,如果不是太肥厚,亦可以用血管钳钳夹骨折切除,并且骨嵴的血管经过钳夹后容易封闭,所以出血较传统用骨凿凿除少。如果上颌骨骨嵴较肥厚,止血钳可能因易发生滑动无法钳夹住骨嵴而仍需要用骨凿凿除。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手术视野清晰,可以彻底切除鼻中隔偏曲部分,并且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现代微创原则,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首选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1] 胡波.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0例分析与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598-599.

[2] 薛柯凡.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3,9(2):112.

R765.3+<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3-0179-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3-0179-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3-0179-02

*通讯作者:E-mail:309359815@qq.com

猜你喜欢

钳夹偏曲矫正术
一种多功能标准化剥线钳在电力计量装置安装中的应用
公铁联运钳夹车的研究探讨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鼻中隔偏曲需要做手术吗
指压钳夹法抢救心脏破裂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宫颈钳夹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钳夹时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