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5例

2014-01-25厉学民郑樟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吻合术空肠肠系膜

厉学民,郑樟栋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5例

厉学民,郑樟栋

目的: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25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20例经X线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主要的确诊手段是X线上消化道造影,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是有效的手术方式。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上消化道造影;手术方式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也称Wilkie病[1],属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我院1997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25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9~67岁,平均25.2岁。发病时间7 d~15年,平均2.5年。23例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胀满、钝痛、胀痛,反复呕吐,呕吐量大,呕吐物含胆汁,进食常为呕吐的诱发因素,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2例起病急骤,腹痛较剧伴呕吐,在外院分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和急性阑尾炎。其中体形瘦长无力型14例,进食后采取更换体位(胸膝卧位)可使症状缓解者10例,消瘦、体重明显减轻者16例。腹部有压痛15例,有振水音8例,7例可见胃型和蠕动波。X线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20例,25例均可见胃、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明显扩张,十二指肠水平段与上升段交界处有纵行压迫征象(刀切征或笔杆征)20例,出现明显顺蠕动和逆蠕动钟摆样运动9例,钡剂通过受阻、经俯卧位或加压按摩后钡剂可部分或全部进入空肠18例。行胃镜检查11例,发现胃窦部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各1例。行B超检查6例,确诊5例。5例同时行CT检查。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均先予以内科保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抗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1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1~2周后症状缓解,恢复正常饮食后出院。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13例施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Treitz韧带松解下移术1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5例,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2例。

2 结果

25中1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有效。1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例,经对症治疗好转。术后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0.5 d。其中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个月~15年,无症状复发。

3 讨论

对于体型瘦长的中青年,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胆汁,症状随体位变化而缓解者,要高度怀疑SMAS。诊断应明确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O)压迫十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梗阻的存在,同时应注意与肿瘤、炎症、结核、克罗恩病、先天性巨十二指肠病等同样可引起十二指肠排空障碍的疾病相鉴别。对SMAS的诊断,首选上消化道造影。典型的造影表现:⑴十二指肠水平段与上升段交界处有纵行压迫征象(刀切征或笔杆征)或呈瀑布状下落。⑵钡剂通过受阻,2~4 h后仍不排空,经改变体位或加压按摩后可通过。⑶受阻近端十二指肠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逆蠕动波[2]。由于泛影葡胺为水溶性造影剂,机体易于吸收,无加重梗阻之虞,且其渗透压较高,有利于胃肠道水肿的消退,故在SMAS的急性期,我们常规选用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直接清晰地显示SMA与AO间所形成的夹角,了解SMA周围脂肪组织的厚薄。本组有6例行B超检查,其中5例测得SMA与AO的夹角<15°,从而明确了SMAS的诊断。由于B超检查技术简单、易行、无创、可重复性强,而且SMAS患者大多较瘦,B超显像效果较好。我们认为,对上消化道造影显影不理想的患者,B超检查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作为SMAS的诊断手段之一。由于CT能清晰显示扩张的胃和十二指肠肠腔,可明确SMA与AO的夹角,并能明确SMA对于十二指肠的压迫,故有作者认为CT结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是诊断SMAS的首选方法[3]。我们认为,CT的价值在于增强后可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明确SMA对于十二指肠的压迫,同时可以排除肿瘤、胰腺水肿渗出等非血管性压迫病变。另外,内镜和血管造影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所帮助。

造成十二指肠水平段梗阻的原因尚有肿瘤、结核和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在上消化道造影时多表现为肠腔狭窄,很少出现“笔杆征”,这与SMAS的的造影表现有区别。在除外上述疾病所致十二指肠梗阻后,典型的临床表现加上上消化道造影,超声或CT等的影像学提示,SMAS多可明确诊断。但在病变早期,SMAS常由于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而被误诊为溃疡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4-5]。值得注意的是,本组有2例在外院误诊,其中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转入我院后明确诊断,经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后治愈。1例12岁男性在外院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 d腹痛、呕吐等症状不缓解,经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和CT等检查明确,经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分析其误诊原因,可能系缺乏对SMAS疾病的认识,导致了误诊及误治。因此,我们强调需重视和提高对SMAS的认识和诊断。

对于年龄小、病程短、发作不频繁、改变体位能缓解、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扩张不明显、逆蠕动不强或无典型“笔杆征”、改变体位能进入空肠者,可先予药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酌情应用解痉剂,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紊乱与止吐等对症治疗,可使症状缓解。之后逐渐调整饮食,少食多餐,餐后俯卧、胸膝位等措施。本组12例经上述方法治疗治愈。近年来,随着肠内、肠外营养技术的发展,内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对于病程长、症状重、十二指肠中重度扩张以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十二指肠梗阻,恢复肠道通畅,并尽可能去除原发病因。本组1例因Treitz韧带过短行Treitz韧带松解下移术、2例因合并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并B-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其余10例均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其中5例附加空肠空肠端侧R-Y吻合术)。术后均得到了随访,症状无复发,疗效满意。我们体会,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应注意:⑴吻合口应在十二指肠的水平段或降段的下段,以减小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吻合口与梗阻部位之间留有的盲端,减少盲袢综合症的发生。⑵吻合口要足够大,一般5~6 cm左右,以免术后吻合口狭窄。⑶十二指肠空肠的吻合必须做到全层、桨肌层缝合,吻合要可靠,以防止吻合口漏。⑷术中要调整好胃管的位置,以置入十二指肠腔内为宜,保持胃管引流的通畅,充分减压,以减轻吻合口张力,有助于吻合口的愈合。⑸术中放置肠内营养管。⑹由于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后胃肠功能恢复往往较慢,需适当延长胃管留置时间。另外,SMAS患者大多消瘦、营养不良,故重视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十分重要。术前需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等,以提高机体手术耐受力。术后给予合理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以确保吻合口的愈合和机体的康复。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SMAS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缩短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6-7],而且在术前先行腹腔镜检查,可以证实SMAS并进一步排除周围肿物压迫等情况。

[1]Altiok H,Lubicky JP,Dewald CJ,et al.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deformity[J].Spine,2005,30(19):2164-2170.

[2]Dietz UA,Debus ES,Heuko-Valiati L,et al.Aortomesenteric 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J].Chirurg,2000,71(11):1345-1351.

[3]Payawal JH,Cohen AJ,Stamos MJ.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involving the duodenum and jejunum[J].Emerg Radiol,2004,10(5):273-275.

[4]Gerasimidis T,George F.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Wilkie syndrome[J].Dig Surg,2009,26(3):213-214.

[5]Kume K,Shimada M,Otsuki M.Superior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J].Intern Med,2006,45(18):1071-1072.

[6]Fraser JD,St-Peter SD,Hughes JH,et al.Laparoscopic duodenojejunostomy for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J].JSLS,2009,13 (2):254-259.

[7]Mandarry MT,Zhao L,Zhang C,et al.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J].Eur Surg,2010,42(5):229-236.

(收稿:2013-11-08 修回:2014-01-10)

(责任编辑 张静喆)

R657.2

A

1007-6948(2014)02-0169-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4.02.020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金华 321000)

猜你喜欢

吻合术空肠肠系膜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结肠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5例临床分析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