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德国心血管年会热点报道(二)

2014-01-22马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新发房室

.会议报道.

2014年德国心血管年会热点报道(二)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出现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对预后的影响(作者:Panagiotis Tzamalis)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高危患者的首选术式。TAVI后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病率高于常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中最常出现的是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和房室传导阻滞,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目前的资料显示:根据植入瓣膜的类型不同,术后新发LBBB的发病率在10%~60%之间。下面的研究将分析TAVI术后出现新发LBBB是否和术后死亡率相关。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系列研究,共入选570例在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间接受TAVI手术的患者。其中有158例(27.72%)患者术前已为心脏起搏器的携带者或心电图显示QRS波已超过120 ms,这些患者被排除在分析范围之外。83例(14.6%)患者在术后因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及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的心动过缓而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本研究对剩余的329例患者的术前24 h和出院前的心电图进行了比较,对新发持续性LBBB和术后1年的存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06例(32.2%)患者出现新发完全性LBBB。本研究对出现和未出现LBBB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均数为82.06比81.22 (P=0.40),左心室射血分数59.26%比57.98%(P= 0.43),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的平均值22.82比23.72(P=0.65)以及心血管风险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LBBB组的平均存活时间是术后(341±5.2)d(95%CI:331~352 d),而术后新发LBBB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313±11)d(95%CI:292~335 d),log-rank时序检验P=0.002。HR风险比率Cox回归分析值是2.35 (95%CI:1.36~4.07,P=0.002)。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对延长寿命并没有明显影响(log-rank P=0.183)。在植入的瓣膜种类上,与ESV瓣膜(Edwars Sapien Valve)相比,植入MCV瓣膜(Metronic Corevalve)术后新发LBBB发病率高,HR:2.969(95%CI:1.575~5.604,P=0.001)。结论:TAVI术后新发LBBB的患者术后第1年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植入MCV瓣膜后LBBB发病率高。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未能证明死亡率和植入瓣膜相关(P=0.8)。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是:新发LBBB为术后死亡率升高的决定性因素。可能与LBBB并发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性高或者因左心室壁收缩运动不协调而导致。

(本文作者:马迎,单位:德国玛丽医院心内科)

(本文编辑:周白瑜)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新发房室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心跳可“发电”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北京新发地市场最新肉兽蛋批发行情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