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学习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策略*
——以鹿城区为个案

2014-01-20邓叶丽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归属感流动人口居民

邓叶丽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温州325000)

数字化学习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策略*
——以鹿城区为个案

邓叶丽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温州325000)

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对于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流动人口的素质,促使他们融入到城市社区,这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化学习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师资培训、规范数字化学习管理、加强合作与联网等为流动人口提供数字化学习的可能,从而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

数字化学习;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策略

一、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现状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社区的融合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区居民社区融合度高,有利于维护社区的和谐和稳定,有利于促进社区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社区居民能否融入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心理融合,也可以说是心理融入,而心理融合更多的是通过社区归属感和自我精神感受等体现出来。心理融合是居民进入社区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是居民主动融入社区的高级阶段,是成功融入社区的标志之一。换句话说,心理融合在居民进入本社区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而他同时也是最后结束的,只有完成了心理的融入,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的融入了社区。这种心理融合直接反映在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自我精神感受等方面。[1]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心里层面对鹿城区社区居民的社区融合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的数据通过采用Bollen和Hoyle编制的感知融合量表(Perceived Cohesion Scale),分别从归属感和自我精神感受两个维度对鹿城区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2]

(一)社区居民归属感现状

归属感(有时也称: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某样事物、组织的从属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感受。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归属感,可以影响他对这事物的忠诚。一般来讲,有社区归属感的人更愿意承担作为社区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社区活动。本次调查根据Bollen和Hoyle编制的感知融合量表(Perceived Cohesion Scale)通过设置“我觉得我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我觉得我归属于这个社区”,“我认为我是这个社区的成员”三个条目来测试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这三个条目呈现递进关系,程度由浅到深。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我觉得我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这一感受,41.9%和14%的居民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8.4%和7.0%的居民比较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对于“我感觉我归属于这个社区”这一感受,39.1%和11.9%的居民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7.0%和9.1%的居民比较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对于“我认为我是这个社区的成员”这一观点,34.3%的居民和5.1%的居民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1,0.6%和9.8%的居民比较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由此可知,流动人口社区居民归属感并不高,见表1。

表1 社区居民归属感单位:%

(二)社区居民精神感受现状

根据感知融合量表(Perceived Cohesion Scale),通过设置“我很高兴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这个社区是个好地方”,“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我很满足”三个条目来测试社区居民的精神感受。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我很高兴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这一精神感受,39.8%的居民和13.3%的居民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对于“这个社区是个好地方”这一精神感受,42.0%的居民和11.1%的居民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对于“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我很满足”这一精神感受,39.9%和22.3%的居民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详见表2。由此可知,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感受度并不高。对于“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我很满足”这一精神感受,有22.3%的居民非常赞同,从绝对值上看,并不高,但是相对于其它条目,远远超过其百分比,从反面说明了流动人口向往加入到本社区,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非常渴望当地社区接纳。

表2 社区居民精神感受单位:%

二、数字化学习与社会融合的关系

(一)数字化学习与社区归属感

表3通过对数字化学习与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交互分析可知,对于“我觉得我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我觉得我归属于这个社区”,“我认为我是这个社区的成员”这三个条目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社区居民比较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43.4%、42.2%和41.0%,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19.6%、15.5%和6.1%;没有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居民比较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40.4%、42.2%和27.6%,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8.4%、8.3%和4.1%。由此可知,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居民比没有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居民更具社会归属感。

(二)数字化学习与社区精神感受

表4通过对数字化学习与社区居民精神感受的交互分析可知,对于“我很高兴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这个社区是个好地方”,“成为这个社区的一部分我很满足”这三个条目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社区居民比较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42.5%、43.3%和41.6%,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16.3%、14.4%和25.0%;没有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居民比较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37.3%、40.7%和38.2%,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10.1%、7.8%和19.6%。由此可知,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居民比没有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居民的社区精神感受更好。

表3 数字化学习与社区居民归属感的交互分析单位:%

表4 数字化学习与社区居民精神感受的交互分析单位:%

由此可知,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人比没有参加过数字化学习的人更具有社区归属感和更好的社区精神感受更好,数字化学习跟社区融合是一个正相关性,数字化学习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的心里层面的社区融合。

三、数字化学习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策略

欧盟委员会于2000年5月提出来数字化学习“设计明天的教育”的倡议,简称数字化学习倡议,并于2000年6月在葡萄牙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获得批准。把开展数字化学习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和培训系统中被看做是教育改革的最佳策略。[3]2009年,中成协下发的《关于推进全国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开展数字化学习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指出数字化学习,就是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提供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运用数字化的学习方式所进行的学习。[4]就如何有效地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和培训系统,如何推进数字化学习,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提出以下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

建立一个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确保必须的信息设备是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必要前提。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收入低,生活条件差。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家里没有电脑,甚至连智能手机也没有,严重缺乏数字化学习的设备,同时,目前我国并没有大面积普及WIFI,即使有很好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习者,而因为没有WIFI,也无法承受高费用的上网流量而不能随时随地学习。因此,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建设社区教育网络设施,包括计算机联网条件、服务器、计算机学习终端等,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流动人口提供数字化学习的可能。《温州市等级社区学校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等级社区分校必须要有5台以上的电脑,并且确保每台设备都联入因特网,也就是每个社区至少都要有5台联网电脑以上的电子阅览室,这为没有电子设备的居民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的可能。但是介于种种原因,检查中发现,这些电子阅览室并没有真正对社区居民开放,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添置,大部分社区的电子阅览室处于关闭状态。

(二)搭建数字化学习基地,提供优质的学习内容和服务

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完善为实施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为了实现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优质的学习内容和服务。提供优质的学习内容和服务,重要的是要建好公共学习资源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建设,可以通过整合现有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服务有很多种途径,一是政府主办,委托有关机构承办开发学习内容或者提供学习服务。二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条件吸引公众投资,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加强多媒体和网络产业与教育系统的联系。在开发学习内容和提供学习服务的过程中可以确定优先发展领域。介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可以优先开发“温州话学习”项目、“技能培训”项目和“缩小数字鸿沟”项目。

(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把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中,这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中,目前大部分教师只会制作PPT,认为运用PPT教学就是数字化教学,殊不知,数字化教学时需要教师把信息技术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教学组织、内容设计和环境的创设等等。如何使得教师能有效地将技术与教育相结合,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教师如何学习将影响他如何教学。一方面应该推动教师和培训中的数字化学习,只有他们自身进行数字化学习,他们才能更好的推动他的学生们进行数字化学习;另一方面对教师和培训者提供数字化教学方法的培训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建议。目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推出了全国数字化学习指导师(Digital Learning Mentor,简称DLM)培训计划,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13年也开展了温州市数字化学习指导师的认证培训。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扩大培训教师的数量和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四)规范数字化学习的管理

具备了基本的数字化学习设备、学习内容和合格的师资,如果实施不力,落实不到位,那么流动人口数字化学习也只是一句空话。推行数字化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要充分的利用数字化学习的优越性对流动人口进行补偿性教学,提升流动人口数字修养,以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而不被边缘化。数字素养是指热门在信息社会里为了自我发展和参与社会活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规范数字化学习管理,首先,对各种数字化学习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其次,加强对数字化学习的考核,把对本社区流动人口数字化学习作为考核本社区工作的一个指标,制定数字化学习考核指标体系;再次,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加强数字化学习的各种规章制定;最后,制定激励措施,对于学习化学习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进行物资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表彰,促进流动人口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

(五)加强合作与联网

在数字化时代加强合作与联网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部门或一个机构无法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供学习者学习。通过合作与联网,一方面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海量的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重复建设,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目前,各个部门都在开发网络资源,但是资源点击率并不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个人认为,目前不是资源太少,而是太乱,太零散,我们需要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1]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J].公共管理学报,2009(3):117-118.

[2]BOLLEN K A,HOYLE R H.Perceived Cohes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Social Forces,1990,69(2): 479-504.

[3]刘强.解读欧盟的数字化学习项目[J].中小学电教,2007(5):78-79.

[4]成才与就业编辑部.关注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终身教育专家各抒已见[J].成才与就业,2010(21):28.

(责任编辑:贺星岳)

The Strategy of Digital Learning to Promot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Community Integration--Take Lucheng District For Example

DENG Ye-li
(Wen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Wenzhou,Zhejiang,325000,China)

The community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promote them to integrate into the urban community is an urgent problem.Digital learning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community integra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facilities,building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training teachers,regulative management of digital learning and reinforce of cooperation and networking,will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digital learning fo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promote them to integrate into the urban community better.

digital learning;floating population;community integration;strategy

G712

A

1672-0105(2014)01-0079-04

10.3969/j.issn.1672-0105.2014.01.018

2014-02-10

2013年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规划课题“基于幸福感提升的社区教育内容优化研究——以温州市区为个案”(XKT-13G17)

邓叶丽(1981—),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区教育。

猜你喜欢

归属感流动人口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