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2014-01-18原,刘览,孙

江苏商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无锡市无锡

孔 原,刘 览,孙 骅

(1.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214153;2.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应紧紧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领头羊之一的江苏省,更需要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走出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以无锡市为例,无锡市打造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显示,到2015年,无锡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2012年无锡市GDP达7568.15亿元)的比重将达到3%,企业研发投入将占全社会研发投入90%以上。[1]

但企业技术创新,不仅需要重视投入,加快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更需要注重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水平。当前研究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侧重机制研究,但结合地区反映技术创新实践的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论文将重点利用苏南的无锡市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数据资料就地区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专项研究,以期为地区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研究积累研究样本,为构建体现地区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参考。

一、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企业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区域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普遍程度;二是区域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投入的强度。[2]

1、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程度分析

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内部环境是分析评价区域技术创新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无锡技术创新统计数据,我们分别应用科技活动的企业数、设立了科技机构的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比重以及企业平均承担技术创新项目个数来分析无锡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普遍程度。由表1可以看出,2000-2011年,三大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活动内部环境的评价指标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走势。

无锡市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企业数占比在2000年达到60.51%,其后逐年下降,2005年下降到36.94%的最低点,最近6年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了75.27%,在12年里反映数据波动的方差为0.0114。无锡大中型企业设立科技机构企业数占比总体呈先降后升的态势,在2000年达到38.85%,其后逐年下降在2007年达到最低的23.04%,其后快速上升,在2011年达到81.39%,12年中反映指标数据波动的方差为0.0247。无锡市大中型企业平均承担科技项目数在2000年达到8.87项,其后快速下降,在2004达到1.31的最低点,其后不断上升,2011年达到5.09项,12年中反映指标数据波动的方差达到3.992。

表1 2000-2011年无锡市大中型工业技术创新统计数据[1]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无锡市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内部环境总体是比较理想的。企业技术创新有较为深厚的基础,12年中有科技活动企业数占比均值在50%以上,且指标数据方差较小,反映企业对科技活动重视程度长期较高且较为稳定。

2、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强度分析

技术创新活动投入主要包括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两个方面。

(1)无锡市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情况。根据表1显示,2000以来无锡市科技活动人员总人数总体呈递增态势,2011年较2000年增加了53192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4.75%,尤其是在2008金融危机以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快速推动,使2009-2011三年,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8.34%。

(2)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支出情况。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2年中,无锡名义科技经费支出总额增长了210614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27.49%。我们以当期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加权平均合成物价指数,权数分别为0.55和0.45,以消除物价通胀因素,获得实际经费支出数据。统计显示,扣除物价影响后,无锡市企业实际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达32.21%。

二、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总体产出情况分析

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一般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出水平的指标。

1、企业专利申请量情况

企业专利申请数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数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指标。由表1可知,无锡地区企业专利申请总数快速增长,其数据时间序列呈指数增长模式,2011年无锡地区专利申请总数达51520项,是2001年的47.48倍。专利申请中更能反映科技创新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在2001-2011年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从2001年的119项到2011年的11233项,年平均增长达58%。

2、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就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而言,2000-2011年,无锡地区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稳步上升趋势,2000年新产品销售收入为2059111万元,2011年达到21664881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86%。

三、无锡市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

评测经济活动效率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法(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3]本文利用无锡市大中型企业的分行业面板数据,在把握数据变量经济关系的同时,利用面板数据特性较好的控制个体异质性,获得无锡地区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4]

1、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模型选择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主要取决于经费和人员这两个核心要素,因此我们选取无锡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人员数和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通常情况下,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绩效的体现。因无法收集无锡大中型企业分行业的专利授权量数据,我们仅选择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产出指标,研究区域技术创新活动效率。

我们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即利用模型(1)建立模型(2)和面板模型(3):

由此,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一般有变系数模型、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几种,实证过程中主要根据假设检验进行选择(受版面限制,本文略去假设检验方法介绍)。

2、评价指标数据

综上所述,建立如下评价指标:投入指标,包括技术开发经费支出(X1)和技术开发人员数量(X2);产出指标,新产品销售收入(Y)。这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自《无锡市统计年鉴》(2000-2012)和无锡市统计局网站。为保证前后数据统计口径一致,我们剔除了数据不全的行业及缺失年份,最后将样本区间选择为2000—2007年,面板截面为纺织业、化学原料、医药制造、化学纤维、橡胶制造、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等15个行业。所选取的各指标描述性统计结果见下表2

表2 无锡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各投入产出指标描述性统计

3、实证分析

(1)面板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下表(以P值表示),检验由eviews5.0完成。

表3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2)模型判定。根据无锡市大中型企业15个具有连续统计记录的行业,在2000-2007年(T=8)的面板数据,得到三个估计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3、S2、S1分别为76、43.9和37.5,由此得到F1F2分别为1.84和 0.46,查 F分布得 F0.05(42,75)=1.55,F0.05(28,75)=1.63。 由于 F1>F0.05(42,75)=1.55,F2

根据以上模型判别,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分析区间内各时期无锡地区各大行业技术创新基础差异,我们构建含有时期影响的变截距模型,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θ为15个行业的平均基础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反映区域行业自发技术创新水平对平均水平的偏离,用来反映无锡大中企业各行业间的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差异,γt为反映时期影响的时期个体恒量,反映时期变化带来的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变化。为消除截面数据的异方差,我们采用G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5]估计结果如下表。

(3)模型估计及结论。模型表达式:

表4 模型估计结果

表5 无锡市各行业自发创新产出水平对平均自发创新产出偏离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实证分析中无锡市15个行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和技术开发人员投入对无锡市大中型企业新产品的产值有着强烈的正向推动作用,且对各个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和技术开发人员虽然对我市技术创新产出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技术开发人员的效率系数是经费投入系数的2.4倍,且行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投入α+β<1,即技术开发投入是规模报酬递减的;第三,无锡市工业企业自发创新产出水平具有较大差异,各个行业对平均自发创新水平均有较大偏离,自发创新产出较高的行业有电子通信、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自发创新产出较低的行业有仪器仪表、橡胶工业、医药制造业等;第四,在2000-2007年间,无锡市大中型企业自发技术创新产出最高的时期是2006,其次是2007,而自发性技术创新产出最低的是2001年,从形态趋势上说,无锡市企业自发创新产出基本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

表6 无锡市各时期企业自发创新对平均自发创新的偏离

四、对策建议

1、优化技术创新人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强核心人才引进与培育

长期以来无锡市始终重视企业自主创新中人才的引领作用,从2006年开始实施 “530计划”到2009的“千人计划”,大力推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表4无锡市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和技术开发人员虽然对我市技术创新产出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技术开发人员的效率系数是经费投入系数的2.4倍,且行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投入α+β<1,即当前无锡市技术开发投入是规模报酬递减的。因此当前更需要优化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资源。

2、综合产业基础优势和升级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经费产业配置效率

由表4无锡市各行业自发创新产出水平对平均自发创新产出偏离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无锡市的电子通信、电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塑料及纺织制造等行业的自发技术创新产出水平显著高于无锡市各行业平均自发创新产出水平;而仪器仪表、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化学原料等行业自发技术创新产出水平显著低于无锡市平均水平。自发创新产出水平反映了对应行业的基础建设状况,反映的是区域行业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这种行业技术创新优势得益于区域长期形成的产业布局及人才优势等。但当前我市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配置必须综合考虑产业原有先发基础优势和创新发展战略需求。

2010年,无锡市在开展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和企业已初步综合考虑了产业基础优势和产业战略布局需求,但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在产业间配置还有待进一步优化。[6]如传统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无锡市企业技术创新基础先发优势较为明显的典型行业,但并不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受产业先发投入影响,交运设备制造业存在较为典型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过度的低效率情况;而区域缺乏技术创新基础及先发优势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生物制造新兴产业的医药制造业,受原有技术创新投入影响,存在严重投入不足的低效率情况。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无锡市应进一步围绕产业基础优势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提高技术创新投入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效率,优化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加快无锡市的自主创新发展。

[1]无锡市统计局.无锡市统计年鉴(2000-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2.

[2]吴和成.华海岭.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效率评价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网络DEA[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梁彤缨等.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效率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3):393-398.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刘览等.高新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科技投入关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3,(8):73-77.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无锡市无锡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无锡一棉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