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疗养前后血压变化的分析

2013-12-05杜雪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4期
关键词:疗养组内组间

杜雪萍

连云港市海滨疗养院综合疗养因子丰富, 高血压患者疗养后血压多有显著降低。2013年引进健康管理理念,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强化健康管理干预, 作者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旨在分析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98例, 女22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76岁。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血压测量 监测血压(2次/d), 避免血压过低。记录入院、出院时血压, 作为研究数值。

1.2.2 常规疗养方法 在保持原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随意参加不规律的庭院散步、下棋、打牌、观景、音乐、绘画、保健操、太极拳等文体活动。

1.2.3 健康管理的方法 在保持原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非药物治疗干预, 进行健康教育,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健康干预处方, 开具饮食处方、运动处方。进行①心理干预。②运动干预。③饮食干预。④用药干预。⑤认知干预等综合管理, 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养前后组内血压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养前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疗养后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疗养前后血压值及组内、组间血压水平比较( ±s, mmHg)

表1 疗养前后血压值及组内、组间血压水平比较( ±s, mmHg)

?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1]。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遵医治疗行为和血压控制率都低[2], 患者对高血压危害性和严重程度的认识存在误区或不足。基于我国高血压指南[3]的建议。血压<150/90 mmHg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 若患者能够耐受可将血压进一步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1999年WHO和世界高血压联盟推出的高血压治疗指南, 以及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均提出:运动、降低体重、限盐、戒烟等非药物治疗要作为高血压病的基础治疗方法[4]。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评估并干预患者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本组资料显示:①研究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疗养前后的血压对比均有明显改善, 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高血压患者经本院常规疗养后, 在综合疗养因子的作用下, 血压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本院综合疗养因子对降低血压有显著作用。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疗养后血压水平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充分说明了通过健康管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水平, 调整了患者的相关行为, 使降压治疗效果更明显。健康管理协同综合疗养因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的作用优于单纯疗养组。单纯疗养模式的基础上引进健康管理理念, 对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更好。在疗养院实施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模式。

[1]王吉耀.内科学.第2版.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57.

[2]谈菊花,鲁平.高血压患者的患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15(14):1308-1310。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39(7):579-616.

[4]伍冬梅.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的现状研究.2009,15(16):1558-1560.

猜你喜欢

疗养组内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