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再认识

2013-10-21张桢桢王霄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再认识马克思主义

张桢桢 王霄

摘 要: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规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劳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人类历史需要确认的第一个事实。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机制中,生产力不会自动发生变化,人类历史也并非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劳动是承载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重视劳动的历史作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再认识

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体劳动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劳动概念,是在整体意义上使用的。他认为,“……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时,人也是“能思想的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是从作为人的自然物存在的肉体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相统一的角度来说明人的类本质的,即人的本质就是扬弃了异化劳动之后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以及这个综合劳动所构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恩格斯从人的发展角度认为:劳动不仅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而且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也就是说,劳动确立了人的类本质,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这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互为作用,体力劳动显然也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还创造了美。审美的需要也是人的真正的存在方式。从而,适度的劳动也是真正的人的真正的存在方式。

他们都认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以劳动的形式创造的;同时,他们把基于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看作是导致劳动异化,进而使人片面发展的异化的人的重要原因。消除这种异化的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之一。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从两种劳动有机统一的意义上使用的。

然而,马克思把体力劳动从整体劳动的结构框架中剥离出来,发现了体力劳动社会功能的特殊性。这样,马克思扩展了体力劳动的狭隘概念范畴,把它从经济学领域导入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

2 马克思主义整体劳动观在中国的发展

2.1 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及其近代发展

传统中国是一个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等级化的社会,精英阶层认为体力劳动是地位低贱的所谓“下人”做的事情,下层劳动人民由于地位、财力、时间、精力、文化特权等条件限制,被排斥、排挤,教育成为了统治阶级的特权。这个时候,體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被割裂的。并且,这样一种蔑视体力劳动的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渗透与积淀,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近代以来,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各种主义,对这一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进行抨击。这些社会思潮的理论与实践对推动劳动平等观念的深入和批判传统的劳动观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他们的完美主义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典型的道德乌托邦思想。一些理论有忽视知识和看轻脑力劳动者贡献的负面效应。

2.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劳动观

1、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本原理,重视劳动生产的历史作用。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劳动生产。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认为革命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得实现部队的自给自足,维持部队的日常生存。他创造性提出,土地革命不仅是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和保证革命胜利的必要前提。他还强调,根据地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根据地人民,而且人民军队也应承担起根据地建设的任务。毛泽东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人民军队既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的观点。

党获得执政地位后,毛泽东对劳动的重视不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劳动上,还拓展到了农业、工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同时毛泽东对劳动的重视还与整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工业化是毛泽东始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而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是工业化的目标,又是工业化赖以实现的手段与途径。

2、重视体力劳动与重视脑力劳动相结合。重视体力劳动、尊重体力劳动者的思想,源于革命斗争中体力劳动者的忠诚性有关。然而在对待脑力劳动者的问题上,党在幼年时期犯了严重错误,片面追求党内干部在出身成分上纯之又纯的做法,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犯了“关门主义”的错误。

3、进一步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要素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也就是说,劳动赖以进行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要素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劳动的主体——劳动者。毛泽东认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是每个劳动者以联合起来的力量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一员,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也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发家致富。而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不是竞争,而是竞赛。因此,在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必须破除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创造一个平等、互助、合作的劳动关系。第二,把科学技术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重视科技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毛泽东把科学视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他认为,社会主义相比较资本主义的优势在于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他看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方面的因素,是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身上的因素。毛泽东把物质技术视为劳动要素中的重要因素,注重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而生产力水平低下,从根本上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的优越性相违背。所以,他提出必须要有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4、重视体力劳动在锻造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中的作用。毛泽东不仅注重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即客观物质层面的作用,同时也十分强调劳动在人的精神层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党员干部在劳动中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去除自身的官僚主义倾向。如何保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如何防止党员干部中官僚主义作风,是毛泽东一生都在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号召党员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消除身上的官僚主义气息,做到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在体力劳动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培养自己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深刻明白自己只是普通劳动者之中的一员,是人民群众的公仆。由此可见,在毛泽东看来,党员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消除官僚主义不良作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有效途径。第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与贫下中农相结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团结、教育、改造”是毛澤东对待知识分子态度的一个凝练和概括。随着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即在社会转型后,原有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了变更,因此在思想观念上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改造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毛泽东主张,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参加体力劳动,与贫下中农相结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毛泽东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中去、到农村中去,与工农相结合。

3 劳动是人民群众获得幸福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身幸福的创造者,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一)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劳动发展的历史。劳动使人站立起来,使人独立于自然界。同时,劳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的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二)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在劳动中产生,也在劳动中发展。人不仅是劳动的主体,也是劳动的积极成果。在劳动中,人不仅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且产生了新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追求幸福的动力。正是在劳动中,人才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才认识到自己存在的

价值。

(三)劳动超越了有限生命,使人的生命得以延伸。诚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有些人的劳动成果却使其在逝去数千年后,仍为人们所铭记。如孔子、亚里士多德等贤哲的智慧,利用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除了关切当下,也对未来充满眷顾,能在当下创造未来,使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同时,马克思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称为“异化劳动”,这种“异化劳动”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使劳动和享受相分离,成为压迫劳动者的手段。劳动异化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为人类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杨晓伟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论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劳动观

[2]张明 求是理论网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3]闵绪国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 《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二期

猜你喜欢

再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对夏衍讽喻史剧《赛金花》的再认识
对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校园戏剧丰富中小学教育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中国小说史略》对《水浒传》的分类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