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3-10-21赵小鹏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阅读作文教学

赵小鹏

摘 要:作文教学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学生怕写,教师难教。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艰辛探索,解放思想,既抓阅读教学,又抓写作教学,既抓写作知识,又抓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

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1 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现在的书五花八门,绚丽多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中,脑筋急转弯、卡通漫画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教师应给学生一些合理的建议:(1)与教材相结合:我们应将课内所学的内容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如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让学生读《水浒传》;学了《孙中山破陋习》,可推荐他们阅读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学完《蓝鲸》,可鼓励他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和《少年百科全书》等科普读物等等。(2)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三、四年级学生可阅读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及报纸杂志等等。(3)紧扣时代脉搏:为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重大时事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推荐相关读物。如全国各地开展的抗击非典运动,可让学生阅读报纸上的相关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圆满成功受世人瞩目,可推荐学生读《我们爱科学》等科普读物。

2 导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有些学生虽然读的书很多,但整体语文素养却没有多大进步。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不是潜心研读,而是凭着兴致,很少有情绪、意志力的参与,心智的投入。因而,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读书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在阅读中充分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这样就容易在思想认识和语言积累等方面有所收获。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我要求学生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及时地摘录下来,一般一周做两次“采蜜”。

3 注重平时积累,积攒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4 多读经典名著,感受文中经典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多读益于积累,积累有利于知识贯穿。多读能激发想象,调动大脑思维。”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我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摘抄两个好词,一个好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能背诵下来,并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儿童诗歌,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并学习运用。还准备利用班队课、晨、夕会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5 建立读书激励机制

(1)定期召开课外阅读汇报会,交流彼此的收获,鼓励学生发表新的见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2)利用阅读课、中队活动举行佳作欣赏推荐会、朗诵会、朗读比赛等。(3)展示学生的摘录本,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提高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积累典范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6 真实体会生活

目前,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弊病:假话连篇——编;东凑西拼—抄;华而不实——空。而要医治这些病症,就要引导他们写真人,记实事,抒真情,发实感。一句话,写真人实事。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而要写出真实的文章,绝不是靠编造出来的,而是要去体会生活。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和思考,就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怎样把人和事写得真实呢?

首先,要细致观察。我们的散文家朱自清就特别强调这一点,认为观察时对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文教学应特别注意引导和培训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个性,捕捉事物的特点。方法之一是进行比较观察。任何东西只要和别的东西一比较,就可以找出它的特点来。如:张家的小狗和李家的小狗有什么不同;今天的教室与昨天的教室有什么不同;对于同一个对象我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等等。有时,事物的差异性并非那么明显,但经过深入的观察和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它的特点。方法之二是跟踪观察。比如要求他们种一盆花,养一只小动物,平时保持对它的定期观察并定期的做书面或口头的观察小结。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勤观察的习惯。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内容就丰富了,语言也生动起来。

其次,要亲身参与,细心体会。有参与,感受会很深刻,写出来的文章或条理清楚,或感情丰富。如:在指导学生写《我们的学校》、《校园一角》等作文时,我都要专门组织学生参观,并现场指导;如写《小白花的制作》(祭扫烈士墓所用)、《生日卡的制作》等,我就请劳技老师来教。由于学生是亲身参与,整个创作过程感同身受,因此写出不少好的佳作。

另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尽量的采用半命题作文形式,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猜你喜欢

阅读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