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2013-10-21高琴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审美实施中学语文

高琴

摘 要:在语文教育中将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发扬是这一学科固有的一项任务。作为最核心的教育本质即为不断对人的道德素质以及各项科学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从而造就出在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现代人才,直至受教育的人最终实现自身品质的美化。但是,仅仅是依靠着中学语文的教学教材里的几百篇优秀的课文去实现审美教育这一目标,并以此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提高,会是一件非常艰巨和复杂的人物。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将遵循语文教育以及中学语文教育的审美熏陶的规律有效地结合并应用开来,采用一系列合适的方案,有序地、循序渐进的层层推进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现美育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从课堂的教学入手简要分析语文美育的一般过程。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实施

1 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学生在学习中如若要良好地领会和理解必须需要有老师的积极沟通和交流,从而产生知识和领悟上的认同。在现代的教育内涵下,美育即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如若失去了情感的这个纽带进行链接,美育也就失去了交流的基础,不复存在了。美育倡导启发和引导从而反对教师的一味灌输和乏味教学,美育的实现必须依靠着老师内心的积极情感的调动从而创造出情感体验和内心交流的机会,拉进学生的距离,从而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发。但是,审美教育中所必需的情感交流并非是简单就可以索取的,它的产生必需达到一定的条件要求,即为合理地营造和创设一定的审美意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1.1 创设美的意境

意境通常指的是作家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氛围,这样的氛围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虚拟的想象世界从而沉浸和投入到其中。在中学的语文教育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指导时必须注重创设美的意境,让这样的美的感受能够感染每一个学生,并潜移默化地诱导学生的自身美感。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语言美是最基础的桥梁。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能否说出具有情感的、科学发散的、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直接取决于这名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文化内涵和个人素质上面,尤其在文化内涵上主要指的是教师是否完全正确的掌握了所教内容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实际思想,只有教师的正确把握,才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自如地应用好生动传神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感受文化、感受美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情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思维的能力。

1.2 认识美的形态

中学语文课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在这些内容中丰富着各类各样、多彩的美的形态,例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巧美、生活美等各个学科、生活领域。审美想象主要是指让人们能够在表面的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抽象加工和理解吸收,从而对这些表现实现再组装和再加工,以此来产生一个全新的意象。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流于表面,应当把那些关键的、难懂的关键句子进行抽象组合,从而将其转化成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直观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学生丰富的审美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带领学生通过想象这一手段将文章中作者实际所感受、有可能经历的情感、环境进行场面的拼接,让书中所描述的美丽自然风光,如奇山异水、春光秋色仿佛如临其境,欢声笑语、悲歌哀吟仿佛由心而出。

1.3 加强朗读

除了进行意境的描绘和再现之外,老师进行文章的示范朗读以及带领学生的齐声朗读都是实现美育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课文的朗读同样也是实现美育的贯穿始终重要条件。在中学语文课程的讲解时,老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内容之后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和深入理解,在朗读训练中开展吟哦、齐诵、领诵,尤其是进行配乐朗读的方式能够更加对气氛进行全方位的烘托和渲染。

2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的优势

2.1 发挥语文教师情感桥梁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必须让自身进入到文章的角色或职位當中,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根据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内容,灵活变换的老师讲课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自然会感知美并喜爱美,语言知识也将在自身感受的享受中得到扎实固定。

2.2 对情感信息资源进行开发

语文是一种进行意象和情感抒发的实际工具,而课文作为了这种依托,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信息进行外放和表达。如若要不断地进行语文教学的情感培育,就必须对中学教材中的语文课文中蕴含的价值体验和情感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因此,应当注意到情感信息的整体性。要做到这一点,一般是从把握情感脉络入手,揣摩各个意象和各部分的语言表达在全文的“情路”上处于什么位置、起着什么作用。

2.3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自当首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为学生多提供直接参与各种情感体验的机会。欣赏者必须亲自去感受、品味对象的美,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情感体验。教师切不可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前或后,还可以给学生适当讲一些美学与艺术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的审美活动获得一定的理论指导。

3 引导学生学会创造美

3.1 导之以读

在阅读教学中,随时给学生指点美的法则,可以使审美感知、想象和理解升入较高的层次,为审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朗读是创造性阅读的重要形式,理解的朗读只要求正确、流畅,审美的朗读则要求表达出作者复杂的感情,体现文章独特的韵味,使听众得到艺术享受。这里既有朗读技能技巧的训练,更要不断培养审美观点,提高审美情趣。

3.2 引之以写

写文章是展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观察是审美创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性和复杂性,仔细感觉,试图找到并能够及时捕捉身边的美,看到人们未能看到的,发现人们难以发现的。写文章是美的创造,但文章很难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青年学生的成长意识不够全面和深刻,表达不够严密准确,这样的现象都是合理的,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美学新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主编:顾建华

[2]《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 主编:王振宇

[3]《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主编:胡寅生

猜你喜欢

审美实施中学语文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