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搭建图书交换平台初探

2013-10-21刘启裕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刘启裕

摘 要:图书交换是近年在国内外兴起的一种阅读交流分享方式,本文从顺德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出发,通过对搭建“顺德图书换客之家”的具体模式分析,对公共图书馆搭建图书交换平台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交换;公共图书馆;顺德图书馆

书友之间进行图书交换,对带来闲置的图书各取所需,是近年国外较流行的阅读分享活动,在我国则方兴未艾。民间的图书交换具有零散、随意、组织性不强等特点,缺乏一个高效的交换平台和成熟的运作机制,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资源共享中心,搭建图书交换平台责无旁贷,于是各地图书馆建设图书交换中心应运而生。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南方都市报联合创办的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自2011年4月23日成立以来,作为首个省级公益性图书捐赠与交换的常设机构,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换书服务,长期接收图书捐赠,定期援建“爱心书屋”,举办了多场大型读者换书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深受市民喜爱。

1 公共图书馆图书交换平台的特征和意义

1.1 特征

公益性:公益性是指图书交换平台必须秉承公共图书馆免费为公共服务的宗旨,坚持无偿服务。图书交换平台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分支和延伸,其服务性质是和公共图书馆其他普通服务是相通的。

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图书交换平台有固定的交换场所和开放时间,并对所有社会人士,不分国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读者一视同仁。

自愿性:自愿性是指读者进行图书交换时以自愿为原则,读者自愿带来自身财产的图书(非其他公有财产),并自由换走图书交换平台的其他图书。

便捷性:图书交换平台为普通读者交换图书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场所,读者不必为寻找交换者而苦恼,也不必为找不到合适的交换图书而着急。图书交换平台通过建立各项规则,方便读者便捷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而进行交换。

1.2 意义

图书交换平台有助于书友之间的阅读交流,增加图书的利用和文化知识的传播共享,为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读书氛围,倡导良好的阅读风气。建立图书交换平台是图书馆一项创新服务,也是实现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新举措。

普通个人财产的图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其时效性会越来越差,边际效用也会日益减少,但若能将这些书与其他读者的进行交换,对于双方无疑是双赢的。公共图书馆搭建图书交换平台,为实现这种双赢的交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 顺德图书交换平台“顺德图书换客之家”的建设现状

顺德近年来顺德公共图书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完成区、镇(街)、村(居)三级顺德公共图书馆集群建设规划。2012年顺德区集群图书馆持证读者已接近7万人,顺德图书馆年接待读者量更是超过了100万人次,可见,顺德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具备良好的阅读氛围。

顺德图书馆于2012年3月便开始着手策划搭建顺德区内的首个图书交换平台,并计划于2012年暑假开始正式對外开放。恰逢2012年5月,广东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地级以上市图书馆建立捐赠换书中心的通知》,顺德图书馆根据《通知》精神,借鉴“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经验,结合本地特点,建立顺德地区首个公益图书交换平台“顺德换客之家”,并于2012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笔者对 “顺德图书换客之家”近几个月的交换数据作了统计,如表1所示。

2.1 因地制宜制定交换规则

顺德图书馆根据馆藏分布特点,将“顺德图书换客之家”的场地选定在读者人流量较大的旧城区梁琚图书馆三楼。而根据顺德本地读者和图书馆实际情况,“顺德图书换客之家”制定了简单易行的交换规则和流程。为保证交换图书的质量,对其作如下规定:一、交换的书刊要求是内容健康的国内外正式出版物,包括各类图书及期刊等;二、交换的书刊须在七成新以上,过于破烂残旧的书刊不适宜交换;三、书友自愿带来自己拟交流或多余、闲置的书刊用于交换,取走“换客之家”内自己想看的书刊。提倡每次带走的书刊册数少于或等于自己带来。四、带来交换的书刊须是书友自有,而非图书馆或其他机构公有;五、换书完全免费,不对书价差额进行补贴。其中“不对书价差额进行补贴”是“顺德换客之家”的一种创新尝试,方便日后利用义工实现图书“简单交换”管理,但此举也可能会导致“换客之家”场地的交换图书质量下降,因此,日后不断为“换客之家”输送新的有交换价值的图书犹为重要。

“顺德换客之家”交换流程如下:

2.2 利用义工读者进行日常开放管理

在人力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利用本馆工作人员对图书交换平台进行开放管理是比较直接可行的办法。而顺德图书馆一是因为本馆人力资源有限,二是为了方便图书交换读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故开创了以“义工读者”全权管理“顺德图书换客之家”的新局面。顺德图书馆联合本地义工联合会,对“顺德图书换客之家”进行义工读者公开招募,首批12名义工经过培训后,走上工作岗位。目前“顺德图书换客之家”的开放时间为每周六日下午2:00-5:00,义工读者以每周轮岗的办法进行,在管理排班上灵活多变。

2.3 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图书资源

“顺德图书换客之家”在筹建阶段,便利用本地主流媒体如珠江商报、顺德城市网等作为宣传主要阵地,同时结合本馆的网站公告、微博等进行辅助宣传,大力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图书捐赠,作为交换平台启用的原始交换馆藏资源。在短短几个月筹建时间内,收到了来自新华书店、港澳人士和其他热心读者等逾6000册的书刊捐赠,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基础。2012年8月“顺德图书换客之家”正式对外开放后至今,陆续有读者前来捐赠书刊。正是这部分捐赠文献不断充实着“换客之家”的馆藏资源,使得其在正常对外开放中实现大量的图书交换,并仍能保持较高的馆藏质量。

2.4 开展下基层进行交换活动

2012年8月18日-20日,正值2012南国书香节暨顺德书展在顺德展览中心举行,“顺德图书换客之家”在书香节上首次正式登台展示,便受到了市民读者的热烈欢迎,活动当天用于交换的图书全部被读者换走。此后,顺德图书馆除固定在了旧城区梁琚图书馆三楼设定图书交换平台外,还利用“图书馆服务进基层”对图书交换平台进行实施服务和宣传,先后到顺德区杏坛镇、五沙工业区等举行图书交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图书交换服务深入基层,大大提高了“顺德图书换客之家”的影响力,使得更多的读者参与到这项双赢的公益活动中来。

3 公共图书馆搭建图书交换平台的建议

3.1 制定适合的交换规则和标准

在广东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地级以上市图书馆建立捐赠换书中心的通知》中,提供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南方都市报联合创办的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的《换书活动规则》、《换书流程图》等作为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是,公共图书馆各地的馆藏资源、读者文化程度、本土文化等不尽相同,在制定图书交换平台的交换规则和标准时应立足于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读者的图书交换规则和标准,不能照搬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的方法。如“顺德图书换客之家”规定换书完全免费,不对书价差额进行补贴,并提倡每次带走的书刊册数少于或等于自己带来,使得在图书交换操作中尽量简单化,摒弃了图书价格折算,补差价等烦琐的步骤,减少人力投入,实现义工读者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其他办法如发动社会捐赠的形式补充馆藏数量和保证馆藏质量。实践证明,“顺德图书换客之家”运作近一年来较为顺利,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此交换规则和标准的可行性较高。

3.2 加强对图书交换平台的日常管理

图书交换平台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项创新和延伸,其日常开放管理工作应符合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并达到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对于图书交换平台的日常管理,需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保证对外开放时间。另外,除了制定规范的交换规则和交换流程外,还需明确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职责,并通过培训或再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图书馆服务最终体现的是“人的服务”,加强对图书交换平台的日常管理,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素质,在服务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急读者之所需,才是图书交换平台的最终目的。

3.3 发展网络交换平台

公共图书馆建立图书交换平台,方便了读者之间进行图书交换和读书沟通,但交换平台作为一个固定场所,服务受到空间和开放时间的限制。对于远离城区或因时间不便的读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以交换平台为基础,通过网站BBS或QQ交流群的形式建立网上图书交换信息服务,这样,读者在网络平台,可以自由交流,晒出自己可交换的图书,或表明想交换的意向图书,当双方在网络平台成功沟通达成一致时,可通过快递等物流手段解决配送问题。可见,建立网络图书交换平台,不但使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更加便捷,形成良好的交换文化气氛,更使图书交换突破传统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无障碍交换。

3.4 加强宣传推广

图书交换是一项新鲜事物,普通市民鲜有参与,加强宣传推广,可以促使更多读者了解这项服务的优势,达到读者之间实现交换图书的双赢局面。“顺德图书换客之家”在筹建之初,就广泛利用报纸、网络、微博、QQ群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普通读者对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另外,加强图书交换平台的宣传推广,发动读者捐赠图书,有利于重复利用社会闲置的图书资源,充实图书交换平台的馆藏量,有效推进图书交换平台服务的延续性。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图书交换平台加強宣传推广,并通过定期开展图书交换活动,奠定图书交换平台服务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地位。

4 结语

图书交换在国外较为流行,已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其作为一项新兴服务引进我国已有一段时间,但其建设和服务仍在探索之中。公共图书馆建立图书交换平台,应立足本地实际,在探索中将图书交换平台建设完善,使其在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建勤,华斌,孙勇. 少儿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创新举措——扬州市少儿图书馆成功举办14届“图书交换节”的实践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129-131.

[2] 赵睿杰. 高校图书馆图书交换与捐赠工作管理[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0,(2):39-41.

[3] 钱记平. “图书漂流”:节俭和环保的读书方式[J]. 环境,2009,(12):90-91.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