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我院门诊及住院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血清学检测分析

2013-09-21张秋英

当代医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心肌

张秋英

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血浆中心肌酶的含量会随之上升,这种变化是能通过血清学检查测出。心肌酶是心肌中存在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及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国内合称为心肌酶谱[1]。笔者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对其心肌酶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AMI患者中90例为住院患者,10例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患者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5岁。发病率最高的在50岁左右,共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35~50岁20例,50岁以上30例。就诊患者均具有突发性胸闷、胸前壁疼痛、胸憋或气促加重等临床症状。伴糖尿病15例,高血压病40例,高脂血症25例。

1.2 入选标准 为确保本次检查分析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入选的对象均要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3条:持续性胸闷、胸痛、胸憋时间>30min,与此同时患者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心肌酶谱:CK-MB、α-HBDH、CK、LDH、AST中至少要有3项以上升高,具体的是要接近或者大于参考值最大值的2倍以上;心电图扫描时相邻两个导联ST段压低≥0.5mV或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mV,伴有动态演变[2]。

1.3 治疗方法 对患者病情确诊后,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静脉滴注重组链激酶(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S19990003),150万IU溶于5%的葡萄糖中;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0930078)首次服用20mg,根据病情可减半服用,一日2次;口服硝酸甘油片(山东省平原制药厂,H37021445)首次0.5mg,每5min服用一次,直至疼痛缓解[3]。

1.4 研究与检测方法 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静脉血3mL,分离所抽取的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A-40FR及北京华宇亿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试剂,运用速率法监测LDH、AST、α-HBDH、CK、CK-MB。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见表1。

表1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s,U/L)

表1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s,U/L)

项目 治疗前(U/L) 治疗后(U/L) P值AST 65.64±2.02 24.55±1.22 <0.01 LDH 345.70±2.21 174.55±1.55 <0.01 CK 424.96±2.75 89.35±1.55 <0.01 α-HBDH 368.45±2.43 113.3±1.88 <0.01 CK-MB 108.37±2.67 15.30±1.30 <0.01

由表1可知,100例急性心急梗死患者治疗前后AST、LDH、CK、α-HBDH、CK-MB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对于AMI患者,心电图描记为其首选检测手段,虽能很好地检测,但还有一些缺陷。如一些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时因其梗死面积过小,加之部位又较特殊,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心电图改变现象,习惯上将这种改变统称为等位性或等同性Q波。事实上这些心电图的改变与坏死型Q波有等同的诊断价值。因此应用等同性Q波诊断心肌梗死时,必须与血清生化标志密切结合,进行血清学心肌酶谱检测诊断意义更为敏感,尤其是当α-HBDH/LDH≥1时更为敏感、实用。心肌酶谱数值AST、LDH、CK、α-HBDH、CK-MB五项比值在健康成人血清为1.3~1.6,当患有心肌梗死时血清HBD活性上升,这时LD/HBD为0.8~1.2。还有肝脏实质细胞出现异常时,该比值又变为1.6~2.5[4]。除此之外,当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时,HBD活性会随着LD1活性的增高而增高,因此对心肌酶谱的血清学检测分析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心肌酶中谷草转氨酶(AST、GOT、SGOT),可通过血清中酶含量变化判断心肌细胞是否正常。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会致使大量的酶释放到血液中,血清中酶含量会增加。正因为这样临床上可将其用作心肌炎和心肌梗死辅助检查,不过要注意一点,如肝脏受到损害同样也会使血清浓度升高,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会相对而言明显的上升[5]。同时当肝实有损害时,AST/ALT的比值就会大于1,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患者心肌梗死发病前6~12h会明显上升,根据其上升程度判断心肌细胞损害程度,发作48h后达到峰值,3~5d后会逐渐恢复正常;(2)各种肝病AST可增高,然而肝病早期和慢性肝炎上升的范围很小,AST/ALT的比值<1。肝病严重的和肝病后期时上升很明显,AST/ALT比值>1;(3)其他疾病如肾炎、心肌炎、及肺炎等疾病AST也会小范围上升[6]。

血清中的CK-MB测定可很好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疾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会感到胸痛,4~6h患者血清CK-MB总活性开始上升,12~36h后达到最大值;72h后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值[7]。但如果有患者梗死3~4d后,CK-MB仍然不见下降,就可判断患者心肌梗死仍未缓解,如果是已恢复到正常值的CK-MB再次出现上升的情况,表明原梗死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死病灶;然当患者感觉胸痛后48h内仍未出现CK-MB上升现象,或者是小于总活性的,就可判断患者并非是急性心肌梗死[8]。

本研究中通过对比100例急性心急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数值的变化发现,治疗后其各项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心肌酶谱的数值变化可作为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有重要临床意义。

[1]徐应春.手足口病儿童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628.

[2]马忠玉.胃肠炎伴心肌损害6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7):129-130.

[3]周淑如,高树贵,陈寿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测定及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4):323-324.

[4]孙杰,赵传卫,张敏.心肌梗死患者与骨折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9):1092-1093.

[5]张春梅,鹿新江,刘玉.软组织损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9):1035-1036.

[6]朱伟,赵于彦,靳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2):86-88.

[7]丁小东,葛卫华,张海峰.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测定分析与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1(6):1901-1903.

[8]徐燕.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4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541-2541.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心肌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