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肺平喘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20例临床观察

2013-09-06庞书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7期
关键词:哮鸣音清肺平喘

庞书营

清肺平喘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20例临床观察

庞书营

毛细支气管炎;喘憋;中药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80%以上病例1岁以内, 尤以2~6个月婴儿为多见,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 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自拟中药方“清肺平喘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20例”,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20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手册》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 并排除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以及先天性心脏病,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先天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础疾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年龄限定30 d~12个月, 治疗组120例, 男73例, 女47例, 病程2~3 d;对照组100例, 男61例, 女39例, 病程2~3 d。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包括补液、抗病毒、吸氧、雾化、拍背、吸痰、酌情镇静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肺平喘汤”, 黄芪3~5 g, 生山药2~3 g,牛子2~3 g, 二花2~3 g, 黄芩2~3 g, 公英2~3 g, 防风1~2 g, 贝母1~2 g, 萎皮2~4 g, 桑皮1~3 g, 连翘1~3 g, 枇杷叶1~3 g, 1付/d, 连服3~5 d。

1.3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并计录两组患儿咳嗽、气促和肺部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病程结束后的效果评价标准, ①显效:治疗4 d咳嗽明显减少, 无气促,肺部哮鸣音、湿啰音消失。②有效:治疗4~7 d, 咳嗽减少、气促, 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③无效:治疗7 d后, 上述症状, 体征均无明显好转。

2 结果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两组患儿咳嗽、气促和肺部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疗程结束后, 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组显效率90.8%, 总有效率96.6%, 对照组显效率64%, 总有效率84%,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x-±s, d)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发作性喘憋、呼吸急促、三凹征、肺部哮鸣音、湿啰音等, 病理表现为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膜分泌增多。病变会造成毛细支气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炎症还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 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重者可发展成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因此, 抗病毒去病因, 解除毛细支气管痉挛、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黏膜水肿和粘液分泌, 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非常重要, 常规抗病毒、补液、吸氧、雾化、拍背吸痰;酌情镇静等综合治疗, 患儿症状、体征缓解较慢。近几年来, 本院加用中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小儿形体未充, 腠理疏松, 卫外机能不固, 易被六淫侵袭。内为娇脏, 外合皮毛, 因此外邪侵袭, 或从皮毛内侵, 或从口鼻而入, 必使肺系受累,出现咳嗽、气促等症。因此以清热化痰, 宣肺平喘, 益气固表为治则。方中黄芪具有补气固表, 敛疮生肌, 利水的功效,山药补中益气, 二者合用固卫表而定喘嗽以治其本。桑皮、枇杷叶、牛子祛痰泻肺平喘;瓜蒌皮、贝母化痰;防风祛风解表, 辛散温通, 与黄芪配伍, 黄芪得防风则不虑其固邪, 防风得黄芪则不虑其散表。黄芩、公英、连翘、二花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效, 不仅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而且有调节免疫、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之, 本院应用清肺平喘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 值得推广应用。

474500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哮鸣音清肺平喘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翘芩清肺剂对卵清蛋白致大鼠哮喘的防治作用
地龙生姜平喘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清肺平喘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清肺化痰汤治疗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抢救成功一例